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女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听赵刚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陕西女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现在我们在博物馆的大门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秦始皇的塑像,他既高大又威武。到了里面我们看到了兵马俑,谈到兵马俑,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被发现的吗?这要感谢住在骊山脚下的杨村农民。1974年3月的一天,杨村农民在打水井,打完第一口水井后,农民看见了一滴滴清澈的水。农民又开始打第二口水井,他们打了很深很深,可是看不到一滴水,后来,几个大胆的农民系上绳子,下去后只听他们大叫一声,上来后他们说:“下面有一些怪物。”就这样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发现了。

我们来到一号大厅,这里的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做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好了,今天旅游结束,大家按顺序上车,还有不要忘记我是小导游——韩帅康哦!

2022陕西女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金丝峡景区游览观光。金丝峡景区位于商洛市商南县东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商南县城40千米,距金丝峡镇18千米。景区内有白龙峡、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和丹江源五大景区,100多个景点。峡谷总长度20.5千米,纵深10多千米。金丝峡景区是秦岭地区罕见的最完整的嶂谷地质构造。这里有多处垂直陡峭的山峰,谷壁直起直落,上下等宽的幽深大峡谷,岭与谷相对高差可达200~1300米,还有各种各样的溶洞及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林、石幔,有多处深潭、深谷以及十三级流泉瀑布等一些最完整的嶂谷地貌景观,在目前众多的国家地质公园中是十分罕见的。20xx年金丝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商南地处陕西秦岭东南麓的秦、豫、鄂三省接合部,古称“秦头楚尾”、“百二雄关”的商于之地,是中国古代秦文化和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早期楚文化的中心。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国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最后楚为秦所灭

各位游客朋友,金丝峡由五大景区构成,接下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龙峡景区。白龙峡,俗称七里峡、北峡,长2.5千米。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河流冲刷、侵蚀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嶂谷隘谷地貌、侧蚀洞穴、陡壁跌水等河流地质地貌遗迹。峡口左侧山峰叫作凤山,犹如凤凰展翅;右侧山峰叫猴山,山头有一石猴,有仙猴戏凤之说。左侧山坡上还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称仙人峰。坡上怪石嶙峋,青藤倒挂,自然景观妙趣横生。峡谷内小河如白龙蜿蜒于南北,峡谷两边险峰耸天连绵起伏。

各位请看,马刨泉是白龙峡的名景之一,又称白雪泉。白雪泉乃天然矿泉水,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锌、硒等十多种微量元素,被当地人称为“神泉'马刨泉的形成,得益于泉眼北面有断层,断层阻挡了地下岩溶泉水的正常流动,在此地沿一条岩层裂隙流到地表形成了白雪泉。这股泉水大雨不浊,大旱不涸,常年不断,日均流量每秒约0.39立方米,汛期流量每秒可达1立方米。泉眼有拳头那么大,大泉眼四周有无数个小泉眼,泉水争先恐后地垂直往上冒,泛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水泡。每年盛夏时节,雨量充沛,泉水喷涌而出,水柱达1米多高,非常壮观。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黑龙峡景区的金狮洞。金狮洞位于黑龙峡,距金丝峡景区门口约5千米,是一个发育完善的天然地表大溶洞。洞口距谷底50多米,主洞宽97米,洞高78米,洞深55米,总面积有5000平方米,可容千人以上。因洞内有一块“方解石”石狮睡卧洞中,形象逼真而取名。洞内有天然方解石形成的形态逼真的石狮、石龟、鳄鱼、石狮、石佛、石花生、石阳、莲花座等人文景观,还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钟乳石等地质遗迹,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宝库。金狮洞外谷底深潭边的石壁上,有一弥勒佛像,藏于浓密的草木间。

各位游客朋友,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丹江源景区。这个景区主要是以丹江源水体为主的观光科考游览区,丹江源全长3千米,面积8平方千米。景区流水景观呈阶梯状分布,有十三级瀑布和形状各异的碧潭以及流量较大的岩溶泉组成,涓涓溪流汇入丹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水源地之一。景区内以幽深的峡谷、瀑布群为主要特色。

主要景点有双溪瀑布和丹鱼湖,先看双溪瀑布。瀑布飞泻而下被山石分为两缕,故名双溪瀑布。二瀑虽隔树相望,但相距不足百米,水在树林中相汇,声在空中相和,一唱一和。而丹鱼湖是一个人工湖泊,蓄水1万立方米,它既具有垂钓、游览的娱乐功能,又具有拦截泥石流、调节下游瀑布流量的功能。

各位游客朋友,最后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石燕寨景区。因为这个景区的山上有一寨,人称“石燕寨"。石燕寨有险如华山之称,走势呈南北走向,东、西、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北坡狭路一条。山寨由五大台阶构成。第一台阶悬崖峭壁,两面临空,是上山道路的关隘。人称南天门的主寨在第二台阶,是道教圣地,建有玄武神庙。第五台阶为玉皇顶。极顶远眺,楚天空阔,豫水旖旎,峡区数十里山水风骚各异。这个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莲花洞和螺洞,前者:因形似莲花花瓣而得名。洞口古松横空,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底形似莲花花瓣。地势险要,只有一条栈道可通行,守住洞口,纵有千军万马也无法进人。而蟒洞是一条又细又窄的峡谷缝隙里的一个洞穴。站在洞中向上望,有一条狭长的缝隙看到天空,就像是雷电劈开的痕迹。洞中有一形似巨蟒的钟乳石侧卧在洞中,故名癖洞。

2022陕西女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三

黄河在内蒙古急转直下,将雄伟的黄土高原划为东西两半!陕北高原,正是这西边的一半!

陕北高原地表破碎,由于缺少树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16万吨的泥沙在此被滚滚黄河卷走,黄河也因此而得名!但正是这恶劣的环境,养育出了豪迈的陕北文化!

说起陕北文化,民歌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前些年从陕北走出的歌手——阿宝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将陕北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陕北是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陕北剪纸也独具风格,是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剪纸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为众多剪纸爱好者追捧。

陕北也被誉为“革命圣地”,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20xx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现在陕北相继有大型油,煤矿发现,成为中国能源的新宠儿!

八百里秦川

陕北往南,就是在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

这块土地上,演绎过一幕幕朝代交替的悲欢离合······

陕西的首府———西安,走进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撼!西安,古称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蓝田人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半坡村,是中国氏族制的典型代表。西安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从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再到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演绎这一幕幕王朝兴衰。中国的中心点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这里建了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规模巨大的秦陵地宫,被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在汉唐时期,显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城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先古代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他无愧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现在,正义这里为中心,建立起了沿欧亚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区,推动了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陕西“江南”

陕西女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听赵刚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