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领域心得体会报告 国防的体会和认识(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国防领域心得体会报告一
引言: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我们先讲几句引言吧。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讲过这样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100年前世界潮流是怎样的呢?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100年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潮流,你会发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潮流已经被打破。尽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又重新受到关注。我相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基本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在这个世界上会更加光彩夺目。因此,我们这代人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正处在两种制度相互交替的关键时刻。
学习总书记的讲话,领会中央的精神。我送给大家四句话:要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
第一,世界眼光。所谓世界眼光,就是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问题。过去我们老是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个话很好,今
天仍然要坚持,首先考虑中国的事情,然后来考虑世界。你要想看清当今世界的问题,看清中国的问题,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看清中国现在的发展,包括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究竟在世界总的发展竞争当中处于什么状态,处于什么历史范围。
第二,战略思维。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从总体上看问题,要从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看问题。看中国的问题是这样,看世界的问题也是这样。最近这些年来有一个新概念叫做全球社会,就是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包括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这是个完全不同的新概念。
第三,历史视野。就是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现在发展的情况,就是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要了解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还要了解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近现代90年的历史,还有就是解放以后60多年的历史,还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历史。这些历史节点都要很清楚,作为领导干部,作为专家学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把历史节点搞清楚,每个节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些情况搞清楚了,你才能真正把握我们今天处在什么历史发展状态。
第四,未来意识。研究世界也好,研究中国也好,研究历史也好,目的都是未来。我们要有哲学思维,要有时间概念。刚才讲的都是空间概念,时间概念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过去,未来才是无限的。未来怎么把握?比如中国的问题,1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3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100年后,乃至500年后,100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要去研究这些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人比我们做得好,经常讲未来趋势。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还不够。
主题国防领域心得体会报告二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战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时代的要求。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系的深刻认识。但是,对这种价值关系的认识程度,在一个国家内,在全体公民之间,情况是很不平衡的。有的认识深刻一些,有的认识肤浅一些,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认识。
对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也应是这样。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才能使人们居安思危,认识国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作用和必要性,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并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制定国防教育法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需要。
先哲说:“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忧及事。”中国的历史一再证明,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没有忧患意识。“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虽然总体上形势趋向缓和,但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贯彻,为深入贯彻党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国防教育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国防教育法也是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总则中明确要求,“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宣传贯彻国防教育法,可以体现和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原则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精神和要求,《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对于推动依法治国这一宏大工程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学习生活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人民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
不少人可能都读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这篇作品描写的是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让一部分土地给普鲁士。这块土地上有个乡村小学,因为在即将开始的异国统治下,再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了,学校这天上的是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品通过小学生弗朗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敌侵略之后,学校里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也不让学习的情况却是十分真实的。我国过去在有国无防的情况下,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块国土成了敌战区、沦陷区。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国的奴化教育,成为列强的宣传工具。上述事实说明: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国防,如果让侵略者来统治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
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国防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强化国家利益观念,国家利益观念是国防观念的核心。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使公民树立起牢固的国家利益观念,心系国家之强盛,关注国家之兴衰,进而为了国家的利益发挥自己的各方面的力量,为了国家的利益战斗在最前线。
国防教育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在全
国防领域心得体会报告 国防的体会和认识(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