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 英雄事迹我的感受(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一
1412年,贞德出生在法国一个小村庄。那时正好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硝烟让法国民不聊生。
善良的贞德为身边无辜百姓的命运叹息,可是身为一个弱女孩儿,她除了躲进教堂日夜祈祷又能做些什么呢?她祈祷不是为了自我的美丽,更不是为了财富,她反复念叨的仅有“和平”两个字!
战火并没有因为善良少女的祈祷,延缓它的步伐。战火烧到了贞德的家乡。姐姐把贞德藏进了衣柜里,才让她幸免于难,可是不幸的是,善良美丽的姐姐惨死在英国人的枪下。贞德在衣柜中目睹了这一切,她咬住自我的手指,拼命不让自我哭出来,直到惨无人道的英国兵离开,她的手指已经咬得露出了白骨。
贞德从此没有再流一滴眼泪。存活下来的村民们把这个可怜的姑娘送到她叔叔家,他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她将要做了一番让人目瞪口呆的大事来。
“祈祷不如拿起刀枪!”贞德早已下定决心。她孤身前去见法国太子查理,并且请求查理给她一支军队,她必须能带领军队战胜英国,解放自我的国家!查理对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丝毫不信任,可是法国当时已经面临绝境。查理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给了贞德一支人数不多的队伍。
多数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待着贞德的战况传来,可是贞德为法国创造了奇迹!贞德带领着部队杀得英军节节败退,之后英军看见贞德的旗帜就望风而逃!
贞德法兰西轰动了,人人都在歌颂这个英勇的英雄少女!
2022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长征,在此期间,先烈们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一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这才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路上,多少英雄陨!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这条英雄伟路上,多少年轻红军战士,献出了芳华的生命,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但,他们的光辉事迹、精神却在我们脑海中、心中一直传颂、传承着。
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其中一位先烈的事迹——七根火柴的故事。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侯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连打了几个寒颤。他这才发现衣服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里,意外地,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裤袋翻过来。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kē)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没有发现它!”
已经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饿得难忍受。为了不致一口吞下去,他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突然听见一声低低的叫声:
“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mò)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1958年,著名作家王愿坚根据杨成武将军回忆录,创作“七根火柴”这篇名著,并入选全国中小学课本。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有着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那段艰苦至深的岁月,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2022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三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一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但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二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黄继光
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三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必须明白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应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应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我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2022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四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2022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五
一名党员一面旗,疫情面前显担当。面对疫情,雁北街道小雁滩村党支部书记xx闻令而动、全力防控,积极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当疫情防控大军急先锋。
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员返回、召开紧急会议、连夜部署、成立党员先锋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接到开展疫情防控命令的第一时间,小雁滩村党支部书记xx迅速制定措施,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指示及要求,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返回岗位、投入一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成立10个党员先锋岗,以党员干部带头引领、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重点政治任务,设立卡口点10个,充分发挥基层与群众的关系,划分责任区压紧压实责任,多种措施推进遏制疫情传播,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科学防控合力攻坚,针对城中村巷子多,难防难守问题,李书记同党支部成员协商结合实际封堵多条路口,共同值守。迅速展开网格化摸排,网格化防控,各项措施网格化落实推进,织密了排查网和防控网,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边到沿无死角,地毯式推进无盲区。
设卡封路,严守严防,做好群众身边“守夜人”
“不好意思,疫情防控期间外人不能进入”市委相关领导至小雁滩村暗访期间,在卡口值守的李书记严格做到外人禁止入内,市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截止目前,我们已投入资金设置10个卡口点,有包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24小时值守”元宵节的晚上小雁滩村书记在卡口点给乔区长介绍小雁滩卡口相关情况“感谢你们在元宵佳节,舍去陪伴家人的时间,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你们是疫情防控中的英雄之一,也是最美的逆行者之一,你们辛苦了”乔区长在元宵节晚上给予小雁滩村执勤人员致以谢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场。疫情当前,李书记身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严防严控,实施封闭式管理,逐户逐人展开排查,坚决将疫情挡在居民家门之外,在群众家门口建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屏障。李书记表示:“万家灯火寂于夜,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誓当群众是守夜人”。
暖意涌动,守护为民,甘为默默逆行“抱薪者”
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和服务群众,基层干部天天与群众打交道,最了解群众的生活。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的战斗就在哪里。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一次党性的洗礼,更是一次践行使命担当的具体表现。xx在疫情防控最初几天加班加点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从年三十到现在,无论白天多忙,晚上都要到村子各个卡口转一圈,坚持“宁愿听群众的骂声,也不愿听群众的哭声”,严把死守各个卡口、各个环节,生怕工作有漏洞。村子里年纪大的人不会上网、不看电视,通过村上的宣传小喇叭让他们知道了这个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搭设帐篷,保障了执勤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有效避免半夜值守出现漏掉的情况;将洒水车改造为消毒车,每两小时一次在公共区域消毒。xx一方面需要在设卡封路的情况下保障与群众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协调安排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面对高负荷的工作从来没有叫苦叫累,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役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众志成城,携手共进,没有迈不过的坎,也没有翻不过的山,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最能体现一个干部对党和人民是否忠诚,雁北街道正是因为有像他们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守夜人”们,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辖区人民的幸福安康!
英雄故事我来讲心得体会报告 英雄事迹我的感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