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学范本 大一开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开学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学范本一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恍惚间三年不觉就从指缝里溜走了,而我也已经在中央党校学习了近三年,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三年,一方面学习并拓展了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更是我进行党性学习的重要契机。作为一名有着三年党龄的党员,三年的党校学习加深了我对党的认识,加深了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愈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事业信仰,并将这些认识深入和升华。在三年来的研究生教育即将结束时,我把自己对党的认识和自己的进步及其不足向组织作一个详尽的汇报总结。
第一,党校的特殊政治地位为我们进行党性锻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记得在开学第一周的入学教育中黄宪起院长就要我们明确一个概念:我们党校研究生院的办学原则就是“坚持国家标准,检出党校特色”,而党校的特色就是“党校姓党”。党校姓党,在进行党性培养的时候它具有先天的优势,学校和院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每个新学年初都要进行入学党性教育,党性教育还作为一门课记入学分。再者,我们可以经常聆听国家重要领导人作的形势与政策大报告,直接参与到一些中央重要会议内容的传达中来,这些是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外部条件,也可以说党校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三年里,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缘故,我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学习了党史、党建方面的课程,提高了专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我还利用党校特有的良好氛围,认真学习历次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政策。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领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涵义。学习了xx大以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读了在党的xx大上的报告、《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相关文件,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详尽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认知。通过对党的理论的学习,武装了自己的头脑,进一步提高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经常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列宁有句名言:“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来指导实践,来改造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共产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经验,实践出真知。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获得真才实学。所以,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社会实践。党校和研究生院为我们的党性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认识。三年中我们参观了长城、首都电影博物馆、建军八十周年展览等,这些活动多方面展示了我们党的辉煌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了我们的爱国主义信念,感受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也坚定了对党的信仰。特别是20xx年7月,我到陕西延安调研,我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政策的指引下,在近几年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的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还撰写了题为《对陕西省定边县的农民工娱乐活动的调研》的调查报告。
第四,党性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党员要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在生活的点滴中加强党性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党性的培养需要自身的思考、体会,党性是一个观念性的东西,你如何认同去理解必须由自身的观念来起作用。在党校马上就要度过两年半的时间了,现在回首犹在耳边的两年半时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瞬间就跃然纸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党性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鲜活的,有很多次我就能够感觉到党性就在我们身边。在开学典礼上,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发自内心的用心歌唱,用心灵去感受我们这个伟大国家;在周五大报告中,感触到部长们的睿智和和蔼,我愈加坚信我们党是有力量和能力来治理好这个伟大的国家;在我们党每次重要会议后,同学们进行的热烈的探讨,以演讲、征文等各种形式学习党的精神的时候,我们都能够感觉到党性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也正是我仍需努力的原因,进步的动力源泉。一方面,自己的理论基础还不是特别扎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对同志的不足提出批评时,一直很保守,怕得罪人,而这恰恰不利于通知的进步。 :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仍需努力来克服这些的缺点和不足,希望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先,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勇于实践、经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后,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要善于改正,同时也要善于给同志指出不足之处,做到相互进步、提升。
总之,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同时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工作和学习中,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积极从思想上争取入党,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
关于开学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学范本二
《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节选,主要讲的是民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两方面内容。读完这本书实在受益匪浅,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
以下分两个方面谈感受:
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如今还担任教育局的局长,一年平均外出开会4个月,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让人惊讶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保证教学的成功?
我们认真研究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就会发现,魏书生管理艺术的核心有两个字:民主。
魏老师主张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的大好局面。这种举措大大强化了个人的责任心,充分激发了班级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集体推进了班级的各项工作。
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魏书生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魏书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当老师,最头疼的可能就是班上的后进生了。作为全国优秀教师、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眼里的后进生是个什么样子?
魏书生认为,人都是有差别的,遗传、后天环境、家庭条件、性格等等,都会造成人的差异。作为老师,要承认并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慢慢地进步。
在盘锦实验中学当校长时,他把一个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到了班里。进班第一件事,魏书生让他自己找优点,这个男生说,我没有优点。魏书生说:"不可能,我已经发现了两个优点!"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一听说自己又优点,居然脸红了。
开学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学范本 大一开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