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心得体会高中 学完茶艺的心得体会(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茶艺心得体会高中一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开设茶艺培训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教授我们茶文化知识,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不仅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茶艺课的学习,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让茶使人间更美好。
有关茶艺心得体会高中二
1、弘扬天下茶之韵,韵心之作气度弘。
2、弘茶道,韵古香,品人生。
3、泓韵茶,香天下。
4、茶艺人生,笑看百态。
5、武夷山茶,清香茶韵。
6、一杯清茶,沁人心脾。
7、香飘万里,名收天下,心品茶,选宏韵,享幸福人生。
8、武夷弘韵,品味人生。
9、茶纯茶香弘韵坊。
10、弘韵入口,鸿运当头。
11、一览武夷雄姿,众味弘韵茶坊。
12、弘韵茶香,洗净尘心。
13、弘扬茶文化,韵香入人心。
14、大红袍,还是弘韵的好。
15、用心做好茶,弘韵飘万家。
16、“宏”中国茶味,“韵”人生真谛,尽在宏韵茶坊。
17、喝弘运,走鸿运。
18、品名山武夷,享一生弘韵。
19、弘之韵,茶本色——弘韵茶坊。
20、品茗品人生——弘韵茶坊。
21、千载儒释道,弘韵武夷茶。
22、弘韵一品香,氤氲一茶坊。
23、武夷弘韵,茗品武夷。
24、念念不忘,你的香——礼尚良茶。
25、弘韵茶坊,就是要找“茶”。
26、雅赏弘韵,激发鸿运。
27、武夷天下,弘韵茶坊。
28、喝茶要弘韵,做事更鸿运。
29、品好茶,交好运——弘韵茶坊。
30、弘传统文化,品韵味人生。
31、弘乌龙经典,韵岩骨花香。
32、单慕弘韵坊,独品武夷茶。
33、千里之外,片片清香,弘扬茶道,古韵长存。
34、没错。好茶就是这个味。
35、弘扬茶道,韵味流传。
36、好茶,值得一品。
37、蕴清随性,品味人生。
38、悠悠心情,弘韵茶香。
39、齐天地之灵气,享美茶之精粹——弘韵茶坊。
40、茶觉世间韵尝百态。
41、若得鸿运,请到弘韵。
42、好茶,心领才能神会……
43、好茶,诱惑你的蓓蕾。
44、弘韵茶坊,只为邂逅知音人。
45、秀甲武夷茶,清醇绵雅韵——弘韵茶的味道。
46、喝在嘴里,妙在心里。
47、弘茶道,韵新香。
48、品红茶泓韵,领武夷风情。
49、茶泡杯过,友留心往。
50、名品茶房,口口留香。
51、弘韵茶坊,品人生百态。
52、品山之灵气,韵心之清净。
53、以茶会友,弘韵传情。
54、茶(查)了又茶,就只有弘韵茶坊。
55、极致的享受——弘韵茶坊。
56、新鲜速递,茗香即至。
57、品弘韵香茶,享鸿运人生。
58、茶香断肠,美茶弘韵茶坊。
59、御品弘韵,茶珍武夷。
60、茗茶品蕴味,弘韵飘醇香。
61、品茶品人生——弘韵茶坊。
62、茶言心语,人生真谛。
63、一缕弘韵,一世清缘。
64、鸿运好,弘韵茶更好。
有关茶艺心得体会高中三
开场白:各位茶友晚上好!我是茶艺师某某某,今日由我为大家带来茉莉花茶艺(可替换)表演,请各位多多指教!
结束语:茉莉花茶艺表演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第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烫杯)
第二道: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
第三道:落英缤纷玉杯里(投茶)
第四道: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水)
第五道:三才化育甘露美(闷茶)
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着茶的精华。
第六道:盏香茗奉知已(敬茶)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点香)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洗杯)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凉汤)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投茶)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润茶)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水)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泡茶)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奉茶)
第一道:初展仙姿(赏茶)
第二道:冰清玉洁(洁具)
第三道:佳人入宫(投茶)
第四道:润泽香茗(洗茶)
第五道:再注清泉(泡茶)
第六道:点水留香(分茶)
第七道:香茗酬宾(奉茶)
第一道:恭请上座时(请客人坐)
第二道:活火煮泉(100度热水)
第三道:佳叶鉴赏(给客人展示)
这是产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呈青带绿腹,蜻蜓头状,色泽砂绿。
第四道:孟净臣心(温壶)
第五道:高山流水(壶水倒掉)
第六道:乌龙入宫(投茶)
第七道:芳草回春(泡第一遍茶)
第八道:荷塘飘香(茶汤倒掉)
第九道:、高冲低斟(注水)
第十道:、春风拂面(去沫)
第十一道:涤净凡尘(冲洗壶外)
第十二道:内外养生(茶巾包壶)
第十三道:玉杯展翅(由外向内翻杯)
第十四道:分承香露(倒入香茗杯七分)
第十五道:游山玩水(香茗杯水倒入品茗杯中,悬空洗)
第十六道:狮子滚绣球(左拿1右拿1,分别在2和3向外转洗)
第十七道:关公巡城(香茗杯紧靠)
第十八道:韩信点兵(茶汤匀均匀分好)
第十九道:喜庆加冕(品名杯反扣香茗杯)
第二十道:扭转乾坤(由外向内倒转)
第二十一道:敬奉香茗(敬茶汤)
第二十二道:斗转星移(转动闻香杯)
第二十三道:喜闻高香(放鼻前闻)
第二十四道:三龙护鼎(拿纸砂壶,手势)
第二十五道:鉴赏茶汤(鉴赏)
第二十六道:一品鲜爽(分三口来品)
第二十七道:再现芳华(再注入热水)
第二十八道:自有公道(慢饮)
有关茶艺心得体会高中四
转让方(甲方): 身份证号:
受让方(乙方):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茶楼转让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 甲方将位于太行山路56号春来得茶艺馆转让给乙方使用,并保证乙方同等享有甲方在原有房屋租赁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二、 甲方已于房东签订了租赁合同,租期到20xx年5月18日止,年租金为35923元人民币,(大写:叁万伍仟玖佰贰拾叁元整)房租金一年一交,转让给乙方,签订合同后甲方与乙方交接时,甲方结清水电费及各项费用。
三、 转让后茶楼现有的装修及各别装修及其它的设备全部归乙方所有(包括:电视2台、空调3台、音箱4个、功放机它点歌机各2个、沙发2套、消毒柜1个、冰箱1台、茶几2个、电视柜2个、吧台1个、展示柜1个、屏风1个)。
四、 乙方20xx年10月19日一次性支付甲方转让费,共计人民币39000元(大写:叁万玖仟元整)上述费用包括20xx年10月19日至20xx年5月18日,八个月的房租共计人民币贰万壹仟元,也包括第三条所述的装饰及装修,设备及其他费用,此外,甲方不得再向乙方索取其它任何费用。
五、 乙方接手后,擦前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均由甲方负责,乙方经营后,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均由乙方负责。
六、 如乙方逾期交付转让金,除甲方交接日期相应顺延外,逾期3天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且乙方必须按照转让费的10%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甲方原因导致转让终止,甲方同样承担违约责任,并向乙方支付转让费的10%作为违约金。
七、 如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导致乙方经营受损的与甲方无关,但遇政府规划,国家征用拆迁茶楼的有关补偿归乙方。
八、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有关茶艺心得体会高中五
这个学期选了中国茶文化这门选修课,使我对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热爱,对我们中华民族多了一份敬仰与骄傲。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进深与源远流长。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的发现大约在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
茶艺心得体会高中 学完茶艺的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