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教师报告 教师学党史走心得体会(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陕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一

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根据本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3月19日,市五中法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姝主持会议,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唐文,执行管理处处长兰建恒、立案庭副庭长陈雯雯、刑二庭副庭长梁婷围绕专题进行研讨发言。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巡视员、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集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原文;

陈敏尔书记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原文;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唐文副院长发言要点: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才能增强底气、骨气,形成爱党爱国的理性认同。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领悟历史,把党史、新中国史学好,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正确理解“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深邃的哲学问题,真正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知党史、新中国史,要真正体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保持政治定力,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真正把准历史前进的脉络,融入时代主题,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兰建恒处长发言要点:

延安精神是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的13年里,党中央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反摩擦斗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形成的具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其内涵可以提炼为: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延安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陈雯雯副庭长发言要点: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根据地处于危急之时,用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就义和矢志不渝形成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通过对井冈山精神的重新学习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法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做到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梁婷副庭长发言要点: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巴黎和会又使他们看清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压,五四运动带着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不仅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作为人民法院的青年干警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对“业之重者”笃定于行,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为标尺,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最新陕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争当四好少年!》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祭奠长眠地下先烈的英灵,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天空自由翱翔的和平鸽,仿佛把我们的记忆又带回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们不会忘记,从卢沟桥的qiāng声到平型关的大捷;从台儿庄的血战到百团大战的反攻,从南昌起义到陕北快师,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和平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烈士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是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他们的英明永垂青史。

同学们,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我们身上寄托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祖国未来繁荣强盛的重任,已不可推卸的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今天缅怀革命先烈,就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定祥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加强道德修养,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要求我们当代少先队员一定要牢记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现在,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四好少年!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国富。”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建设强大祖国为理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震我中华,扬我国威!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新陕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三

一战后,帝国主义无视中国是战胜国的地位,强行把山东割让给日本,爆发了以北京大学为燃点的、著名的“五四”运动,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历史舞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30年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作为xx人我们不忘初心学党史、学历史,怀着敬畏的心情我从侧面来浅述一下“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从1919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人口80%以上是农民,他们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因为农民所希望的就是:“夺取地主的土地,使他们不再强迫农民服工役。”唯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发动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土地政策的演变经历过四个阶段。从1927年7月20日党中央发布第九号通告到抗日战争爆发,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要手段是没收地主土地、打土豪充财政经费、征收地主富农钱财等经济政策。这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广大农民参与到革命中来,壮大了革命队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党经费不足的情况。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已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有利于国共合作,有利于全国同仇敌忾团结抗日出发,实行了适应抗日民族战争的新的经济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没收土地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减租减息政策,虽然是在不改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产品分配关系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但削弱了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逐渐下滑,并为农民经济地位的上升创造了前提条件,激发了农民生产与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了地主及其他阶层的利益,从而达到了依靠群众、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抗日的政策目的。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日益完善并得到切实实施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政策转变为核心,全面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这是中国共产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开始向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变。

《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

陕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教师报告 教师学党史走心得体会(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