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范本 识字教学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范本一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 ,像 ,又像 。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 。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识字一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教案范本二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识字二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把对子集中在三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兼顾间架结构,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还需提高。
(2)基于阅读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但是部分学生读书不够流利,会有多字、漏字的现象。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讲普通话,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还不能达到。个别学生没有表达的自信心,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12“圆、杨”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尽量做到工整、规范、。
3.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圆、杨”等12个生字。
任务二:能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5’)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齐背《对韵歌》,导入《古对今》。
能正确背诵《对韵歌》,规范书写“古”字。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板书课题,学写“古”字。
(完成目标二)
环节二(25’)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活动一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三)
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多字、漏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读生词。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4、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习情况。5、书写生字:夕
(完成目标一、二)
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10’)
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活动一
1、自读课文,能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小结,其他同学做评委,及时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生思考哪些词语是一对对子。
(完成目标三)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课中练习
1.连线搭配词语,练习对子。
莺歌花香严寒细语
鸟语燕舞和风酷暑
2.教师口头说文中词语,学生对对子。
古圆春暖杨桃
学生能正确连线,正确对出对子。
识字教案范本三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学本课第二课时,我觉得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
识字教案范本 识字教学教案模板(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