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简短 问题的调查报告(2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精选传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简短一
关键词乡村振兴十九大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李祖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编辑。
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1009-0592.2018.05.0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乡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乡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在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农村基层党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尤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正确认识当前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准乡村振兴的关键点、着力点,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
(一)基层党建薄弱
乡村振兴,需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力量来支持,但最核心的,是村级基层组织。无论是一个国家也好,还是一个企业也好,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将决定着它们能不能有好的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发展。乡村振兴的任务,落实在乡镇、村,主要落实在村。村委会是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引领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机构,村支两委班子扮演着带领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头雁的重要角色。实践证明,强村之所以强,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个强班子、强书记;后进村工作之所以滞后,根本在于村级班子的领导力不强,带头人作用没有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问题在于,在当前中国的广大农村,大部分基层组织是软弱涣散的,村干部的综合能力是比较低的。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小。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小,村干部说话没人听,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章理事,村委会作出的决策在村民中推行起来很难一呼百应;二是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偏低。由于村干部大多数是民选干部,工资待遇低,事务繁杂,很难吸引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年轻人,大多是由上了一定年纪、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担任。由于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导致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全、把握不准,很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对于引领村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缺少足够的创造与担当。
(二)城乡二元体制影响
从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到脱贫攻坚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论是制度上还是政策上,我国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体制影响仍然明显,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过大。比如,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是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医疗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城乡发展体制机制还不一体,要素交换还不平等,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当然,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一长期存在的体制导致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基本上被城市占有,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主体失衡,造成了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置的“农村总量不足”与“城市局部过度”的矛盾现象。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国家对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还不是很大,基础设施配置的资金受限,建设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比大多数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产品被城市占据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作为当代中国一个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不仅在经济方面,同时也在社会层面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人口所能获得的生存工资远低于城镇生产部门的生产工资,在城镇生活的质量往往远高于农村,这是导致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城市化率大幅提高(201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8.52%),另一方面使得无数的村庄人去楼空,许多村庄严重空心化,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三留守”之地。很明显,当一个国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的时候,乡村就缺少了活力,乡村振兴将会变得举步维艰。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低
尽管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长久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农业农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总的来看,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是: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过去的长期供给不足,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品质与效益较差;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仍具有巨大慣性。
具体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小。中国的自然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很小,人均耕地不足0.1hm2,森林面积平均每人0.12hm2,草原平均每人0.375hm2,水资源平均每人仅2700m3,这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去甚远。二是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三是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化经营小。当前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水平低,规模经济效益小,农业生产成本
传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简短 问题的调查报告(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