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 小班科学探索认识三原色(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们班大部分孩子是从小班升上来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幼儿萌发了对自然观察的兴趣,并且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学期我将继续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探究心和求知欲,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中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初步了解常见科技产品的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的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喜欢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
10、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三、实施措施
1、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集体教学对幼儿实施自然科学教育。
2、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3、重视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将科学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如通过远足,参观游览散步采集等等活动。
4、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5、充分利用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在科学活动同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6、充分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四、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1.常规教育
2.观察自然角里的小动物
3.有趣的石头
4.秋天的水果
5.十一放假
6.多彩的树叶
7.制作树叶标本(一)
8.制作树叶标本(二)
9.拓印
10.秋天的菊花
11.颜色变变变
12.电动玩具动起来
13.它能吹出泡泡吗
14.磁铁
15.怎样垒得高
16.奇妙的影子
17.种蚕豆
18.冬天的取暖用品
19.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20.寻访冬天里的动物
21.有趣的影子游戏
22.复习
23.复习
描写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二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1、我会放玩具(数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5、分糖果(数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8、种大蒜(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描写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三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水果的种子》让孩子观察并记录几种常见水果种子的生长部位,感知水果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水果种子的不同,大胆表述自己的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水果的种子》让孩子观察并记录几种常见水果种子的生长部位,感知水果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水果种子的不同,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指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生长的方位,促使幼儿内化观察结果。
【科学教案9篇】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3篇09-23
小班科学教案08-12
实用的科学教案4篇10-26
幼儿园科学教案08-12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10-21
【必备】科学教案锦集六篇10-1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变变变10-01
描写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
小班科学三原色心得体会报告 小班科学探索认识三原色(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