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 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上午好!带着熊猫故里的深切情谊,带着阿夏父老乡亲的深情问候,我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叫孙蓓欣,来自阿夏乡人民政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红色经典在人们心中经久传扬,长征的号角声依然激荡苍穹。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出发,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1935年、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迭部,迭部的高山密林、深峡险桥留下了红军坚实的脚印,红军顽强的斗志、英勇的神姿、秋毫无犯的纪律,永远留在迭部人民的心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激情,至在还在腊子达拉梁上萦绕。达拉、尼傲、崔古仓等村的群众,支援粮食、修复栈道的事迹,也同“腊子口”、“俄界”一道载入史册,激励着迭山儿女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总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难忘,总有一种感动叫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精神叫代代传承。
作为一个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长大的汉族女孩,我热爱藏乡林海的风情,我热爱红色圣土的辉煌:爱唱长征歌曲,爱听《达拉高僧为周治肝病》《一件红毛衣》等的长征故事,。在长征最为艰难的这片红色土地,我多次重温经典、体验感动,总会被与“长征”相关联的字眼所吸引——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重走长征路、绿色长征、腊子口红军小学、……“长征”与这里紧紧相连相依,无处不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迭部5.6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源泉!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让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红军长征路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苗、彝、藏、羌、回、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漫漫的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交朋友,点燃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火种,广大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及道义上积极援助红军,并踊跃参军,掩护伤病员,尽力保证部队的供给。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在5000名以上;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小时内就有七八百人参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红军经过迭部时,开明的杨土司密密让道、开仓献粮,尼傲头人杨告告带领青年修复栈道、救治伤员。攻打腊子口时,在正面进攻难以攻破、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的警卫员苗族战士甘人,又名“云贵川”,灵巧的攀上山崖用绑带、干粮带连成的绳子将红军一个个吊上山顶实现迂回战术,为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总而言之,没有沿途少数民族的积极援助,没有各族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就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胜利。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脊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干部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典型:
我们难以忘记,1969年2月7日,迭部县邮电局旺藏邮电所邮递员韩元朝,为掩护一名藏族少年而坠江牺牲。1987年,迭部人民的骄傲---洛大村的包双全在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20xx年5.12地震后,驻迭武警官兵,主动请缨,几位年轻的战士在支援阿夏抗震救灾的归途中因车祸而不幸遇难......。西安财经大学的青年教授于立新、蔡宇夫妇,从1998年开始,救助尼傲乡单亲兄弟旦吉、斗尕交俩,十五年来,兄弟俩从尼傲小学到合作师专,爱心夫妇都按时寄来学费,而且逢年过节还寄点衣物书箱,这兄弟俩就是---“西安妈妈”的儿子。
七十八年弹指一挥,万里长征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梦想。今年五四期间,习与各界青年座谈时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习的教导,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的营养,在倾听老阿妈的唠叨中了解民情,在与群众共喝酥油茶中学会感恩,在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中---让青春出彩!在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中----让梦想成真!
推荐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二
假期里,爸爸带我来到了徐州,去参观闻名中外的淮海纪念馆。
纪念馆的北大门,四根四方型大理石柱子,像四个力大无穷的战士,守卫着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过了大门,展此刻我眼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银杏树、松树、五叶树和鲜花茂盛的生长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前。他们好象是那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万古长青、一碧千里,释放出清新的空气,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之后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远远望去那陈毅元帅写的馆标“淮海战役纪念馆”七个大字,显得格外雄壮。一进前厅,只见毛主席的身像正站在那里向我们招手呢!我们便跟着导游进去参观了。导游说:“在1948年11月6日至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薛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地图前,导游又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六十万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人民解放军欲血奋战六十五昼夜共歼灭敌人五十五万人,为人民解放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听了以后,我的心境十分激动:六十万名解放军战士对付八十万个敌人,真了不起呀!他们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不怕敌人拥有先进的飞机、大炮、毒气,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为了能解放全中国,甘愿牺牲自我。他们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
我目睹着这些英雄的照片,和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品,不禁想象到和体会出当时的恶劣生活环境。这次战役,毛主席和总前委调兵谴将,经过三个阶段的战争,最终打赢了。在淮海战役时,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给予了全力支援,要人送人、要粮送粮,人民群众就靠着一张张背,一条条担,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那一双双挑子,我不禁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那个时是战争时期,各个农民家庭的生活条件很差,自我可能都吃不饱,可他们却能从自我的口中挤出粮食支援国家,这是是多么大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衣食无缺,有的小学生的零花钱都成百上千,但某个地区发生灾害需要大家的帮忙时,却没有多少捐款的热情。比起前辈,我们差的可是太远了。今日来到英雄的面前,对我的教育很大,我们必须要向老前辈学习。
出了馆门,我们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塔前,它被花草树木包围着,塔上十大字闪闪发光“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望着这个百花盛开、绿色环绕的“世界”,我好象听到了有人在喊:
“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
“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会发扬英雄的精神,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向你们一样报效国家,你们放心吧!
推荐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三
【教学目标】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入】魅力八中,魅力课堂,欢迎来到张老师的历史微课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历经磨难,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可是历史让中国人民又经历了一难,才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一难就是解放战争。那么本节课我们久来学习解放战争。
【教学过程】
1、丰子恺漫画: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和要求就是和平和民主。
2、关系示意图:而当时影响民主和平的最主要的政治力量是国、共两党。两党都拥有军队,有地盘,有强大的影响力。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美国扶蒋反共,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体现民意。这些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变为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共为代表的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
3、那如何让解决矛盾?是战?是和?战?人民不答应!和,蒋介石不愿意。因此蒋介石采在内战准备尚未充分的情况下,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历史照片:他曾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毛泽东不顾安危,诚心赴约。双方经过谈判,达成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双十协定”。之后又于1946年召开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会议。但国民党在内战准备充分后撕毁协议,通过谈判手段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失败。这样,战争爆发。下面我们来来看看这场仗是如何打的。
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中原解放区以河南为中心,链接陕西、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多个解放区。国民党在全面进攻解放区,对党和人民来说,要进行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用时八个月歼敌70多万,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在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国民党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双矛政策”。党中央从全局战略出发,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经西北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的努力,几个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2、同时,毛泽东认为敌人攻打陕北和山东,两个拳头一伸,胸膛就露出来了,可趁机对准他的心脏南京和武汉插上一刀,将战线打到国统区去。于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东威胁南京,西威胁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我们由防御变为反攻。
3、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了敌军向关内的退路,之后解放了长春和沈阳,到11月,东北全境解放。接着,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歼灭了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包围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的部队,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辽沈战役结束后,平津战役打起,将国民党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攻克张家口、天津后,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使国民党损失150多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
4、战场上的溃败,迫使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1949年4月国共两党进行北平谈判,后谈判破裂。4月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覆灭。毛泽东有一首诗豪迈地展现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的英雄气概。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是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5、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直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解放战争胜利,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中国历史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 战役胜利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