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心得体会报告 有关摄影的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摄影学心得体会报告一
二、主办单位:某某大学校团委
三、协办单位:动物协会与摄影协会
四、援助单位:do do礼品店、策划之家网
五、运动对象:某某大学在校学生
六、运动光阴:
作品征集光阴:1月20日-3月20日
作品初选光阴:3月21日
作品终评光阴:3月23日
获奖作品公告:3月23日
获奖作品收稿:3月24日-3月26日
获奖作品公示:3月29日-4月5日
七、运动流程:
1、作品收集——在1月20日-3月20日期间,参赛者将稿件收缩到150k内,文件名命法子为:作品名 作者名 接洽法子,然后统一发到大赛邮箱bbs.172校园活动网,影协会员到时交到各部门的收稿负责人即可命名法子一样;
2、作品初选——由摄影协会及动物协会组成初评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第一轮筛选,选出40幅优异作品;
3、作品终选——由摄影协会领导老师及动物协会领导老师组成评审团,对进入初选的40幅作品进行终选;
4、网上公告——在海浪等媒体上发布获奖名单及作品;
5、作品收集——收稿负责人接洽获奖作者收集稿件原图;
6、作品公告——获奖作品将在主楼底或者图书馆底展现。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奖品:大相框 获奖相片 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 奖品:公仔 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 奖品:相册 获奖证书
优异奖10名 奖品:dodo礼品店优惠劵 获奖证书
九、接洽法子:
注:
1、以上光阴均为初定光阴,如有更改,另行通知!
2、主协办单位拥有获奖作品的应用权,不另付稿酬。
3、凡投稿参赛者则视认同本比赛章程。
4、本比赛解释权属比赛主办单位。
对于摄影学心得体会报告二
去年这个时候我终于买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数码单反相机,而告别了租借卡片相机来完成自己作品的时代,这是非常有历史性意义的。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我的学习和摸索在摄影认识和观念上经历了多次的改变。但是我对摄影的态度依然是不可动摇的。通过宣传自己的摄影我结识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他们欣赏我的作品这也是促进我不断完善自己摄影作品的动力源泉,在我来看摄影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大家认可我的作品同时也是对我个人的一个肯定,这点是极其重要的,再好的摄影最终目的是被人来欣赏和认可的,这应该是你创作摄影的首要意图!如果说没有光便失去色彩,摄影也将不存在,那么我认为相比之下没有比失去欣赏者更让摄影无地自容的地步了。
任何形式的艺术最终都是要被人去接纳和欣赏的。达文西不会把“蒙娜丽莎”封存在自己充满艺术的精神世界中。那么假设一天人类即将消失,或是你去了一片绝对不会产生文明的世界,若不是理想的根基还映衬在我们的内心中,有什么理由你仍还在创作只有自己才会欣赏的艺术呢?
说到艺术,在摄影上一直有一个分歧已久的观念:摄影算不算艺术?我听到更多的回答是:“摄影不属于艺术”这样回答也是出自我现在的前辈和老师们。在我看来,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在数字摄影时代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后,摄影这种看似艺术的行为被更多人都在运用。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文化的精髓!什么是精髓?这个就不用在更多解释了。
很多人在搞摄影、在玩摄影,那么有谁创作出了代表文化的精髓呢?你是否能做到像海顿、贝多芬或是莫扎特等等那样可以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能达到让你流芳千古的境界呢?如果不能,那么你创作的不属于艺术,如果在这个文化形式从事的人中能创作出文化精髓的比重是如此之小,那么也就不奇怪称这种文化形式是非艺术的了。但,这些并不能代表我个人对摄影真正的看法,如果有人问我:“摄影算不算艺术?”我会说:“摄影是一种介于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文化形式,如果说它是非艺术的,就像我刚才说到这些一样,在这个文化形式行业中能创作出精髓的人群比重太少了,看似艺术的东西很多人在一生中都创作不出来,那它肯定就不太适合被赋予艺术的头衔。但是,哪位资深的摄影家能自信的告诉我:“安塞尔.亚当斯,创作的”月升“不是艺术?
他创作的摄影是不是一种影调视觉艺术的巅峰?他的作品是不是文化形式的精髓?这种文化形式是不是被人普遍确认为摄影呢?”既然是艺术,我们就要承认,像亚当斯这样的摄影文化巨匠还有很多,就像
摄影学心得体会报告 有关摄影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