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司法局春训心得体会报告 司法行政干部春季培训心得体会(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司法局春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着力构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为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一是进一步完善排查预警机制。围绕“法润xx·护航青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深入责任网格片区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摸底,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矛盾纠纷信息的动态搜集和分析,突出积案清理和重大疑难复杂纠纷的化解,确保矛盾不堆积、纠纷不激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分析研判机制。每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发生演变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分析研判,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一事一分析、一日一研判,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由被动受理、静态分析、事后调处向主动预防、动态研判和事前预警转变。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调处机制。大力强化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充实专业调处力量。目前,xx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已经投入运行,已受理医患纠纷调处案件42件,调处成功26件。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根据《xx市人民调解员证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备案情况核查和人民调解员证年度审验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700个,人民调解员8144人。紧紧围绕《人民调解法》宣讲和调解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岗位练兵、典型案例交流等活动,搭建广大调解员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调解水平。全市组织各类调解员培训班351次,参训人员9381人次。

(二)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建设。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评价重要内容,加强对各县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督促和指导,确保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是创建平台。全面推进市(县)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9个市(县)区按照要求,整合辖区内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资源,由市(县)区司法局统一管理,“一个大门进去,多个窗口服务,一揽子解决涉法问题”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其中xx、xx、xx区建设标准较高。全面推进综合性涉农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54个涉农乡镇中,已有36个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覆盖率达67%。同时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得到巩固和提升。目前,全市1196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市共有72家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基地(中心、站、点)统一命名挂牌,在新区、xx、xx、北塘等设立公证联系点,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力推进12348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效率。二是创新机制。积极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建设。全市9个市(县)区将涉及公共法律服务内容经费均纳入今年县级政府财政预算。北塘区委专门制定《关于深化“法律进社区,律师进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中明确要“建立社区法律顾问补贴制度”,以确保社区法律顾问真正发挥作用。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被列为我市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并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村(社区)全面结对。构建“3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和以“农村一小时、城市半小时”司法鉴定服务圈。在原有“530企业法律服务团”“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台资企业法律服务团”等专业法律服务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有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服务三农法律服务团”“特殊人群帮扶法律服务团”,形成开展服务的长效机制。三是创优服务。利用各类法律服务平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定期服务”、“预约服务”、“定制服务”、“专题服务”“结对服务”等活动,制定了法律援助“十项措施”及公证服务减免收费“九条措施”,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上半年,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为法律服务对象减免收费160余万元。

(三)着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强化法制宣传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印发《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面推动“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法治需求征询评估机制,部署开展法制宣传社会知晓度、满意度第三方社会调查工作,及时发现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盲点和薄弱环节。建立普法宣传长效机制,组织协调40余家专业法部门开展“每月一法”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20余场次。二是突出普法对象重点,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进一步规范县处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9个市(县)区全部实施非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汇编公务员学法用法优秀征文集,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继续开展以“唱响法治 畅想明天”为主题的法制歌曲唱响校园活动;指导各地借助青少年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增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自觉性,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率达100%。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法治与你同行,和谐在你身边”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法润xx·护航青奥·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的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开展困难群众及特殊人群普法行动,组织妇联、残联、工会等专业法部门和法律服务人员,深入社区,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老爱幼助残的良好氛围。三是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全面启动xx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法治文化展示馆)建设,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xx市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公园、场馆、中心建设。今年5月,xx市法治文化公园、xx市青少年法制教育乐园等7个项目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目前,我市共建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0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38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法治文化基础阵地,镇(街道)法治文化公共设施覆盖面达100%。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农村法治文化嘉年华”,组织法治艺术团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法制文艺送乡村”活动。组织开展“法治xx、平安xx”法制电影“五进”活动,1000余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交通类电影在全市多个农村、社区、企业、工地等同步放映。着力打造“智慧普法”模式。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探索拟定xx“智慧普法”工作方案,改版“xx智慧普法网”,注册认证“xx智慧普法”新浪官方微博,开通“xx智慧普法”微信公众平台,与xx移动电视合作,每天在全市186条公交线路2600多辆公交车上,在乘客高峰期滚动播放普法公益广告,平均每天受众达80万人次。

(四)着力推进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全覆盖体系建设。一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刑人员调查评估和假释前矫正环境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按照“信息共享、实时联动、共研共判、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市县乡三级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市里每季度,县(区)、乡镇(街道)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排查分析监管安全隐患及其原因,部署应对措施,努力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丰富教育矫正方法。依托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立需求互动的教育矫正模式,分阶段组织开展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文化知识和社会政策、就业创业技能等集中教育,促使两类人员融入社会,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委托社会教育、心理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机构,为两类人员开展相应服务。推广建立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按照市一级每年10

司法局春训心得体会报告 司法行政干部春季培训心得体会(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