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 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四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一
近年来,各种金融案件频频发生,发案率仍然高居不下,应对案件事件形势严峻。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主要是由于各项内控制度未履行落实到位造成的。
一是防患意识不强,疏于管理。大部分信用社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尤其在基层信用社,任务至上,片面追究几项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
二是法制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法律法规观念得不到净化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
三是内控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内部制度执行管理及员工不良行为监督制约机制落实不到位,柜员卡使用、授权及密码、重要空白凭证、印章、现金等基础会计管理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业务操作随意性,岗位制约缺乏有效性,部分重点业务环节存在操作风险。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经过学习与思考,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的同时,要树立起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合规操作意识,在日后的工作中不遗余力的贯彻执行,时刻提醒自己。
首先,加强自己学习,不断提高合规操作能力。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其次,加强学习教育,着力提高道德素质和自律意识。有效防范风险必须从教育入手,切实解决好员工的思想、道德、观念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教育配需能体系,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制度观念、法纪意识和案件警示教育,重点进行新业务知识及相关法规制度培训,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增强遵章守纪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从思想层面杜绝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采取以案说法、典型案例分析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行为能力,使广大员工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违法违规问题的危害性。
第三,增强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执行力,体现在经营管理决策、业务营销执行、门柜业务操作等方方面面。必须要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做到认识到位、细节到位、状态到位、作风到位,养成按章办事、合规操作的行为习惯,有效的制度执行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措施,是经营战略成功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树立农村信用社良好形象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合规教育与管理,身体力行,成为制度执行的示范者和推动者。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针对业务发展需要,修订整合岗位操作规章,制定出台相应的内控制度,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惩处违规行为,以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最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提高员工的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员工廉洁自律教育,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全面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从源头堵住xx漏洞,防范案件风险。
通过学习教育,要求我们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风险防范贯穿于具体工作的始终,牢固树立“违规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自觉的把行业管理和自身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自我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思想道德和业务理论水平,构建牢固的思想防线,使遵纪守法意识在思想深处牢牢扎根,变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对于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刚才,市金融工作局、相关金融机构分别发了言,大家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同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主要措施,总体来看,大家都情况明、思路清、措施实,成绩值得肯定,市委、市政府也是满意的,提出的工作建议我都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从国际形势来看,2021年全球经济基本面好转是大趋势,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为了维持短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3月11日,美国总统签署了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对于全球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关联性持续上升带来不稳定因素,货币供给大增,市场波动加剧,资本市场如临大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增大。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年度工作会议都对今年金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主要释放以下信息:
一是2021年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这与2020年提出的“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表述基本一致,体现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避免了政策“急转向”,增强了市场信心。相比2020年,2021年货币政策取向的表述中多了“精准”和“合理”两个词。“灵活精准”,就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灵活、精准优势,调整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平滑经济大幅波动。“合理适度”,就是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是金融风险管理聚焦新领域。重点强调了对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及支付领域的强监管要求。
三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上日程。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成为新亮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通过健全顶层设计,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
从巴中工作现状看,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实体成效明显,风险防控扎实有力,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升。这些成绩可圈可点、来之不易,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智慧。但是,总体来看,巴中金融工作起步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层次,主要存在三大突出矛盾:
一是金融需求旺盛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全市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平均每年融资需求都在千亿上下,辖内金融机构每年贷款投放规模仅500亿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虽然去年全年新增存贷比为95.57%,贷款增速排川东北第一位,但贷款余额仍未突破千亿,存贷比分别低于国、省平均水平16.59、12.23个百分点,说明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二是金融市场需要稳定与金融风险持续增大的矛盾。不良贷款“双升”,去年末,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1.98亿元,较年初增加5.18亿元,不良贷款率3.43%,较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压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市属国有企业偿债难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三是金融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干部经济金融专业素养偏低的矛盾。要懂经济首先要懂金融。但现实工作中懂现代金融的党员干部比较少,外行管内行的现象客观存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和金融政策,束手无策、应对乏力,如何运用现代金融手段助推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创新思路、补齐短板。
金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利互惠,金融机构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既要做见证者,更要当好参与者,推动金融市场繁荣发展也是地方政府职责所在。
(一)金融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巴中正面临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期”,发展前景持续向好。金融机构要切实增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深度对接金融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保持金融供给更加充裕。
今年总体目标是:全年投放各类贷款5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存贷比提高3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占gdp比率高于前三年平均水平。
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 防范山洪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