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 邮政走访心得体会(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晚上好!我代表--支局在会议上作关于“旺季重点业务工作小结、下一步重点业务开展及全年收入如何完成”的发言。在工作汇报及工作安排中,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仁指出,我们一定吸取更好的建议和方法,为邮政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首先,我对我支局“旺季重点业务”作工作小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在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一定要报以细心、耐心、热心的态度去服务客户,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留住客户、拉拢客户、挖掘客户,才能更好的体现便民点的价值所在。
更清晰、清楚的了解他们的资金动向,摸清一些客户的心理。才好对症下药、如对客户宣传火车票报销、存款有礼、积分兑换等等良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拉拢客户、让他成为我们邮政的忠实客户。所以,“电访客户”是我们旺季工作中必然开展的一个前期工作,同时,也为我们余额增长的堡垒中添了一块砖。
让他们觉得有种亲切感,这样我们的宣传才不会白费,才会达到一定的正面效果。
旺季不会失去,每一天都是旺季。认真履行好我们的职责,不辞辛苦,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我们客源优势,大力去挖掘新的客户来达到余额沉淀、增长。
其次,我对我支局“下一步重点业务的开展”作出以下规划与部署:
为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近几年,我局将速递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强力打造邮政速递品牌形象,抢占速递业务市场,提高邮政速递业务市场竞争力,迅速做大做强速递业务。 最后,“全年收入计划如何完成”作细分:
能否完成代理金融业务收入,对完成全年收入和差额计划举足轻重,是关系全年经营的成败。为此,把代理金融业务确定我们工作和努力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正确选择。在代理金融业务中,利差收入是重点,也就是说只有壮大储蓄余额规模,增加活期储蓄比例是增加利差收入的重点。为此我们把定活比结构贯彻于全年的工作之中,用活动去带动发展,用政策激励发展。
理清思路和抓住重点,是企业经营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凡事只要抓住重点,很多工作就能迎刃而解。
年计划储蓄余额1450万元,一季度已完成62.6%,即909万元,主要靠“存款有礼、火车票报销、积分兑换”等活动来支撑;第二季度计划增额150万元,靠“储额保卫战”活动来支持;第三季度计划增额150万元,靠“提活比,增效益”竞赛活动来支持;第四季度计划增额300万元,靠五大战役中的“金融增效战”活动来支持,在指标细化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措施方得以保证完成。
把全年设定的高指标,逐一分解到每个营销单位,细分至每个月,配以有效的奖励政策,让营销人员发挥潜能,主动营销,确保高指标的完成。
推进工作是一个有效的过程,想要好的结果就必须有好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经验之谈,只是在业务发展推进中,实实在在地做好各阶段工作。帮助网点分析原因,破解难题,指出办法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细化在纸上的指标让职工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来完成。
我的讲话完毕。
谢谢
2015年03月12日
有关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二
临近年底,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生产人员培训班的远程培训,通过这几天的紧张学习,整个远程网的培训过程除了让我进一步加深对邮政的了解之外,还让我对信息技术的对企业的变革作用有了一次切身的体会。
一、以“信息化引领”的转变
早在初中时期,我就从社会课本上学到这个时代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产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是除了知道普通的电脑上网增加了人们沟通效率之外,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意义始终是处在一种一知半解的迷茫状态,即使是到了大学,也只是零零散散的接触了一些皮毛,感触不深。入局这些年来,无论是前台的电子化系统,及至这次远程网络培训,都让我感受到了信息在企业当中发挥的力量。实际上,除了去年年底那次贺卡营销远程培训,今年以来的全国邮政的电视会议、远程网数据库营销培训,也使我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信息的力量以及它对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最近几天,我以远程网络培训为契机,而且通过信息化为引子产生的三个转变必将对邮政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让邮政同全球信息时代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对邮政业务的了解加深
作为邮政的一名员工,对邮政的整个系统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和透彻。最初的我,对邮政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信函寄递等概念上,熟知进来后才发现邮政业务的浩瀚博大,需要静心深入研究。远程网络学习成为了我学习业务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几次的远程培训,让我对邮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颠覆了我早先的传统的邮政形象,也让我对邮政的发展增加了信心。我既要成为“一个引领、三个转变”理念的坚定实践者,又要成为理念的忠诚传播者,为邮政注入一股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激情。身为邮政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邮政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有关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三
来邮政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回顾这8个多月的工作,真的是感慨良多。在县市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不仅迅速的掌握了邮政业务知识,而且掌握了邮政储蓄业务知识,同时也熟悉了邮政投递相关工作以及农资分销等相关知识,这使我觉得很充实也很满足。
营业是邮政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展示我们邮政企业形象,体现我们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窗口。我很荣幸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就是到了这里。在邮政营业大厅的前台工作不仅接触的用户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也多,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的包裹收寄。我们不仅要详细的咨询用户的寄出地点,更要慎重的验试每一件寄出物品,同时还得考虑包裹的包装问题。
_是个石材重镇,会有大量石材样品邮寄,由于石材一般都比较重,所以需要向客户咨询邮件是否急用,然后根据不同的资费为客户推荐不同的邮寄方式。随着全名址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邮寄的时候要提高录入速度,还好现在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了。所以我觉得邮政营业是一个用心和用智慧才能经营的岗位。在邮政储蓄工作的几个月,自己对储蓄的工作流程熟悉了。
储蓄岗的工作比较单纯,存取款开户销户转账还有一些中间业务,不需要动脑筋,只要仔细点就好了。因为邮政储蓄是邮政的看家饭碗,所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窗口服务是每个营业员的基本要求,熟练的业务知识是前提。邮政是个企业,需要创造价值,所以为客户提供服务和理财产品同时提高支局收入很关键。
在我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努力向客户讲解邮政代理保险产品的好处和风险,一,保险是一份保障,二保险比较安全,三保险可以是财富值,同时考虑到储户可能中途用钱的需要,所以就根据需要将钱分活期,定期,保险组合存储,这使我对理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也跟着投递班学习过分报纸,分报纸是个技术活,首先得将进口的所有报纸根据不同的段别分开,然后根据将报纸分到各个单位。不管风吹日晒都必须准确无误的将包裹邮件送到客户手中。第一次送农资还是在2月份的时候,坐在麻木车上,冷风吹在脸上,我很感慨,这就是乡邮人真实的生活,很艰苦,所以我得珍惜我的工作。种子销售时,我也跟车出去做过,有时一中午卖不到一袋种子,时间也耗费了,车子也烧油,但是这是自己的职责,在岗一天就要努力工作一天。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业绩方面做的很不好。
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发挥自己最擅长的营销水平,回到离家最近的地方,很多时候还是在家里人帮忙拉存款。做保险也没有尽力,认识的人就做不认识的`就不做,这完全不是以前的自己,所以得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主动走出去,把自己的定位由就业变为职业。基层的生活是真实的,我学会了很多,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的浮躁到现在的平静,就像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过,thinkbig,dosmall。梦想可以很伟大,但是必须从小事做起,把小事都做好了其实也就完成了一件大事。所以我选择努力做事,踏实做事。
有关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四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王顺友先进事迹后,为王顺友一生为邮政服务,忠于邮政事业感到敬佩。从中有几点以下-体会:
一、吃苦耐劳,兢兢业业
王顺友在木里县这样一个艰苦的条件下,二十年如一日,一年365天,其中330天都在外为人送邮件。那里地势险要,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但他从来没有妥协过,没有耽误过一封邮件。他一天还要经过让我们难以想像的天气变化。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同志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鞭策着我在工作中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爱邮包如命,对工作认真细心。
王顺友不管天冷天热,都是一身标致的`邮政服装,可以看得出他对邮政事业是多么的热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好的印象,让人们对邮政有了更深的感情。有一次,王顺友的邮包掉下了10米高的山下,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滚下去捡邮包,致使他的脸、手都肿得很高,脸也被划破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邮政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热爱。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忘我的精神,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还有一次,王顺友为学校送去打铃器时,当时天下着雨,他为了不让东西被打湿,自己亲手给它编织了一个竹篓,并准时不误的把东西送到学校。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心想到人民,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同时,也提醒了我,在工作中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热情,做到最好。
三、为民办实事。
王顺友一年在外,很少回家。为了人们的邮件能准时到达,他吃住在外,晚上在山上过夜,他尝尽了辛、酸、苦、辣,但为人们带去的却是欢乐和幸福。他却从不计较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总是为人们着想,在外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用自己编的山歌来打发寂寞。他每走到一处,都会给人们带来欢笑,带去远方亲
邮政排雷心得体会报告 邮政走访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