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教学常规心得(二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反思问题
纵观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习作定位不当,教学要求偏高。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定位是比较笼统的,仅作原则要求(面对全国广大小学生来说很难作细则要求)。比如课标明确指出“一至四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但是许多执教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拔高要求,从而使小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似乎高不可攀,以至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因此,造成“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2、习作呈现成人化倾向,童心童趣表达得不够充分。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级段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高年级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在习作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要求偏高的基础上,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再次拔高要求,造成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此外,有些家长也热衷于成人化的引导。有的习作几经家长和老师修改,使本来有些童心童趣的习作面目全非,童话语言表达似乎全无,更谈不上童心童趣童话能够充分地表达。
3、生活单调、积累不足。特别是城市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绝大多数都是由家长接送,这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使小学生缺乏应有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生活积累。此外,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许多家长都是走着坐着和孩子在一起,不敢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这也是造成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之一。
4、读写结合不够充分、小练笔少。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和小练笔不够充分,或者换句话说对说写结合、读写结合重视不够,读写两张皮。因此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为解决前述问题,老师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要使读写结合(包括写片断、日记、小作文、读书笔记等)落到实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加强“导读、导思、导写、导练”,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而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活动。
5、习作指导要么不到位、要么越位。习作指导是老师们感到头疼的课。有的老师不精心备课,要么写几句简案或者是几句简单的话,要么干脆不写,上课时说到哪儿算哪儿。要么让学生读读习作要求,要么随意讲解一番技法,学生是越听越糊涂、越听越烦闷。在习作中不是写不出,就是写不具体。因此,教师指导应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主。如果启发指导不到位,那么学生写作的欲望就不强烈、兴趣不浓厚;反之,如果启发指导过多过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自主作文积极性的发挥。此外,在习作评价过程中,大多数习作讲评都是以优秀作文为例,这也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因素之一。
二、研究对策
1、要按照要求定位,不能随意拔高习作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课标规定的习作要求定位,更不能随意地拔高习作要求。否则,小学生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进而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容易导致厌恶作文。习作教学应因材施教、因时令施教、因实践活动施教等等。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宜鼓励“上不封顶”,对于大多数学生采取“下要保底”。这里的“保底”,就是课标规定小学生习作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要鼓励小学生以童心写童真童趣。从“我说我”到“我写我”;从“我口写我心”,言为心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儿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愿意写的,写自己所欣赏的,写自己所联想的,写自己所感动的,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去表达童真童趣。
3、习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要向生活开放。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和思维及书面表达的习惯。如每天写观察日记或小练笔等形式,就是训练学生养成观察、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小学生习作从内容入手的同时,强调向生活开放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开导学生写“实”的东西,如可以写家中快乐的好事,也可以写家中苦闷的事。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及埋藏在内心的情感写出来。二是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广泛相似的社会事例中悟出道理来。如,20__年的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与学生社会生活一结合 ,就使学生习作的立意和思想认识得到同步提高。三是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相结合。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观察,并细心地想想,才能从平凡中的小事见到不平凡的事迹。这样,久而久之,小学生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4、加强诵读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千古传诵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读写结合的最好例证。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读,就是指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求背诵的古诗70首,以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等。此外,应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果上述背诵积累的要求落实到位,加之“课内悟学法,课外求发展”,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那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于是乎写作便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坚信学生的习作一定能写得更好!
5、要认真上好作文导评课。作文导评课分指导和讲评两个部分。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都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指导课主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点拨指导,但不宜过细。当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欲望时,及时让学生打草稿,做到一气呵成。作文讲评课主要解决怎样评改的问题。作文讲评要形式多样,如生生互评互改、教师个别面批面改、佳作赏析,加之恰如其分的评语和高分鼓励等等,都对小学生习作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1.要认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要深入持久地学习重温《语文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实质,将基本理念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体系,做到单元备课(或周前备课),要上好每节课,最基本的要做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要坚持教学反思,提倡下水作文。坚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已成为同仁们的共识。为此,我们要求每节课后要写出一个亮点,反思一个薄弱点;每教学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后至少再写出一个思考点(如何改进教法,调整教学策略)。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在备课时写下水文,也可以和学生同场(台)作文。旨在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把握习作要求高低适度与否?便于加强习作指导和讲评。
3.要加强对学生“三个一”指导。要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及坐立姿势的指导,使 “三个一”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使用钢笔书写。
4.要加大对学生背诵和课外阅读量的落实力度。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背诵160篇(段)诗文,课外阅读达145万字的阅读总量。
关于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镇把二零一六年确定为“教育质量提升年”。为持续抓好小学毕业班教育管理,总结毕业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探讨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新路子,给初中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良好形象,5月15日,我镇在中心小学举行了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暨复课工作研讨会,会议由镇教育组主持,全镇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毕业班任课教师共计36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观摩。三名毕业班教师分别上了一节复习课:_村小学马_的语文课《母亲的耳朵》,_小学苏_的数学课《分数应用题》,中心小学康_的英语课《how do you make body sprong anb healphy》(中文:你如何使你的身体强壮又健康)。为了上好这三节课,镇中心教研组于5月13日下校听了这几名老师的课,对3节课分别作了指导;之后,这几名老师又修改了导学案,对其中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又作了改进,以此体现课改精神,为其他教师更好地把握复课方向提供了借鉴。
2、分组开展复课研讨。我们将参加会议的教师按照所任学科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由一名教师主持。上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围绕所上的课进行了热议,大家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言来语往,讨论热烈,争辩中充满智慧,讨论中富有激情,体现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整个研讨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3、镇中心教研组对小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成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4、大会交流发言。镇中心小学和袁科小学作了毕业班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两所学校围绕复课工作、毕业班学生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后勤保障服务等话题发了言。
5、镇教育组对后期复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教育专干索晓军同志对各校毕业班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
各小学上交了交流材料;毕业班任课教师上交了后期复课工作计划,提出了各自的奋斗目标;镇教育组为三名上课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教学常规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