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建四统一四规范心得体会(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党建四统一四规范心得体会一
一、基层单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当前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和初始状态,还不能从科学、有效、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和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一些基层党支部认为“思想政治是虚功,可有可无”,从而忽视了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有的干部甚至根本不理解“意识形态”的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开会、传达文件。
(二)制度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很多都上了墙,但没有真正入心,在落实中还存在任务不明确、责任不落实、投入不到位、人员不保证等现象,思想政治工作“空对空”,“不想、不愿、不会做”的问题还多多少少地存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沟通和联系职工群众的枢纽,未能在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基础作用,党组织形同虚设,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有和没有一个样。
(三)工作方法不适应少数基层党组织只重视静态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传达文件、组织学习、听报告等。“一人一事”的动态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往往等到矛盾逐渐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想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怎样加强员工的宗旨、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如何把握思想脉搏、理顺员工情绪、化解矛盾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应对措施。方式、方法上还是老套路,不能做新做活思想工作,还存在“两张皮”现象。隔鞋搔痒、蜻蜓点水式的工作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影响力大打折扣。
(四)缺乏载体,阵地建设不扎实队伍中“争先创优”氛围不浓厚,缺乏叫得响、树得硬的榜样。部分单位对基层一些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员工不重视。有的单位已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干部职工能力与潜力发挥、奖勤罚懒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但考核激励的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的结果仅仅运用在工资、干部任用、提拔等方面,运用面较窄。
二、做好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好“第一要务”油田基层单位的第一要务就是生产经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保障生产、促进经营。一是大力加强“四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班子团结,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改进机关和干部作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秉公用权、廉洁从业,造就带领职工干事创业的坚强领导集体。二是深入开展职工思想教育。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单位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及时宣传单位以效益指标为核心的各项任务及发展预期目标,坚定职工发展信心和完成任务的决心。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创新创效活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三基”管理、“金银牌队”、“巾帼创业示范岗”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和经营效益。瞄准行业前沿领域和尖端技术,紧紧围绕生产中的瓶颈、重点问题,开展小改小革、技术攻关和促进生产经营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集中全员的智慧和力量促发展。
(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好职工群众的“第一信号”只要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第一信号”,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职责”,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就能把“双促”主题活动真正开展成群众满意工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以正确的业绩观为指导,注重结构优化,把握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把人才培养、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在素质能力的基础上,把德行和业绩作为衡量和评价人才的主要标准,为各种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二是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认真贯彻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工作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职代会的工作,促进职代会职能的发挥。发挥好职工代表参政议政作用,凡涉及生产经营、改革重大问题和工资调整等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提交职代会讨论,向职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在改革发展中实现职工利益最大化。三是切实改善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努力保证和增加职工收入。增加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坚持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定期为职工查体疗养,落实有毒有害和艰苦岗位津贴制度,加大志愿者服务力度,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三)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好稳定“第一责任”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维护好稳定大局,服务油田的改革和发展。一是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层层分解稳定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坚持重大信息报告制度,节假日、敏感时期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周五接待日制度,实行信访问题“首问负责制”,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愿望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二是联系群众化解矛盾。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经常深入群众,善于发现和及时处理问题,避免矛盾积聚酿成大的危害。三是关心困难群体,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要丰富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帮教困难群众和重点人员制度,深入实施“送温暖”及“三不”工程,坚持“真困难、真帮助”,在促进就业上做文章,在真心帮扶上下功夫,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主题党建四统一四规范心得体会二
按照东组通号文件要求,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于近段时间组织人员,对全县68个直属单位和中央、省、市驻衡东13个单位进行了机关党建工作考察调研。考察方式主要包括:“听”、“查”、“看”、“测”。通过考察发现:各党组织能够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认真抓好党建目标化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为确保县直机关各项任务的完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以利于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对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机关党建的基本现状
第一,领导班子素质增强。机关党组织的领导成员绝大多数是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先进骨干,比其他职工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如司法局、广电局、人事局、国土局等机关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都由主管领导担任,能够带头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对待党的工作,使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提高驾驭和统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落实党在基层各项工作的坚强堡垒。
第二,组织体系基本健全。大多数机关单位都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有3个以上正式党员的,都成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有50个以上正式党员的,成立了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并下设若干个党支部,如财政局;有100人以上党员的,成立了党的基层委员会,如建设局、卫生局、教育局。这些党委、总支、支部都能够在上一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有效开展党内工作。各支部分别配备了支部书记,有的根据工作需要还设置了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等职位,机关基层组织体系较健全。
第三,注重培养纳新党员。机关各党组织都能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注意把那些刚从大专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作为培养对象。如水电局、地税局、工商局每年都实施定向培养联系计划,确定专门培养联系人,加强对积极分子的跟踪培养,增强积极分子对党的纲领、章程、路线、政策、制度的认识与了解,促使积极分子早日争取加入党组织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使党的组织每年能够定期吸纳和接收一部分积极分子入党,不断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培养党组织的新生力量,增强机关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党费收缴逐步规范。机关党员能够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自觉履行交纳党费义务。单位党支部的组织委员能够按照党员工资涨幅情况参照党费收缴基数标准及时调整党费交纳数额。目前除退离休党员和下岗党员职工收缴困难外,绝大多数党员能够理解党费收缴标准并如期自觉交纳党费,党费上缴管理相对规范,如地税局、交通局、农业局。
总之,通过扎实开展机关党的各项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支部班子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朝着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发展。
二、机关党建的工作差距
第一,领导职能行使不够全面。机关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其他领导成员绝大多数是兼职,往往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具体事务工作。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有的党支部负责人的职责履行不够到位,特别有的支部书记连“三会一课”都不能坚持,有的没有按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不能够扎实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坚持抓好党内各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由于党支部负责人职责履行不全面,导致支部整体工作的推进效果不明显,造成工作重心缺失现象。
第二,组织生活开展不够经常。机关单位由于业务工作性质的限定,支部党员的组织生活开展不够经常,没有坚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的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中的最基本的“三会一课”制
主题党建四统一四规范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