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丽江杨廷江案心得体会报告 丽江市法院杨廷江相片(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丽江杨廷江案心得体会报告一

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汉时期丽江设遂久县,元代先设茶罕章管民官,后改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初置丽江府,清朝设丽江军民府,民国30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维西、兰坪、中甸、德钦、碧江、福贡、贡山、鹤庆、剑川13个县,1953年泸水县划归丽江专区,后于1954年和1957年分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归丽江专区代管,1973年撤销代管,1956年将鹤庆、剑川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20xx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

丽江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平坝、河谷并存。最高海拔为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5596米),最低海拔为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1015米),海拔高差4581米,立体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2.6℃─19.9℃,年均降雨量910毫米─104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91─310天,日照时间为2321─2554小时。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积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达93.5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拱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合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已于20xx年5月18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丽江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我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水能资源十分富集 丽江境内有大小河流91条,年产水量83.6亿立方米。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落差高达890米。国家有关部门从60年代开始做前期工作,规划了上虎跳峡、下虎跳峡、鸿门口、金安桥、鲁地拉、观音岩等6个大型、特大型梯级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金安桥电站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装机容量达250─300万千瓦。

主题丽江杨廷江案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木府。大家游了古城,游了四方街,如果说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么,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脏了。纳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四百七十年,也就是公元1253年的“元跨革囊”到1720xx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共沿续了二十三代,建造了这被人称为“丽江紫禁城”的木府。 。

木氏土司对朝廷忠义不贰,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这忠义坊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人称“大理有名三塔寺,丽江有名石牌坊”。土司的忠君爱国也反映在这门联上:“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意思是说,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红日更近了,心里暖融融的。如果长时间接不到朝廷的文书,那么,看白云也悠闲无聊,心里就空落落的。这门联出自第十代土司木泰的诗句。1999年5月2日参观木府时对这门联很感兴趣,称赞纳西族土司“很懂政治”,并记下了这副对联。

木氏土司曾多次带兵出征,为朝廷“辑宁边境”。这里是阅兵场,两边是钟鼓楼。整个木府分为办公区、生活区、玉花园三个部分,占地46亩。它可以说是木氏统治鼎盛时期,纳西族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历史上,木府的占地曾达到100多亩, “其内楼阁极盛”,并且严重“超标”。所以公元1639年徐霞客应木增土司的邀请访问丽江时,虽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但为了避嫌,没有让他进木府。可惜这紫禁城后来遭受了几次大的破坏。其中,一次是清初顺治年间战争中的毁坏,又一次是清朝的咸同年间云南各族农民大起义战争(民间称为“乱世十八年”)中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级地震后修复的。这是议事厅,是土司议政施政的地方,这三块御赐的“诚心报国”匾,分别是明朝的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的褒奖。纳西族原来没有姓,是父子连名制,如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等等。明朝初年(1382年~1383年),阿得在云南率先归附明

朝,被明太祖朱元璋钦赐木姓,并准其世袭土知府。据说木字是朱字去掉一“人”而成。 《徐霞客游记》里说当时丽江“官姓木,民姓和,无他姓者”。据说这民姓和也有来历:因为子民们要替木家干活,于是木土司在木字上加一撇,代表他们遮阳避雨的毡帽,旁边加一“口”,代表他们干活时背的篮子。于是后来就有了这和睦相处的和、木二姓。

如果把木府看作是“丽江紫禁城”,那么这大厅就是“金銮殿”了。这虎皮靠椅说明木氏是称雄一方的土皇帝。这两边执事牌上写的是朝廷赐的官衔爵位,有的是三品,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有的甚至是二品。那么朝廷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这是因为,纳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木氏土司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一方面忠于朝廷,以朝廷为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张地盘,使他的统治地域达到7。5万多平方千米,比今天云南省面积的1/6还多,成为称雄一方的土皇帝,所以后人称木氏“开门是诸侯,关门即天子”。

大家看屋顶的三个藻井,中间是龙,为了避嫌,这龙只有四爪,而不像皇宫里的有五爪。两边藻井里则是纳西妇女七星羊皮上的星星图案。一个议论军政大事的地方却有妇女的服饰图案,让人称奇。这也许是出于纳西族历史上妇女的崇高地位,也许是土司为了时时用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来鞭策自己。总之这谜团只有土司们才能说清楚啦。近年来,不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木府参观,给木府增添了光彩,前面的图片室里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图片室讲解略)。这是万卷楼。在木府里由东往西,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一字排开,其他建筑都是两层,惟有这万卷楼是三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木氏土司不仅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还推崇并积极学习汉文化,有的达到很高的造诣,能与中原学士相唱酬。《明史•土司传》中就说: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因此就建了这三层的万卷楼。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简单地说,这万卷楼,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是一个书藏万卷、书香满屋的地方。大家看,这里供着孔子牌位,后壁上的鹿鸣古树图也饱含寓意: “古树”与“古书”谐音,这梅花鹿,因“鹿”和福禄的“禄”同音,包含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又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是希望木家的子弟寒窗苦读,终成大器。有人问我,纳西妇女披星戴月地操劳,把活计都承包了,那男子干啥呢?回答是,纳西男子在战时则披坚执锐,跟着土:司骑射征战,平时则琴棋书画考功名, “天雨流芳” (就是纳西语“看书去吧”的意思)。由木氏土司首倡的学习之风,纳西族一脉相承。据统计,目前纳西族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就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由此看来,纳西族的男女分工较为明确:妇女以建设物质文明为主,男子以建设精神文明为主。下边咱们前往家院参观。

这里可算是一个微型园林。木府是古城的一部分,也有小‘桥流水,但又别具一格。这里曲径回廊,雕栏玉柱,有着南方园林的小巧别致,又有古柏森森的狮子山和巍峨殿宇,颇具北方园林的雄浑大气。石碑上是纳西族学者郭大烈撰写的《重修木府记》,写尽了木府春秋。这里是重修木府时发现的一处遗址,从汉白玉铺地和考究的石柱础上,可以遥想木府当年的辉煌

丽江杨廷江案心得体会报告 丽江市法院杨廷江相片(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