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开学心得体会报告 开学心得体会和感悟(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本科开学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好!
愉快的暑假已经结束,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又有一批新同学加入到石门五中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在此,我代表学校行政及全体师生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必将给五中大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活力!你们的选择是有眼光的,五中紧张有序、(竞选文艺委员发言稿)丰富多彩的生活一定会给你们的人生增添光彩。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奋勇拼搏,今年高考再次取得辉煌成绩,本科录取240多人,本一录取64人,为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在高二会考中,一次性合格率达98.99%,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居全市市级示范性学校前列。
新的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也带来新的挑战,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同学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认真审视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与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拼搏!
高一的同学们,你们在军训中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克服重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精神,向学校、向老师、向教官展示了你们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高昂的士气、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我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继续保持军训中养成的各种优良作风,呈现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高二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进入了知识和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关键时期,我真诚地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面对前进征途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坚定信心,经得起风吹雨打,因为只有“有信心的人,才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希望你们用信心作桨,用毅力作帆,驾着知识的小舟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们,你们此时汇集了老师们更多的目光,倾注了家长更多的心血,你们将承载着更多的希望,开始高中最后一年的冲刺,“人生能有几回搏”,我希望你们在最关键的几个月里,明确目标、珍惜时间、刻苦钻研、虚心求教,攻克一个个学习中的难关,去创造明年六月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学校的无限精彩!
另外要注意校内、路途和家中安全。“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谨慎行事,处处留心,坚决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生活不只是轻松与舒适,更多的是紧张的生活节奏,严明的纪律,繁重的学习。同学们都应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默默的耕耘,就没有让人喜笑颜开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亲近生活,亲近书本,认真做人,认真学习,做一名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阳光学生,取得骄人的成绩。
辉煌凝众志,重任催奋进。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去共同创造五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对于本科开学心得体会报告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百年清华又一次张开双臂,迎接2019级研究生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研究生是求学生涯的新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点。选择深造,因为你们怀揣着更大的梦想;选择清华,因为这里是圆梦的舞台。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到清华,你们是清华园的新主人,也是清华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清华会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你们中有些同学曾在清华学习过,我希望再次成为新生的你们,与母校一起继续成长进步。你们中还有来自88个国家的留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的timothy hesler,曾在清华英语夏令营为大一本科生短期授课,对清华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考虑继续深造时,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成为他的首选。我相信,未来的清华会成为全球更多优秀学子圆梦的地方。
清华大学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一代代清华人在这里学习成长,并从这里走向广阔的天地。创新同样也是清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926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一块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如今这块牌匾仍高悬在大礼堂南墙上。其中的“日新”二字出自古代典籍《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为学绝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实际上,追求创新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清华人的血脉,并化为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具体行动。2019年,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誉为“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就在今年8月21日,施一公院士领衔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首次解析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了其基本工作机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评价这一成果为“巨大的突破”。
朝气与活力是青春的标志,创新也应当是青春的标志。研究生阶段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很多学术大师都是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甚至是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而为公众熟知的纳什,在其22岁时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而这正是他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基础。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也是在他的博士生阶段揭开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从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青年永远是创新的生力军,希望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为青春岁月刻下最难忘的印记。
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敢于质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学术进展,往往都是在最熟视无睹、人云亦云的地方取得突破的。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善于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学术水平。当然,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给知识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你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质疑、合作、想象力都很重要,但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创新者要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不畏惧创新之路的艰辛。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爱好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南北两条路线,南坡易、北坡难,攀登北坡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战胜陡峭悬崖外,还需要跨越“北坳”冰陡坡、“大风口”以及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三大难关。真正的登山者更愿意选择北坡,在极限挑战中锤炼无所畏惧的勇气。无论选择南坡还是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我相信,选择北坡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加奇异的风景,沿途的艰辛以及经历艰辛的过程一定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创新同样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探索的道路越艰险,达到的境界越高远。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从小喜欢数学,10岁时就立志要征服300多年未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33岁时,已成为著名数论学家的怀尔斯,决定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失败风险极高的研究之中。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他完成了这一证明。然而,他的论文在审稿过程中被发现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怀尔斯在解决这个缺陷的过程中一度面临绝境,但他坚持了下来,用392天最终做出了完美的证明。怀尔斯凭借他过人的勇气和执着努力,不仅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高峰,更是收获了非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他说:“再没有别的问题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此少有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无论做什么事情,清华人都永远追求卓越。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选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执着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
同学们,未来属于每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敢于创新的人。你们是清华园的主人,你们将在这里播种耕耘,并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创新成果。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谢谢大家!
对于本科开学心得体会报告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九月的厦门,气候宜人;美丽的英才,欣欣向荣。蓝天白云之下,迎着初升的晨曦,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眺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倾听着气壮山河的国歌在校园回荡,我们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在这猎猎飘扬的红旗底下,回顾过去,我们骄傲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所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再接再厉,培育更多英才!
温馨的九月,硕果累累; 新学期的英才,气象万千,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又迎来了一大批新同学!又迎来了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的优秀老师!我们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教师团队发展壮大了!在此,让我们向新加盟英才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情的欢迎!
过去的一学年是初高中毕业班喜获丰收的一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培养教育下,我们学校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令全区的学校刮目相看;我们的中考成绩引人瞩目,震惊了整个集美地区。
高考中,我校的文科生叶沁茹同学以641分名列全省第14,胡凯丰同学以630分的成绩居全省第53名;理科生王子玄同学以669分勇夺全省第22名,林欣璐同学文考651分,同时享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30分。其中叶沁茹、王子玄、林欣璐三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我校目前高三应届生文理双双冲进清华大学的首例,也是我校目前高三应届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届,其中王子玄同学小学就开始在我校就读。
高三整体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1人,上线率达85.8%。文史和理工本一上线人数达58人; 20xx高三艺体考生本科上线人数仍达到34人。可以说,进入英才的学生,每100个人中,有85个能考取本科重点大学,剩下的少数学生也能进入二类三类大学,我们的大学升学率的非常高的。
中考中,一月份期末市质检中,五科平均成绩夺得集美区第一名,化学科夺得第二名引起轰动,震惊集美,使我校成为集美地区初中学校学习的榜样!集美区教育局陈副局长亲自带领各校教师,来我校观摩学习。
五月份质检考试,再次以绝对优势位居集美区各校之首。5月上旬再传喜报:20xx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我校有23人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11人获奖。其中,郑文鑫、路琪瑶等5人获得中考加5分的奖励,洪建专更是以厦门市第一的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中考成绩在集美区位居前列。
同时,国际部gac项目在我校成功运行。7名gac毕业生全部被国外一流大学所录取。 高二国际班全班28名同学已有22人先后 考入gac全球大学预科课程。6名学生已踏上前往美国伯克利大学选拔的6周暑期学习。因此可以说,我们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培育英才的沃土,选择英才就等于选择成功,选择希望!
让我们用掌声祝福那些毕业的同学一路走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过去的一学年是素质教育撷取累累硕果的一年。在20xx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我校杨冬梅辅导的初三学生取得历史性突破,洪建专同学以绝对优势(高出厦门市第二名12分)获得厦门市第一名并获得全国一等奖,郑文鑫、路琪瑶两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与全国三等奖,另外还有胡建伟等四位同学获厦门市二等奖,纪宝玲等四位同学获厦门市三等奖。在第25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林澎举同学的“盆地课桌”项目获得了银牌;葛翔、何华林同学都获得了铜牌;福建教育电视台记者专门采访了林澎举同学和负责指导梁进风老师。在第xx届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福建省预赛中,我校市一等奖:许心宇、高通、林象夏同学获市一等奖;市二等奖:林磊鑫、游康、翁傲天、朱春宁市二等奖:陈斐、温华杰同学获市三等奖。在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中区前6名,我校占4名;前14名,我校占9名;前60名,我校占32名,其中最后李修捷同学获20xx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
本科开学心得体会报告 开学心得体会和感悟(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