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篇目心得体会报告 读书心得主要内容(3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读书篇目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就着这明媚的春光和大家一同分享我读书的点滴,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快乐成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对书的感言;“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对书的诠释;“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是臧克家对书的感叹。而在我心中,书就是一把金钥匙,帮我打开知识之门,开阔我的视野;书就是一叶扁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地畅游;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告诉我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哲理……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夜晚,在柔和的灯光下,聆听着妈妈给我朗读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进入甜美的梦乡。睡梦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真诚地邀请我去做客;灰姑娘跑来向我诉说她的不幸;小红帽兴奋地告诉我她智斗大灰狼的妙招……那时我眼中的书是一个五彩的童话世界。
上学识字后,我便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而是自己捧起了一本本大大小小,或厚或薄的书开始咀嚼。从童话故事到百科全书,从科幻小说到世界名著……多少个旭日初升的早晨,多少个星斗漫天的夜晚,我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籍,书店是我最常去的地方。记得有一个周日在新华书店,因为看的时间太长,硬是被图书管理员劝出了书店。
伴着童年的欢声笑语,漫步书海,我采撷无数。《西游记》使我深知做人要勇敢、善良,要像孙悟空那样敢于担当,并拥有一颗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三国演义》让我看到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也让我领略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在书的滋养下,我的内心开阔而深沉,亲切又宁静。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下同情的泪花;也曾为《皇帝的新衣》中皇帝的愚蠢而捧腹大笑;更为 居里夫人、诺贝尔他们不懈追求科学,坚强执着的精神而感动……我就像一只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中采集琼浆玉液,领略极致的风景。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这样一种本领,那就是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因为阅读一本不适合的书比不阅读还要糟。世纪老人冰心这样说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诗人歌德也曾这样感叹:“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古至今,无数的学者、哲人都谈过读书使人快乐的话题,尽管他们已远离了这个时代,但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和句句警世缄言,却势不可挡地穿越时空激励我们在浩渺的书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书是无穷的宝藏,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帙。一卷在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尽情沐浴先贤智者的思想惠泽;可以畅游天下,悠然自得且乐此不疲。坐拥书城气自雄,博览群书让我的内心变得丰富与充实,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之外的神秘。读书已经成为我的精神食粮,读书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读书让我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书香的浸润中,我渐渐长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就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勇攀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吧!今天,我们是青青校园的莘莘学子,明天我们将是祖国的栋梁,就让读书伴我们快乐成长!
主题读书篇目心得体会报告二
1、《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3、《西游记》吴承恩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4、《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论诗十绝》戴复古草就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6、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7、《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2、《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金缕衣》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7、《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9、《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戏为六绝》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2、《遣兴》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23、《赠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4、《劝学》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关于读书的诗句(四):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书不仅仅是生活,并且是此刻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荀子
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书籍把我们引入最完美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主题读书篇目心得体会报告三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九月份我校开展了争当书香校园、争当读书标兵“兰台读书月”活动,为总结经验,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特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读书篇目心得体会报告 读书心得主要内容(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