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10项行为准则心得体会范本 新时代教师行为规范心得体会(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新时代教师10项行为准则心得体会范本一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是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1、敬业思想要与时俱进。敬业思想除包括原有的意思之外,还应赋之于新的内涵。具体讲,创新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面对这场革命,教师应树立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的思想。所以新时代的敬业思想,更多的是指教师本人是否具备了创新教育的本领,在教育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是否称职。要达到这种重新定位与勉励的境界,就应该使每一位教师树立起“三感”精神: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只有教师自身感到所从事的事业不仅崇高而伟大,而且承担着一种特殊的使命时,重新定位的思想才会出现,随即也才会有一定的危机感、紧迫感。何为危机感?危机感就是认为自身随时都会有被时代发展步伐所抛弃的危险。紧迫感是在危机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紧跟时代,为创新教育而不懈努力,增添新本领的信心和决心。总之,敬业思想既是一种教师自身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更是一种对事业的“重新定位与自我勉励”,两者结合,才是创新教育中敬业思想的真正内涵。
2、爱生感情要与时俱进。爱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在内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育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民主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的关爱仅是基础,较强的爱生情感,才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手段。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认为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爱生情感的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成才,教师的爱又必须升华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爱,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用现代教育的手段发掘每一学生的个人潜能。此外,热爱关心学生必须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基础。这不仅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也是必须遵守的教育法规。
3、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博学多闻,求真务实、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教师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4、教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学生观,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
教师师表形象,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印象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有外在的表现,又有内在的内容。新时期,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除具有传统的积极的师表形象外,还要展示给学生一种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的人际关系的师表形象。
1、 科学态度。科学需要创新,反之,要进行创新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创新不是蛮干,更不是对原模式的改头换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模式,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路。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调整教育结构,遵循教育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实现创新教育的理想化目标。总之,教育科学的态度可以使人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而教育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更能促使教师教育科学态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科学态度是教师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得益于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影响学生,学生的灵魂里才能不断渗透着教师创新的人格魅力,血液里才能流淌着教师的创新教诲。为此,魏书生同志曾响亮地提出“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另外,创新教育决定着教师的工作必须具有全面的创新性,包括教育思想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与管理的创新、人际关系的创新等等。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
3、合作人际关系。这是教师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指教师自我与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若干社会关系。在实行创新教育的今天,就应该把“处理好各种关系”升华为合作意识。教师之间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所追求的是合作的效益,要突出效益,就必须突出三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是目标一致的意思,强调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向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努力,共创辉煌;凝聚力是指一种合力,表现在教学中它既是一种互补,又是一种整合。通过长期的互补与整合,达到个体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战斗力强调的是个体之间能量释放的强度,也就是说,合作过程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合作方法,同时还要能够表现出合作的强度。三者合一,就是教师之间合作意识的最佳状态。合作意识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此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为平等尊重、协调沟通、互补共育。平等尊重指教师与家长处于平等的地位。平等尊重是教师自身与家长合作的基础。协调沟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双方应对孩子共同负责,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合作的客观要求。在两者的协调与沟通中,教师自身应该起主导作用。互补共育是讲两者之间应共同承担教育任务。总之,教师自身与家长的合作意识在创新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应把教师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当作师表的基本组成部分。
只有教师师表中包含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的人际关系,才能培养学生们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及合作的意识。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基本上属于记忆型、传授型,或知识再现型,也称应试型。他们
新时代教师10项行为准则心得体会范本 新时代教师行为规范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