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汇总 6以内的加减法教案设计(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汇总一
1、通过对问题情境 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口算黑板条、小黑板
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想)要想参加必须翻越两座智慧山。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
师:看看哪位同学能够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你就能迅速翻越大山,去参加运动会。好,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1)、口答:2 4 6 3 5
/ / / / /
1 () 1 () 1() 1() 1()
(2)、口算:
10 5 10 8 10 6 10 2
9 1 2 9 1 5 9 1 3
同学们可真聪明,都顺利地翻越了两座大山。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去吧!(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翻山游戏这样一个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小朋友们,看,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课件一——主题图)!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啊?
生: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们给运动员们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一遍。
怎样列式?(板书课题:9 4) 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指名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的方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的方法)
(3) 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你们真聪明!,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直观体会凑十法
(1)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其实有的同学是非常聪明的把9加几换成我们以前学过的10加几。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盒子里的饮料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小黑板上已摆好)同桌之间边摆边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边摆边说。
(3)学生到前面指述后,问:这位小老师说的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为什么要从4里拿出一根呢,2根可以吗,3根可以吗?(哦,是为了凑成10,因为9加几得10,9 1=10你真会思考,掌声!)
(4)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师和学生一起边演示边说。边板书凑十的计算过程。师:9 几得10,(生9 1=10),把4分成1和3,9 1=10,10 3=13。
(5)现在像老师这样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
(6)学生到前面指述。(包括摆的过程和算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 训练掌握凑十法
(1)同学们,你们真棒,9 4你会了,那9 5老师相信也肯定难不住你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然后把小棒放到一边,做书上89页第1小题。
(2)学生到前面指述并填空(小黑板)。
(3)做第1小题的右边那道。(指名回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汇总 6以内的加减法教案设计(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