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 供配电实验报告心得体会(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一

2、配电房内每周清扫一次,严禁吸烟、堆放杂物。

3、设备科专人每周一次检查内部设备,发现异常立刻维修。

4、设备科根据计划定期保养配电房内设施,重点做好设备清洁和坚固接线端子。

5、配电房的设备正常运行时,非值班人员不得入内,若要进入则需经设备主管同意,在值班人员的陪同下进入变配电室。

6、变配电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且消防器材齐全,禁止吸烟。

7、值班人员应按规定时间交接班,值班员未办完交接手续时,不得擅离岗位。在处理事故时,不得交接班。如事故一时难于处理完毕,由交班人员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处理。

2022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配电房由专人管理,保证供电正常,配电房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按时参加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二、严格操作规程和完全生产规则,杜绝违章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三、对设备和安全设施要勤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精心维护和保养好设备,确保安全供电。

四、做好防水、防鼠、防盗工作,注意随手关掉好门窗,经常查看防护网、密封条防护状况,谨防小动物窜入配电间而发生意外。

五、严格禁火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带进配电间;严禁烧电炉等;配电间内严禁吸烟。工作人员须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六、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未经培训,不得随便开关操作室内设施、设备。

七、管理员应经常检查设施、设备动作状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每半年组织大检查,保证供电系统有良好的性能。

八、没有经过领导批准,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配电房。

九、抄表员来抄表,管理员应做好配合、复核工作,确保交费及时、准确。

十、遇到紧急事故,应快速准确地断电、防止事故扩大。

十一、每一天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十二、因故需停部分负荷要提前一天通知使用部门,突发性停电事故要应打电话向使用部门做出解释。

十三、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巡回记录和交接班制度。

2022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三

为了加强对学校用电的安全,确保学校供电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1、配电室值班电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持证上岗,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

2、值班电工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岗位,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气运行管理制度》。

3、加强对运行情况的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无法消除缺陷和不安全苗头要报告。

4、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电室,任何人不准备在室内吸烟、睡觉、会客。

5、保持室内整洁、干燥、通风良好,经常性消除配电盘及各种仪器上的粉尘、污物。

6、电气设备和用电线路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防止短路出现而发生火灾苗头。

7、消防器材周围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

8、发现火灾苗头应及时扑救,并报告。如校区内发生火灾时,配电室人员应立即拉断总闸,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2022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四

井下电工、配电工 应知应会

答: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有螺丝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坚持使用漏电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坚持使用局部扇风机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答:⑴ 导致人身触电;

⑵ 产生电火花,可引起井下瓦斯及煤尘爆炸;

⑶ 漏电电流在其路径上产生电位差时,可引起电雷管超前爆炸;

⑷ 漏电严重时,可烧坏电气设备。

答:⑴ 电缆被挤、压、碰、砸、过分弯曲等,使护套损坏绝缘下降,产生漏电。

⑵ 电气设备(如开关、电机)或电气小件受潮或进水,使绝

1 缘下降产生漏电。

⑶ 电气设备、电缆选用不合适,造成长期过负荷而发热,使绝缘下降,产生漏电。

⑷ 电气设备、电缆发生单相接地、产生漏电。

答:短路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答:分断能力大、寿命长、电弧不外漏、防爆性能好、触头开距小、噪音低,维护方便等。

① 保护接地无断电功能,漏电故障必须断电。

配电取证心得体会实用 供配电实验报告心得体会(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