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毒柜使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消毒柜的维护保养(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消毒柜使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2.重点检查治疗室、换药室及病房等区域的布局、分区及物品摆放的合理性。

3.对于无菌物品应保证100%合格,专柜专放,按消毒灭菌先后顺序排放,包装外应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灭菌器编号、批次、打包者姓名;包装内应有化学指示卡,包装应无潮湿、破损,松紧适度;开包以后标注时间,有效期24小时。

4.无菌盘:应现用现铺,标注时间(有效期4小时),并及时更换(肌注小壶加药)。

5.无菌溶液应标注开启时间,根据用途有效时间为——无菌溶液有效时间≤4小时;配药、雾化等溶媒≤24小时;抽出药液≤2小时,故应现用现配;特殊药品如胰岛素,肌注常温保存,输液冰箱保存,应查看说明书。

6.酒精/碘伏容器应保持密闭,每周灭菌2次,容器上标注灭菌日期。

7.持物钳单包装一用一灭菌,ii类环境,干罐标注灭菌日期、启用日期和时间,4小时更换。

8.一次性无菌物品注意有效期,包装完好(打开的不可再存放),应一次性使用。

9.治疗车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清洁(治疗盘、手消液及输注液体等),下层污染(利器盒、垃圾袋及使用后的物品等)。

10.医务人员手卫生根据操作内容选择洗手、卫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

11.冰箱应整洁,无过期私人物品,每周清理,定期除霜,保存药品需登记。

12.床单元晨、晚间护理,应一床一套(一次性)湿式清扫,扫床套总数不少于床位数,扫床套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13.患者转出、出院或死亡时,床单位应终末消毒,且病室通风,空气紫外线照射,物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14.对桌面应一桌一布,不少于床位数,用后消毒晾干。

15.设备带面板各管道(氧气吸引管道)未用时封闭。

16.病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晨晚间护理后通风30~6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污染时即刻消毒(含氯消毒剂擦拭)。

17.每周更换床单、被罩、枕套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被褥定期拆洗消毒,更换污衣,被服放于污衣袋内或治疗车下层(不可再病房、走廊清点)。

18.含氯消毒液浓度达标(一般500mg/l,特殊感染2000mg/l),护理人员应掌握配置使用方法。

19.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对紫外灯进行擦拭和强度监测。

20.药杯每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21.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22.使用后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干燥保存。

23.吸氧管/面罩一次性使用。

24.治疗器械、器具如换药包、清创包等用后先清洗后由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特殊感染实行双消毒。

25.对于公共用具,如体温计应保证数量足够,使用后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晾干备用,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听诊器、手电筒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主题消毒柜使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社绝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防疫站有关规定,特制订食堂餐具、饮具消毒制度。

一、食堂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具、饮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具、饮具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炊事组长负责。

三、对餐具、饮具进行消毒时,餐具、饮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饮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

四、洗刷餐具、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具、饮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具、饮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每天对餐具、饮具消毒做好登记签字。

九、如出现餐具、饮具消毒不当引起的卫生事故。要追究责相关人员的责任。

主题消毒柜使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三

学校消杀预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秋冬季防控指南》和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建立预警机制的要求,根据《和田地区消杀专班工作方案》,《和田地区教育系统消杀预警工作方案》,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常态化对学校各场所消杀,确保学校各场所的安全无疫情。

二、成立领导小组

我校成立消杀预警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x                 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xxx                副校长

成  员:xxx                            总务主任

xxx        后勤办公室干部

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xxx小学后勤办公室,联络员宋琪,负责统筹指导xxxxxx小学消杀工作。各分校按照此方案,成立本学校消杀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任务

(一)常态化对学校各种场所进行环境消杀监测

1.消杀区域主要包括教室、值班室、宿舍、办公室、厕所、食堂、会议室、图书馆、校车等场所。

2.消杀频次。由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消杀批次、频次。在当前阶段,必须7天消杀一次,时间固定在每周二。

(二)对复学的场所进行环境消杀监测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时,依据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详细计划,对即将复学的分校提前进行环境消杀和检测。

四、工作措施

(一)组建消杀队伍

各分校成立消杀专班,学校一名领导担任专班长;按照每1000人设组员2名的比例,配备消杀专班人员,固定专班人员,实名制上报教育局安全办。

(二)开展消杀培训

按照地区工作方案,从9月1日至9月20日开展为期20天的消杀专项培训,培训工作采取集中讲学和个人自学方式进行;各分校建立消杀专班工作方案,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9月1日至9月5日为线上培训(9月2日已完成),9月6日至9月15日请县卫健委和疾控部门线下指导培训,9月16日至9月20日为强化培训。

(三)建立机制

1.建立结果反馈、报告机制。各分校将所消杀样本,及时送核酸检测机构,指定专人联系,第一时间掌握检测结果,如检测出现异常,各学校必须在结果已出30分钟内向消杀专班反馈,由消杀专班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县市和部门管控异常样本消杀点和人、物,避免疫情扩散。

2.建立日报告周研判月排名通报机制。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杀专班及地区教育系统消杀专班反馈意见,我校消杀预警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组长每周组织一次分析研判,对消杀工作开展情况、样本质量、保存、转运、个人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排查工作漏洞和风险,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消杀效果,做好质量控制。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物品要全面进行消杀效果评价;对各分校消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指导,每月进行排名通报。

3.建立分级负责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负责推进辖区内外环境消杀检测工作有序、稳步进行。xxxx小学消杀专班每日进行日报告,每周星期六上午11:00时前给县教育局消杀专班上报一次分析总结,供专班及时掌握情况,并向县教育局汇总报告。

五、操作规范

(一)常用消毒液配置和使用

目前我们学校常用的消毒剂有:

1、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主要用于耐腐蚀物品和环境表面的消毒,主要有次氯酸钙类,俗称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5%-32%,用干粉消毒或上清液消毒。次氯酸钠类,一般产品有效氯含量4%-7%,最常见的是84消毒液。三氯异氰尿酸类,成品一般为泡腾消毒片,每片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溶解。

2、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光谱、高效、快速杀菌作用。一般成品有效含量在15%以上,可用于空气、耐腐蚀物品和环境表面的的消毒,使用浓度一般为0.1%-0.5%。具体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

3、醇类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二)常用的消毒剂使用方法

1、浸泡: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将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一般用于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品及衣物等对象的消毒。

2、喷雾: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对空间进行消毒操作,药液雾滴大多在15-20μm,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

3、擦拭:擦拭消毒是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使用浓度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一般用于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环境等光滑表面的消毒。使用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及被消毒物品的性质确定。

4、喷洒:喷洒消毒是指使用洒水桶、喷壶、常量喷雾器等工具装载化学消毒剂溶液以雾状或飞沫状喷射散落,在短时间内将待消毒对象浸润,达到消毒效果。雾滴多在100μm以上。适用于大面积环境表面的和地面、墙面等的消毒。

(三)消毒剂浓度配制

1、用“84”消毒液(含有效氯5%)配制使用浓度消毒液

(1)作用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10kg清水加“84液”100ml。

2、作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按1片含氯消毒片加1kg清水。

(四)预防性消毒

1、室内空气:尽量采取自然通风或安装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方式,保持室内的通风换气,以确保空气流通、卫生。每日开窗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天气晴朗时可一直开窗通风)。对于密闭且人流量大的场所,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一般每日至少1次,应在无人的条件下,对密闭室内采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做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2、室内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正常情况下环境表面以清洁卫生为主,消毒为辅;在疾病流行季节可进行时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法或普通喷雾法消毒。

(1)擦拭法:门窗把手、桌椅表面及其他设施表面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2)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浓度为250-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喷洒的量以表面湿润,消毒剂不流为宜。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无明显污染时,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洒消毒,喷洒量以消毒液不流为宜,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当受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消毒,消毒后保持地面干燥。

(4)卫生间的水池及地面每天擦拭消毒不少于2次。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5)洁具的消毒:抹布与拖布每次用完,先清洗干净后,然后再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五)消毒流程

1、在出发前,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清洁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封闭袋口。

3、按照一级防护着装。

4、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5、测量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的污水量。

6、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陈列物品收藏好。

7、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

消毒柜使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消毒柜的维护保养(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