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琐事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 生活家庭琐事感悟(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家庭琐事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马得仓同志担任叶素村支书工作,几年来,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担任支书,他是全乡支书学习的榜样,对自己的所学所知从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群众谁家有难事,只要找他,保准让你称心如意。去年叶素马槐路进行硬化,由于经过的村庄多,需要拆迁协调的事也多,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马书记每天跟工程人员在一起,施工机械走到哪里,马书记就跟到哪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协调处理矛盾5件,件件让施工方和百姓满意,因此群众喜欢的称他为“我们的好当家人”。
作为妻子的高排鸡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示弱。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就去年,她组织隔壁邻家的组妹就近到本村挖党参苗,使每个妇女也有了相对的收入。她还利用自己会骑摩托车的本事,每天下午收购点党参苗,第二天再拿到集市上出售,既增长了见识,又为家庭增加了收入,在她的带动下,已有三名妇女也做上了“生意”。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马得仓同志任叶素村支书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妻子高排鸡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体谅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对全体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对他们诺言的实践。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守妇道,对老人虚寒问暖,还经常陪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女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作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一天深夜,隔壁的马色买因心脏病突发,此时马得仓外出学习不在家,马色买的男人打工不在家,高排鸡背起马色买就往医院送,因送医及时,马色买得到了及时医治。她还坚持每天往医院跑,家庭、医院都不误,对外出学习的丈夫,她每次电话都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学习。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马得仓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干这干那,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马得仓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好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率先垂范,做儿女的楷模
为了使儿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
1、生活俭朴。马得仓与妻子高排鸡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儿女一菜一汤,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他的儿女本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药的好习惯。
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女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非常为大人着想。四口人同住十几年来,从未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争执,在叶素村他们一家年年都受到了好评。
最新家庭琐事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二
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礼让邻里、团结互助;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我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及邻居的一致好评。我们就是滁州市琅琊区紫薇小区的侯兆勇、一家。
作为丈夫,侯兆勇曾动情地说:“家是我爱的港湾,家是我前进中温柔的臂膀……”。
1992年,高中毕业的侯兆勇,在家庭的支持和扶助下,从风阳农村,来到了滁州扬子冰箱厂上班,就这样,侯兆勇同志孤身一人,在滁州落下了脚,当时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在滁州只能租用房子暂住,生活拮据。
1994年,我抛开家庭的阻力和不解,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滁州,来到了他的身边,来和他共同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原本是同学,已经相爱几年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感情更深了,1995年初,在侯兆勇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我们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随着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又带来了新的欢乐。但为了生活,侯兆勇除了在单位拼命地干活外,还学习了驾驶技术,自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工作之余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侯兆勇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单位工作事务繁忙,他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地为单位领导服务,为领导排忧解难,有时双休日也很少休息。侯兆勇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于,被推荐外出搞汽车销售员。他在江苏、安徽等地,一干就是,他每到一处,那里的市场就很快被他打开,每年都提前超额完成汽车销售工作任务,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多次得到嘉奖。
侯兆勇同志全心全意工作,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重任都落在我柔弱的肩上,我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家里,我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做得非常出色;在单位,我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做一个尽心尽责的好职工。
为料理好家务,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把家庭布置得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我总是与丈夫商量,只要是合理的建议,都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双方都心情舒畅。我平时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家庭生活琐事,我一个人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我和丈夫侯兆勇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我们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女儿的学习、生活照料管理,基本上是我一人操持,我不仅注重女儿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女儿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培养,时时教育孩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她勤奋刻苦学习,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我们的女儿也很懂事,看着爸爸成天不在家,妈妈不管白天、夜里辛勤操劳,总是想方设法替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而我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里的事尽量不让孩子去干,我常说:“孩子,你有这份心,妈就知足了,我们各有分工,你的任务就是念好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爱好关泛,女儿侯爽于,以优异成绩考入滁州市实验中学。
侯
家庭琐事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 生活家庭琐事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