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气在哪里听课心得体会范本 空气在哪里观课报告(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空气在哪里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一

这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烟囱和汽车尾气,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目前成都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监测,今年还新增了细颗粒物监测等项目。

成都只比北京污染多一点点?

根据20xx年至xx年各国的报告数据,报告测量了全球91个国家近1100个城市空气中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主要分析指标是此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查询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根据该报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数据的全球平均值为每立方米71微克。美国和加拿大的空气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首都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与上述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处于略好的位置。在报告列出的32个省会或直辖市中,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每立方米111微克,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25位,污染情况严重。

此外,海口污染指数最低,兰州污染指数最高;北京每立方米121微克(第28位),上海每立方米81微克(第11位),广州每立方米70微克(第7位)。

当地空气监测全市38个监测点

成都有可吸入颗粒物监测吗?这个项目是如何监控的?

昨天,《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环保局网站上看到,首页左侧栏公布了成都市中心及周边区县明天的每日和预报空气污染指数。从结果来看,成都市空气质量基本良好,主要污染物基本为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成都市共有38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均为自动监测站),其中8个国家控制监测点位于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三道湾。成都中心城市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就是从这八点得出的。

今年,成都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的26个城市之一。成都市空气污染物监测将由原来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3项增加到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11项。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可渗入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每年,全世界有200多万人死于吸入微小颗粒。汽车尾气是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pm10;隐形杀手

成都中心城区8个监测点

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三道岩

主要来自烟囱和汽车

通常,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简称为pm10。可吸入颗粒物长期存在于空气中,一般来源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和工业烟囱尾气;此外,它还包括由周围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粒。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厨房,做饭时,燃料未完全燃烧或油烟等。同时,建筑材料和宠物毛皮颗粒也会导致可吸入颗粒。

主题空气在哪里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二

背景和问题

自**环境检测中心公布本市pm2.5试点监测情况以来,市民对大气污染、雾霾十分关注。今年12月份,出现了连续多日雾霾天气,甚至是超六级严重大气污染,pm2.5最大小时浓度超630ugm3,区域性大气污染、雾霾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市民身体健康,市民质疑声不断,并出现恐慌情况。

分 析

根据有关部门所作的分析表明,造成大气污染、雾霾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城市缺乏通风廊道,造成污染物持续积累;二是受相邻地区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的影响所至;三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四是秸杆燃烧、烧烤等有机物排放;五是化工厂有机物排放;等等。有关部门通过对12月10-11日雾霾天气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机动车尾气占31%、工业源23%、燃煤等20%、生物质燃烧18%……。在意识到雾霾源的情况下,有必要从源头上予以治理。

建 议

提出以下建议:

一、市政府应尽快修订《**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防和治相结合,重点进一步完善治理大气污染规定,并加大处罚力度。

二、凡雾霾天气达到重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和减少机动车行驶,实行单双号车对应单双日行驶;同时尽快研制机动车尾气排放过滤设备,并在机动车上配备“污染控制装置”,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碳氢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排放及过氧化氮的生成。

三、农村地区不允许焚烧秸杆,采取粉碎秸杆的处理方式,将粉碎的秸杆直接进入农田旁的“沤肥池”,经发酵后还田。政府有关部门对秸杆粉碎机、电费等给予资金补贴或优惠减免。

四、把湿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作为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之一,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工作。对自然形成的滩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平衡好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及通风廊道。

五、严禁路边烧烤食品,并予以取缔;同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制造空气污染。

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限期淘汰重污染的行业,并将污染排放量大的产业纳入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进行重点整治,加大对违规排放污染环境企业的处罚力度。

主题空气在哪里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三

1.1编制目的

为统筹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预测预警和应对能力,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及时有效控制、减少或消除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结合xx市近年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评估结果和实践经验,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xx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xx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xx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xx市行政区域内(除沙尘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着力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公众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努力减少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

(2)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加强对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区域统筹,各级政府是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第一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提升全市重污染天气的联防联控水平。

(3)科学预警,及时响应。健全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实时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4)分级预警,精准减排。按照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建立分级预警制度;强化分析研判,定期会商,有效实施预警。根据不同预警等级,采取不同程度的应急减排措施,有效缓解污染程度。

(5)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公众广泛参与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共同依法依规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倡导公众减少能源消耗,绿色、低碳出行,共同承担大气污染防治的社会责任。

1.5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专项方案)以及本市辖区内的相关企业、单位的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本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划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或pm2.5浓度115微克每立方米)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或预测pm2.5浓度115微克每立方米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持续1天(24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根据空气质量实况和预测预报会商结果,对全市或部分区(市)县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应急响应分为ⅲ级、ⅱ级、ⅰ级3个等级,对应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在预警启动期间,因召开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需要,经市政府同意可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内容包括健康防护引导措施、倡议性措施和强制性减排措施。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在预警启动期间,将依据测算减排总量,适时调整强制性减排措施力度,确保精准管控、精准减排。

对相关区(市)县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时,相关区(市)县应按照本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其中,机动车限行措施和公交、地铁乘坐优惠政策按照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紧急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情况下,预警发布当天不采取机动车限行和学校停课措施,公共交通无优惠政策。

3.1ⅲ级响应(黄色预警)

3.1.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

(1)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的,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2)建议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建议暂停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建议室外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3)建议教育部门协调幼儿园、中小学校取消户外活动。

(4)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协调医疗机构适当增设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力量,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

3.1.2倡议性减排措施

(1)倡导公众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新能源车等方式出行,减少燃油(气)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倡导加大施工工地、裸露堆土、物料堆放等的扬尘控制力度。

(3)倡导绿色祭祀活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强宗教场所内部祭祀活动管理,协调寺庙宫观暂停露天焚烧香蜡纸钱等。

(4)倡导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5)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缓解空气污染。

3.1.3强制性减排措施

(1)增加xx主要道路及进出城城市快速路、行道树、绿化带冲洗除尘频次,当日22:00至次日6:00冲洗不得少于2次。除道路污染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特殊情况外,白天作业时要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作业时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以洒水作业为主(气温低于2℃时停止洒水作业)。

(2)全市所有矿山、石材厂、石板厂停止露天作业,砂石厂(场)、水泥粉磨站(引领性企业除外)全天停止生产运行,场地内每天清扫冲洗作业不得少于3次;没有苫盖条件的堆场,每天喷淋不得少于6次。

(3)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全天禁止易产生扬尘、烟(粉)尘的建材露天敞开堆放和加工;全天禁止露天焊接;全天停止房屋修缮、建筑工地喷涂粉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施工作业,全天停止市政设施和道桥防腐维护作业、大型商业建筑装修、外立面改造、防水作业、道路沥青铺设,以及人行道护栏、道路交通隔离栏、道路标线和标识以及广告等的喷涂、粉刷或翻新作业(绿色标杆工地及应急抢险工程除外)。

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全天禁止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石材切割、建筑构件破拆、路面铣刨、桩类作业、房屋拆除、基坑护坡粉浆等作业(绿色标杆工地及应急抢险工程除外)。

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全天禁止施工现场使用国ⅱ(含)以下的燃油(气)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应急抢险工程作业机械除外)。

(4)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全天禁止汽修企业开展喷涂作业(绿色钣喷汽车维修企业除外)。

(5)全市范围内:列入限(停)产、轮产减排名单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包括轮产减排方案)执行限(停)产、轮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停止使用国ⅱ(含)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列入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设备(生产线)全部停用(停产)。

(6)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建筑垃圾(含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为绿色标杆工地和应急抢险工程提供保障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以及运输砂石、袋装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采用集装箱式密闭运输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

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预拌砂浆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禁止通行。

(7)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工作日的6:00至22:00时段: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特殊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含临时号牌车辆)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汽车尾号限行(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

(8)全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以及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垃圾等。

(9)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

3.2ⅱ级响应(橙色预警)

3.2.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

(1)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的,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2)建议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建议暂停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建议室外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3)建议教育部门协调幼儿园、中小学校取消户外活动。

(4)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协调医疗机构适当增设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力量,加强对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

3.2.2倡议性减排措施

(1)倡导公众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新能源车等方式出行,减少燃油(气)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倡导加大施工工地、裸露堆土、物料堆放等的扬尘控制力度。

(3)倡导绿色祭祀活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强宗教场所内部祭祀活动管理,协调寺庙宫观暂停露天焚烧香蜡纸钱等。

(4)倡导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5)倡导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实施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6)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缓解空气污染。

3.2.3强制性减排措施

(1)增加重点管理区城市道路及进出城城市快速路、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主要道路及进出城城市快速路、行道树、绿化带冲洗除尘频次,当日22:00至次日6:00冲洗不得少于2次。除道路污染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特殊情况外,白天作业时要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作业时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以洒水作业为主(气温低于2℃时停止洒水作业)。

(2)全市所有矿山、石材厂、石板厂停止露天作业,砂石厂(场)、水泥粉磨站(引领性企业除外)全天停止生产运行,场地内每天清扫冲洗作业不得少于3次;没有苫盖条件的堆场,每天喷淋不得少于6次。

(3)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易产生扬尘、烟(粉)尘的建材露天敞开堆放和加工;全天禁止露天焊接;全天停止房屋修缮、建筑工地喷涂粉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施工作业,全天停止市政设施和道桥防腐维护作业、大型商业建筑装修、外立面改造、防水作业、道路沥青铺设,以及人行道护栏、道路交通隔离栏、道路标线和标识以及广告等的喷涂、粉刷或翻新作业(绿色标杆工地及应急抢险工程除外)。

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石材切割、建筑构件破拆、路面铣刨、桩类作业、房屋拆除、基坑护坡粉浆等作业(绿色标杆工地及应急抢险工程除外)。

全市范围内:施工现场全天禁止使用国ⅱ(含)以下的燃油(气)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应急抢险工程作业机械除外)。

(4)全市范围内:预拌砂浆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沥青搅拌站全天停止生产(引领性的预拌砂浆企业、引领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沥青搅拌站及为应急抢险工程提供保障的除外)。

(5)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汽修企业开展喷涂作业(绿色钣喷汽车维修企业除外)。

(6)全市范围内:列入限(停)产、轮产减排名单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包括轮产减排方案)执行限(停)产、轮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停止使用国ⅱ(含)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列入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设备(生产线)全部停用(停产)。

(7)全市范围内:建筑垃圾(含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为绿色标杆工地和应急抢险工程提供保障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以及运输砂石、袋装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采用集装箱式密闭运输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禁止通行。

全市范围内: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预拌砂浆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禁止通行。

(8)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工作日的6:00至22:00时段: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特殊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含临时号牌车辆)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汽车尾号限行(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

(9)悬挂大型汽车号牌(黄色)且核定载质量5吨(不含)以上的货运车全天禁止驶入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

(10)全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以及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垃圾等。

(11)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含部分站点在四环路环线以内的线路)持xx通卡(含二维码)乘坐公交免费;持xx通卡(含二维码)乘坐地铁八折优惠。

3.3ⅰ级响应(红色预警)

3.3.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

(1)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的,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2)建议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建议暂停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建议室外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3)建议教育部门协调幼儿园、中小学校采取停课措施。已经到校的学生,学校可安排学生自习;未到校的学生由学校通知在家自习。

(4)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协调医疗机构适当增设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力量,加强对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

(5)建议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3.3.2倡议性减排措施

(1)倡导公众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新能源车等方式出行,减少燃油(气)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倡导加大施工工地、裸露堆土、物料堆放等的扬尘控制力度。

(3)倡导绿色祭祀活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强宗教场所内部祭祀活动管理,协调寺庙宫观暂停露天焚烧香蜡纸钱等。

(4)倡导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5)倡导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实施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6)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缓解空气污染。

3.3.3强制性减排措施

(1)增加重点管理区城市道路及进出城城市快速路、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主要道路及进出城城市快速路、行道树、绿化带冲洗除尘频次,当日22:00至次日6:00冲洗不得少于2次。除道路污染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特殊情况外,白天作业时要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作业时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以洒水作业为主(气温低于2℃时停止洒水作业)。

(2)全市所有矿山、石材厂、石板厂停止露天作业,砂石厂(场)、水泥粉磨站(引领性企业除外)全天停止生产运行,场地内每天清扫冲洗作业不得少于3次;没有苫盖条件的堆场,每天喷淋不得少于6次。

(3)全市范围内:易产生扬尘、烟(粉)尘的建材全天禁止露天敞开堆放和加工;全天禁止露天焊接;全天停止房屋修缮、建筑工地喷涂粉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施工作业,全天停止市政设施和道桥防腐维护作业、大型商业建筑装修、外立面改造、防水作业、道路沥青铺设,以及人行道护栏、道路交通隔离栏、道路标线和标识以及广告等的喷涂、粉刷或翻新作业(应急抢险工程除外)。

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石材切割、建筑构件破拆、路面铣刨、桩类作业、房屋拆除、基坑护坡粉浆等作业(应急抢险工程作业,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掘进作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场段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作业并使用新能源车辆的,以及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的除外)。

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施工现场使用国ⅱ(含)以下的燃油(气)非道路移动机械(应急抢险工程作业机械除外)。

(4)全市范围内:预拌砂浆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沥青搅拌站全天停止生产(为应急抢险工程提供保障的除外)。

(5)全市范围内:全天禁止汽修企业开展喷涂作业。

(6)全市范围内:列入限(停)产、轮产减排名单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包括轮产减排方案)执行限(停)产、轮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停止使用国ⅱ(含)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列入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设备(生产线)全部停用(停产)。

(7)全市范围内:建筑垃圾(含工程渣土)运输车辆以及运输砂石、袋装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为应急抢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场段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作业提供保障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禁止通行。

全市范围内: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预拌砂浆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新能源车辆、为应急抢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场段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作业提供保障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全天禁止通行。

(8)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3:00至24:00时段[春节放假期间,国ⅰ(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以外的其他车辆不受限制]: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特殊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含临时号牌车辆)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

(9)悬挂大型汽车号牌(黄色)且核定载质量5吨(不含)以上的货运车全天24小时禁止驶入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

(10)全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以及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垃圾等。

(11)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四环路(xx绕城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含部分站点在四环路环线以内的线路)持xx通卡(含二维码)乘坐公交免费;持xx通卡(含二维码)乘坐地铁八折优惠。

3.4名称术语解释

(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建议市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用于保护身体健康的措施。

(2)倡议性减排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倡导公众自发减排,减缓污染物积累的措施。

(3)强制性减排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依法对全市移动源、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等主要污染源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

(4)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汽车尾号限行:星期一限尾号1和6;星期二限尾号2和7;星期三限尾号3和8;星期四限尾号4和9;星期五限尾号5和0。

(5)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单号为1、3、5、7、9,双号为2、4、6、8、0。

(6)特殊车辆

①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环境监测、执法及督查车辆,城市管理执法车辆,执行任务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车辆;

②新能源车、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车(网约车除外)、校车、旅游客车、邮政专用车、运钞车;

③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④持《公交专用车道通行证》的交通车和《三绿工程证》的拉运鲜活农副产品车辆,持《早餐配送证》《城区园林绿化专用证》的车辆;

⑤悬挂使领馆号牌车辆及经批准临时入境的车辆;

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限制的车辆。

(7)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指生产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的工业企业。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应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包括轮产减排方案),增强应急污染减排措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核实性。

(8)轮产减排:在易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季节,为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针对砖瓦、化工等不可临时中断的生产线或生产工序,根据企业绩效考核情况,由相关部门指导企业预先调整生产计划,轮流限(停)产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部分生产线或生产工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达到精准减排的目的。

(9)大型商业建筑:2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商业建筑。

(10)外立面改造:建筑外立面使用装饰材料,进行装饰装修的活动(包括成片区外立面改造、整栋楼外立面改造和建筑物局部外立面改造)。

4.1预警批准和发布

根据空气质量会商预测结果或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含xx市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xx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大战役”办)决定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或调整预警等级,并配合省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开展xx平原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

全市范围或部分区(市)县启动黄色预警,由市“三大战役”办批准发布;全市范围或部分区(市)县启动橙色、红色预警(含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经市“三大战役”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市“三大战役”办发布。预警原则上提前24小时发布。

4.2应急响应

市“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以下简称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应急值守制度,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并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应急信息和指令及时有效传达;各有关成员单位接到预警启动指令后,立即(当天紧急启动的情况下2小时内,一般情况下4小时内)转发、传达预警信息,并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及预警解除后,各有关成员单位按要求向市“三大战役”办报告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情况。

4.3预警调整及解除

预警信息发布后,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或空气质量恶化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市“三大战役”办根据污染变化程度,按预警批准和发布程序调整预警等级或解除预警。

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尽早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当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应尽早采取等级升级措施。

全市范围或部分区(市)县解除各等级预警的指令由市“三大战役”办发布。

本市应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调整和解除后1小时内报省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当本市发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与周边可能涉及的城市加强沟通。

宣传部门及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和有关工作日常宣传和报道,要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新闻通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和应对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组织转发预警及响应措施。

预警解除时,响应措施自行终止。市“三大战役”办及时组织调查、分析、评估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进一步分析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原因与污染扩散过程,对重污染天气可能造成的后续影响进行评估,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8.1组织保障

市“三大战役”办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一组织、调度和协调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组织机构,根据本预案及时修订本地区、本部门应急预案(或专项方案),并在本预案发布后x日内报市“三大战役”办备案。预警启动后,及时启动并组织落实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响应措施。

8.2技术保障

市“三大战役”办组织各有关成员单位组成应急专家咨询组,为重污染天气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增强公众防范意识、提高公众自救能力为目标,开展应对重污染天气宣传、教育等工作。

各有关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应急措施落地落实及监督的软硬件保障工作,按要求向市“三大战役”办提供准确的涉气污染源清单及应急减排建议名单并及时动态更新。各有关成员单位可将应急减排措施纳入排污许可证特殊时段管控。

8.3经费保障

各有关成员单位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按照国家要求和规范,加强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本级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和预测预警平台,保障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巡查督查工作顺利开展。

8.4督查保障

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执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内容。预警期间,各有关成员单位应加强对本地区(行业)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的巡查督查,对应急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等手段,筛选涉嫌存在应急减排措施不落实问题的区域或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市“三大战役”办将对各成员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成员单位,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责任。对应急响应期间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偷排偷放、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生产记录造假等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对按照国家标准已经进行绩效等级评定的工业企业,监督检查中被发现达不到相应绩效分级指标要求的,进行降级处理。对超出允许生产经营范围或超标排放的保障类企业,不符合绿色施工相关要求的保障类工程,移出民生保障类清单。

市“三大战役”办负责组织修订本预案,适时对应急预案及响应措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及时组织应急减排各项清单的更新。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三大战役”办承担具体解释工作。

空气在哪里听课心得体会范本 空气在哪里观课报告(3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