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颂心得体会范本 夜莺颂主要内容(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夜莺颂心得体会范本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勇敢、机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理解爱国主义教育。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一、激趣导入
课前放《小兵张嘎》主题曲。
说起小兵“张嘎”,孩子们都不会陌生。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是个小机灵鬼儿,专门捉弄小日本。
这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结交一位小嘎子同时代的小英雄。一齐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怎样理解它的呢?
生: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二、检查预习提纲
1、(师:孩子们就像一棵棵充满生命里的小树,此刻就让我们直起腰板,理解早晨温暖的阳光,理解知识的养料吧!)
师:课前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透过预习你都明白了些什么,了解到了什么。
看预习提纲交流。(小组交流)
群众汇报
生1:我明白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进攻苏联。苏联人民保卫国家的战争。
生2:我明白课文分了四部分。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生3: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了四部分。
第一段讲了小夜莺引诱敌人
第二段讲了小夜莺给游击队送情报
第三段讲了游击队消灭敌人
第四段讲了小夜莺再次引诱敌人
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总结板书:
诱敌上钩
巧送情报
痛歼敌人
重迎战斗
3、透过预习,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1:我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
生2:我看到一个自信的小夜莺。
生3:我看到一个临危不惧的小夜莺
师:你们给了小夜莺这么多的夸赞,看来你们也和小夜莺一样聪明能干!
这四部分中,你最欣赏那里其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三部分,因为打德国鬼子打得痛快。
(师:好,待会儿,我们就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生2:我最喜欢第二部分,因为小夜莺很勇敢,机智。
师:大家觉得哪一部分最能表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板书:机智勇敢)
生答:第一部分(诱敌上钩)
师:让我们把镜头对准第一部分,来到1941年,来到苏联那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一部分,用“~~~”划出描述小孩子机智勇敢的句子,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你有什么感受?开始!
三、解决问题
(一)(诱敌上钩)
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外貌、语言、动作
汇报交流:(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生1:75页的13段:“林子里就剩你一个人吗?”“怎样会剩我一个那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我感受到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2:小夜莺其实在骂敌人呢!
师:对。我们来看看小夜莺与德军的对话部分。属于(语言描述)你觉得那些语句最精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小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指坏东西很多。暗指敌人。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
生1:75页15段:“人?战争一开始,那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生2:我看出敌人像野兽一样凶残。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
(出示小黑板:)
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
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生齐答。
谁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悲惨的景象?
生:一片废墟、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师小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正因为有了对敌人的恨,才有对祖国的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小夜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
生1:“怎样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房,我常到磨房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小夜莺也是在德国鬼子。
生2:“你们那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那里没有这种蘑菇。那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我看出小夜莺故意装作什么也不明白。
师:因为在俄语中,游击队的发音和蘑菇的发音很相似。孩子答非所问,自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2、同学们刚才十分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4、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就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天真、机智、稚气)
德国军官用什么语气来读?(凶狠,残暴)
(1)同桌互读
(2)指名分主角朗读
5、我们回顾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运用了什么描述方法?(语言)在他们的周旋中,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夜莺的表现吗?
板书(机智勇敢
(二)巧送情报
师:由于孩子很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解除了对小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小黑板出示:
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
1、这段话是对小夜莺的()描述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指生上台圈画。
3、读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小夜莺和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呢。
生:小夜莺在给游击队员送情报呢!
师:谁能具体的说一下,小夜莺是怎样送情报,送了怎样的情报呢?
生:学夜莺唱是报告有多少鬼子,学杜鹃叫是报告有几挺机关枪。
师:看来,小夜莺是个老游击队员了。
(三)痛歼敌人
1、师:小夜莺在敌人面前的这场演出可说是酣畅淋漓,全无破绽,难怪敌人会乖乖地跟着他走进了游击队员的埋伏圈,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踏上的其实是黄泉之路。那导演了这一切的小夜莺做了什么呢?
生:“夜莺兴致勃勃地唱着、想着,突然一声口哨响,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师:从那里,你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结合全文,有没有和这句话相呼应的语句?
生:“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小夜莺钻进树林,不容易被发现,
师:这就是一种保护色,属于什么描述(外貌)
“穿着绿上衣,和树叶差不多的颜色”小夜莺得以顺利的脱险。)
2、小夜莺真是了不起,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安全地保护了自己,由于小夜莺成功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游击队员才进行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谁来读一读游击队员歼灭的军的痛快场面?
指名读:“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一时充满了树林。”
师:谁能用几个成语来描述一下这痛快的场面?
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神速……
师:这真是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呀!
3、师:游击队员在小夜莺的帮忙下,很快就把敌人消灭了,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当游击队员又和小夜莺见面时,他们会和小夜莺说些什么?
指生答。
(四)重迎战斗(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师:由于小夜莺和游击队员的出色配合,德国兵被消灭了。那小夜莺到哪去了呢?他在那做什么?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小夜莺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先的地方,是为了用歌声吸引新的德国兵,执行新的任务,与文章的开头相照应。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文章的最后一段,前后都出现了夜莺的歌声。
师小结: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小结
1、师:是呀,小夜莺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
生:爱国
师:热爱祖国(板书)
2、情感升华
师:小夜莺正是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恨,怀着对祖国的爱,一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可敬可爱的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此时,你又想对这个穿着绿上衣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呢?
生1:真是太可惜了!
生2:小夜莺,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为了纪念小夜莺,老师也写了一首小诗,补充完板书:
诱敌上钩-巧伪装
巧送情报-斥恶狼
痛歼敌人-心舒畅
重迎战斗-歌嘹亮
勇敢机灵-小夜莺
爱国精神-永传扬
师生齐诵。
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夜莺的歌声本质上是呼唤和平的歌声啊!(板书:和平)
四、总结提高布置自主作业
多可爱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很多和小夜莺一样的小英雄,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小英雄,看看有关他的英勇事迹的书或电影,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
最新夜莺颂心得体会范本二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为五 个部分。以“夜莺的歌声”为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首尾连贯,前后照应。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课文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课时:2课时
教师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放斯大林格勒录像。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一.引课,板书课题,了解背景
教师引入新课,生简介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二.感知整体,理清顺序
(一)1读,矫音①自由读文,注意字词读音,有叫不准的查字典或问同桌解决了。②出示词卡,检查字词读音掌握
夜莺颂心得体会范本 夜莺颂主要内容(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