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南高校作风革命心得体会 大学生校风学风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云南高校作风革命心得体会一

玉溪市面积15 285平方公里,辖一区八县,即红塔区,江川、澄江、通海、华宁、易门县以及峨山、新平、元江三个民族自治县,共有80个乡镇。

玉溪是滇中粮仓,并盛产优质烟叶,民间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玉溪花灯”历史悠久,又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素有“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的美称。

抚仙湖概况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抚仙湖因大部分水域都在澄江县境内,所以也称为澄江海。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三大湖泊。它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泊,最深处有151.5米,平均水深87米。抚仙湖的湖容量185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或6个洱海的水量,蓄水量居云南省第一位。

抚仙湖是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 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着澄江坝子。湖面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似如葫芦。南北长31.5公里,东西最宽处11.5公里,最窄处仅有3.2公里,平均宽度为6.7公里,湖岸线总长90.6公里。

湖底不平,到处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上游星云湖水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东大河、西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的泉水流入,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南盘江,归南海。

抚仙湖水的补给除了靠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地下泉水涌出。清澈纯净,透明度平均为8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

名称由来

为什么叫抚仙湖呢?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来到人间巡查。他们来到滇中,看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记返回天上,变成了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据说在湖上泛舟还能隐约看见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呢。

主要景点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众多。主要景点有:北岸是金沙滩浴场,立有玉溪旅游形象大使张健横渡抚仙湖纪念碑;西面是被称为“玉笋擎天”的尖山和禄充风景区;南面是连接星云湖的海门河,河上有界鱼石和海门桥;东面有温泉热水塘;东北面是被称为象鼻岭的回龙山。

我们来到了抚仙湖西岸的禄充村。

禄充风景区概况

禄充风景区距澄江县城20公里,位于抚仙湖西岸,辖区面积9.5平方公里。景区内渔村风情浓郁,盛产名贵鱼种——抗浪鱼。

景区背山面湖,古树成荫,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称。

风景区由秀丽的抚仙湖、形如笔架的笔架山、状如金钟的玉笋山、绿树成荫的古榕树、三面环山波涛不惊的波息湾等景观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抚仙湖特有的抗浪鱼。

抗浪鱼

据调查,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和湖泊里,只有抚仙湖才有抗浪鱼。

抚仙湖因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这种多风的水域环境,使湖内主产抗浪鱼。

抗浪鱼与其他鱼相比有五奇:

一是奇特的鱼种:个头不大,只有五六寸长;

二是奇特的生活习性:每年立春至立秋这一段时间,抗浪鱼便从深水中游向岸边浅滩产卵,此时湖滩银光闪闪,极为壮观,更奇特的是它们lo天中只有3天游到湖边,另外7天游回深水里,当地居民称为“来三去七”;

三是奇特的捕鱼方式:不下湖、不用船、不用鱼钩、不用渔网,在岸边捕捞,有用香把、鱼笼捕鱼的,也有用水车捕鱼的,这是因为抗浪鱼只吃水中的浮游生物,所以用鱼钩是钓不到的;

四是奇特的吃法:抗浪鱼生活在洁净的水中,肚里很干净,所以吃鱼不用剖腹挖肠的,可以晒成干鱼,煮成咸鱼、酥鱼,蒸食或煮成“铜锅鱼”;

五是独特的卖鱼方法:数双卖,这是因为抗浪鱼都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但是现在数双卖的少了,称斤卖的多了,只有卖咸鱼的部分还保留着数双卖的传统卖法。

车水捕鱼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就是捕抗浪鱼的鱼笼,约2米多高,直径约有1米,一端收拢成直径约5寸的小口,使整个鱼笼呈圆锥形,犹如一顶尖尖的大帽子。当地渔民用湖边大大小小的卵石砌成两米来宽的倒三角形水池,将鱼笼放在水池的一侧,然后用古老的龙骨水车缓缓抽取湖水,抽上来的水通过鱼笼又流回到湖,抚仙湖的著名特产抗浪鱼,因有爱抢上水的特性,就顺着抽水的水流,进人了鱼笼。鱼多时,一个鱼笼一天可以捕到二十多斤银光闪闪、身体细长的抗浪鱼;少的时候也有四五斤,十分有趣。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抚仙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

海门河

海门河长仅一公里,但却吸引了无数的游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海门河隔山连着江川的星云湖,栖息在星云湖的大头鱼和栖息在抚仙湖的抗浪鱼每每游到此地,即刻掉头往回游去,以石为界,互不干扰,不相往来,真是天下一奇。正是这一奇观,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游人。

那为什么两湖相连,鱼却不相往来呢?历史上有很多的说法,科学的解释是因为大头鱼和抗浪鱼的生活习性不一样,两湖的水温和水质不同导致的。

乾隆皇帝在河岸石壁上题“界鱼石”三字,在石壁旁边的石碑上,刻有“星云日向抚仙游,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的诗句。

界鱼石西侧100米处的是海门桥,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和抚仙湖之间。

抚仙湖的水资源

抚仙湖流域面积达1 084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

抚仙湖的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引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运之便。更主要的是,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长仅15.25公里,落差达385米,经勘察可分六级建成梯级电站。现在澄江和华宁两县人民已建成两级,其中有一级还与昆明电网并网,源源不断的电流,输往城镇和农村,为滇中工农业提供了动力。

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特别是北部沿澄江坝子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l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铺细沙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游泳。很多群众,甚至专业游泳队伍也常到抚仙湖来训练、游泳,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愉快地在抚仙湖畔度过假日。

有人说,抚仙湖的每一滴水珠都渗透着画意,每一丝湖风都萦绕着诗情,每一纹清波都涌动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欢迎大家再来体验这“滇中碧玉”的独特魅力。

对于云南高校作风革命心得体会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石林风景区距昆明市区78公里,有昆石高速公路通达,乘车需要近2个小时。

各位朋友,在中国旅游,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到了北京登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苏州看丫头,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什么“头”呢?对了,有朋友说了:石头,前面所提的墙头、坟头,所指的就不用说了,而这石头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游览的石林。石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剑状喀斯特地貌奇观,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之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石林正在向世界级景观迈进,实现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阿诗玛》叙事长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国际品牌;实现国家五a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阿诗玛》叙事长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国内品牌。因此不少游客说:不到石林等于没到昆明。由此可见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云南省的旅游标志就与石林有关,那是什么标志呢,这个谜底我们到了石林后就自然就能解开。正因如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到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饱眼福。

各位朋友,说话间我们已来到大石林景区。各位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随我去一览石林的风采。各位请看,镌刻在石柱上的世界地质公园徽标。20_年2月13日,石林被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是因为石林喀斯特在科学上具有独特的国际对比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特殊的唯一性,以及科学和美学价值。石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我们观赏和体会其神韵和魅力的同时,别忘了对这一珍贵地质遗产和世界奇观的保护。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著名的“石林湖”。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里的洼地只有很少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周总理的建议,人们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的一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各位请看,这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在这丛丛石峰中游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各位请仔细找一找。找到了吗?对了,就是她,好一尊“出水观音”,正是因为有此观音石,有人也把此湖称为“观音湖”。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名为“狮子池”。大家看,池子边的大狮子正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各位请随我上山,先去纵览下石林的全貌。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狮子亭,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50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

各位朋友,云南石林的发育与其他同类地貌地区相比具有多种形态并存、高大石林集中发育,保留了高原期和湖盆原始古地形的特点。世界各地的剑状喀斯特地貌,论面积之广大,保存之完好,发育之典型,年代之古老,造型之独特,类型之齐全,云南石林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它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以独一无二的雄姿、神韵、意境和无法抗拒的魅力,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

各位观赏了大石林的概貌,耳闻了石林成因,了解石林的价值,我想大家造就按捺不住探奇的冲动了。好,要识庐山真面目,各位就请随我进入林中一探究竟吧。参观石林,随时间的不同,角度的变化,光线的强弱,会看到不同的景观。还要提醒大家,游览石林可一定要发挥大家的想象力。

各位请往这边看,这是个小小的池塘,发现塘里有什么东西了没?两头小水牛正在戏水呢,它们的脊背时隐时现,这就是石林的一景—青牛戏水。

现在各位请看前方,有一堵巍峨雄壮的岩石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造景手法,此石恰似天然屏风遮掩住了石林的奇景,好像不愿让游人一眼就看到石林的奥妙,因此该石被称为石屏风。

穿过桂花林,无数巨石擎天立地,请看最前面一石峰上刻有的八个大字,“群峰壁立,千嶂叠翠”,这是1962年6月,朱德委员长到石林游览时挥毫题写的。短短八字,生动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壮美。

各位在观赏石头的时候,别忘了欣赏题刻。各位请看前方,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这里就是在许多影视作品、书刊照片中出现过的石林胜境。“石林”这两个鲜红的隶书大字,1931年,龙云视察石林时所题的“石林”二字。而“龙云题”三字则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来石林亲笔书写后刻上去的,请大家抓紧时间拍照留念吧。

好了,各位请驻足,抬头看:在两峰之间夹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巨石。这里用“千钧一发”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大家过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会掉下来。好了,过了千钧一发,各位就可以放心了。其实这块巨石在这里“定居”已经有三百多万年了,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的考验,是不会掉下来的。

现在我们

云南高校作风革命心得体会 大学生校风学风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