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文集心得体会报告 高尔基读后感500字(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高尔基文集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师)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课文中,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栽花赏花这件事的?我们先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二、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具体写儿子栽花,父亲赏花的词句,并作记号。
2、出示2、3两段,指名读
3、交流找到的词句
师:儿子是怎样栽花的?你找到了哪些词句?
(1)学生读出句子,出示画线句子。
(2)齐读
(3)师:在读这句话时,你会特别注意哪些词?
(4)学生自由谈,找出“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5)理解“顾不上”,插入“年纪小”“路途远”的内容。(师:此时,高尔基的儿子需要休息吗?请你联系课文想一想;当时他才多大呀?他顾不上休息,在忙着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不远万里来探望父亲,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可见儿子深深地爱着父亲。(板书: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2、3两节。
4、学习4、5小节
师:儿子走了,但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他看见了怎样的情景?
(1)出示图片,联系课文第4节练习说话。
(2)(师引读)多美的画面啊!——出示第4自然段,齐声朗读。
(3)师:看着眼前的鲜花,高尔基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五节,体会一下。
学生交流三点:无比的高兴 骄傲、自豪 对儿子的思念
(4)小结:多么深厚的父子之情啊(点一点“爱”字 )
(5)谁能把这一段朗读好?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件事,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然而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父子之情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件事,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下面的内容,找出信的内容。
1、你从他的信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再发言,谈对信的理解。)
2、精读
(1)问(第七节):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第8段话,想想这里“美好的东西”还是指鲜花吗?
(2)学生读想,交流
师启发:这里是不是高尔基希望他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给人们种鲜花?
这里“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学生讲。
(3)生活中的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启发:你给过别人帮助、鼓励、安慰、快乐、祝福吗?
学生自己谈例子。
师:高尔基说“当你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愉快。”你尝到过这种愉快吗?学生再谈事例。
师小结: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诚的付出,都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所以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4)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帮助、关心、安慰,给所有美好的东西),“拿”指什么?(向别人索要帮助)
①指名读
②比较读
出示一组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
d、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3、总结
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板书:教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好这一封信,(练读,齐读。)
四、拓展
1、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感受。
2、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己写话,再交流。
推荐高尔基文集心得体会报告二
教材简析: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他希望儿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
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并努力实践。
1、通过品读词句,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读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明题,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什么时候,你很快乐,心里感到特愉快?”
2、读句质疑,提炼研读主题:“课文中高尔基对“什么事最快乐”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让学生朗读这句话,之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问些什么吗?”然后从学生的提问中提供出本节课的2个研读主题:①谁给了谁什么?②怎么“给”?
二、品读"栽花赏花",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感悟父子情深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子爱父"。
(1)、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谈发现:“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谁给了谁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探望”的?小男孩探望父亲时做了些什么?
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2)、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3)、课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 (抓重点词句理解:“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而且这个孩子“只有10岁”。)
(4)、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
(5)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
(6)教师小结: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2、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
(过渡): 儿子就要回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用“他仿佛看到了……甚至仿佛闻到了……仿佛听到了……”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1)终于,春天到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鲜花盛开的画面)“从他的朗读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
(2)怎样朗读才能把这段话的意思表现出来?(要读出春雨的滋润 ,花儿的竞相开放,读出高尔基的兴奋、自豪和得意)哪两个字突出地表现了高尔基儿子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令人喜悦的收获?(全都)通过这两个字,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鲜花的词语?
(3)看图练习说话: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
(5)、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给”可以理解成哪些词汇?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
三、品读"写信教子",领会“拿”意,体会“奉献”的愉快。
过渡:高尔基欣赏着儿子栽种的鲜花,一种难言的快乐涌上心头。质疑:儿子把快乐仅仅给了高尔基一个人吗?
1、教师范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引导学生从高尔基信中“在岛上”一词展开研究)明明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儿子的花草种满了庭院,怎么会说是在岛上呢?从信中,你知道高尔基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
想象一下:当儿子知道自己亲手种下的鲜花开满整个小岛,当儿子想象着小岛上的人们一边欣赏着娇艳的花朵,一边翘起大拇指夸奖他时,儿子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情感?你也曾经把“美好的东西”给过别人吗?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想象:高尔基的儿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会选择“给”
高尔基文集心得体会报告 高尔基读后感500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