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区工作人员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1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观看红色保密心得体会总结一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 “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 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 “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 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 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 ”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党的xx大以来,省直机关工委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省直机关工委定期组织开展 “青春建功十三五”主题报告会、“青春助力中国梦”主题教育、寻找“最美家庭”、“春蕾计划”等活动;组织青年党团员扎实开展“走基层访一线服务五大发展行动”调研实践,省直机关20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万名党员干部,携手开展“太阳花爱心助老行动”“百村百区志愿行”等活动……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广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能更好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机关工委将整合力量,组建省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2022观看红色保密心得体会总结二
20__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席卷神州大地,白衣天使们奋不顾身奔赴抗疫情一线,救治广大新冠肺炎患者;清洁工人们清扫街道,保障城市的公共卫生;举国上下,响应国家号召,集体宅在家中两月有余,“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口号;各级政府,积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各地的防疫战......数不胜数的感人事迹震撼人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让我由衷地为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而自豪。
其实,新冠肺炎最开始的时候,彼时,我并没有将它想象的太严重,只是以为是发生在武汉的一种季节性疾病,当新闻看看罢了,但这一想法从钟南山院士提出该疾病会“人传人,并建议非必要情况不要前往武汉”,才意识到该疾病的破坏力可能不亚于20__年的非典,那时候,才开始让家人购买八四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并提议孩子的满月酒席等五一之后再考虑,彼时,我的这种提议还被家人认为是小题大做,但是疫情的快速发展证明我的忧虑是十分必要的。
自新年伊始至今,规规矩矩宅在家中,每日的日常大多是带娃、哄娃、打扫卫生、整理衣物,上网浏览每日的疫情数据、观看央视的战疫情系列报道,偶尔心血来潮时,也翻翻书、随笔写点文字,让自己不闲的发霉。
第一次出门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彼时石家庄已有28例确诊患者,为啥我记得这么清晰,因为就在我出门去医院作产后检查的当天,石家庄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了,当时各种懊恼、焦虑、担忧,直到石家庄宣布全部确诊病例均出院后,我才去医院拿检查结果,当然是虚惊一场,但我依然认为当时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半点差池。
近日来,国内的疫情已经大大缓解,多数城市已经很多天没有确诊病例,就连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确诊病例也在急速下降,但是,国外新冠肺炎患者在急速飙升,国内的输入型病例也每日都有所增加,好多资本主义国家或宣布封城、或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向中国求援,当然,我国的做法实在不失大国风范,宣讲抗疫情经验、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派医疗专家组前往伊朗、意大利参与救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
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也不由对此前的战疫情有所反思,疫情最初暴露出来的政府公共治理的不足,专业应急人员的短缺,5g可视化技术的急需,国人公共卫生意识的淡薄,少数人趁着疫情大发国难财,制假售假,还有不少人无视法律,瞒报、谎报行程与身体健康情况,更有与检疫人员发生冲突的情形,近日来,围绕着输入型病例,对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原则的适用也不一而足。其实,针对疫情下的各种防控措施及应对办法,最适当的不外乎“科学防控、依法防控”,依靠科学,让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有针对性地开展诊疗活动;依靠法律,让我们的防控始终在法律的监督下执行,严厉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震慑犯罪分子,为国人们提供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减少、降低恐慌。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强大保障,离不开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重视,这点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体现出来的,比如对新冠肺炎患者(国人)的免费诊疗、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发放一系列防疫资金,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发布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这所有的一切,让我由衷地感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因为民主,我们能够畅所欲言;因为集中,我们能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拧成一股绳,坚决拥护并执行党中央的一系列战疫情措施。
当然,我们应当为战疫情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而欣慰,但我们也不能忘却那些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在疫情中经营困难或破产的企业,我们更需要警惕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在政府治理上,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国际社会上,中国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但我们应摒弃天朝上国的观念,自信而不自大,谦逊而不卑微,有理有理有节而不默不发声。
啰嗦了许多,将近傍晚时分,宝宝还在酣睡中,肩颈也略有不适,想想暂时就写到这里吧。最后,以近日外出东园时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也算恰应此时此景:冬日的衰败以渐渐褪去,盎然的春意悄无声息,一点点地登上舞台,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虽柔弱但已然不畏惧东风,园中的枯树上不知核实冒出了新芽,庭中的玉兰已迫不及待地吐芳,园东侧几株杏树,也孕育了满枝芽的花骨朵鸟叫声愈来愈清脆,一片片散落在园中的竹林也换了新颜
最新社区工作人员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