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育课题立项报告范文格式通用(7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德育课题立项报告范文格式通用一
以党中央提出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注重突破与创新,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抓早、抓细、抓实、抓薄弱、抓反复”,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力争使我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与措施
1、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本学期我校除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外,着重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1)在学生中开展安全隐患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以求防患于未然。
(2)要建立安全月报制度,开展群体性活动要报批,积极维护县“十佳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3)与政法部门联系,继续抓好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并在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巩固整治效果上下功夫; 继续搞好与派出所、交警队的共建关系,共创“平安校园”,把安全教育作为一个管理的重点。
(4)邀请有关人员来校作法律、法规方面的讲座; 加强“真空时段”(学校、家庭、社会都管不着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和“高发群体”的引导和管理,重点做好防差转差工作,妥善处理意外事故,积极防范犯罪事件的发生。努力调动积极因素,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促进其转变。
(5)优化学校值日工作,尤其要加强午间的巡视力度,弥补管理盲点,杜绝在这一时间段发生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以保证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求值日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不规范或违规违纪行为,要以提醒、引导为主。
2、大力开展常规教育,稳固学生思想道德基础。
(1)加强七年级学生的行规教育,根据军事化、人性化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继续优化班级创优、周统计汇总制度。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我养成教育。
a、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
本学期各班要切实利用好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提出明确的要求,要高度关注特殊学生问题,在行规上要建立预警机制,要善于跟踪心理危机的学生。
b、堵疏结合,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文化教育,杜绝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的不良现象,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兼收并蓄网络优秀文化,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c、树立正气,选拔典型。本学期将继续推行“星光灿烂”系列活动展现各类优秀学生风采、评选示范学、文明班级等活动,在全校形成向先进学习的良好氛围。
d、突出加强学生的卫生习惯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课间操广播、板报加强宣传“杜绝乱扔果皮纸屑陋习,创建整洁校园从我做起”的卫生意识。对全校同学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a.认真完成值日工作。做到自己的抽屉里无纸屑,自己的教室、校园里无垃圾。
b.严禁带零食到教学区,严禁丢弃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对有损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敢于举报和批评。
c.见到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主动拾起,养成勤弯腰、主动捡的好习惯。
d.积极参加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增强文明卫生意识。
e.引进新教育实验先进成果,大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努力构建理想课堂。
(3)以活动为载体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a、校庆年、爱国爱校双教育。
b、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通过演讲、诗歌朗诵等具体形式把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心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班刊、团队课等教育平台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c、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现代化教育设备,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空,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技教育影视片。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专家讲座,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
(1)通过的形式,组织全体班主任继续学习有关“自我教育”的教育理论,逐步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由支配者、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建立新的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每两周一次),反馈信息,交流经验,逐步推广好方法、好举措。
(3)在班主任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德育专著、参加一次德育培训、开一次主题班会公开课、写好一篇德育论文、研究一个德育小课题。
(4)进一步优化班主任的过程管理,要求班主任做好德育课的备课记录和典型案例的收集,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的新面貌、新成果。
(5)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加大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在加强考核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考核流程,把考核逐步向质的考核和重激励的方向发展。完善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考核评比办法,以此激励班主任争先创优,促进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
(6)全面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从班主任中分解到任课教师身上,通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凝聚教育合力,从而优化教育管理,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7)注重发挥学科教师的德育功能。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做到德育思想进头脑,德育目标进教案,德育措施进课堂,贯彻教书必先育人,正人必先正已的宗旨。
a、要求备课认真挖掘教材大纲的思想教育内容,并同德育大纲的教育内容相结合,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b、要把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形式起到促进作用。
(8)组织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参加县德育论文评比活动。
4、积极维护“市反邪教教育先进集体”、“县预防毒品教育四星级学校”的德育品牌荣誉。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意识。安排预防毒品及艾滋病专题教育和反邪教警示教育课,同时与班级签订禁毒工作目标责任书。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建立在校长室领导下,以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和德育导师为主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各任课老师在学科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本学期将组织心理教育公开课活动,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县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
(3)班主任要利用活动课、班团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充分发挥心理辅导教师作用,有效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5)通过各种渠道,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家长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家庭环境。
6、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使学校成为学园、花园、乐园。
(1)加强对校广播站,板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
(2)加强和完善文学社管理,并刊出一期团讯社刊,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3)联合语文组开展读书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4)加强班级文化,规范教室布置,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富有个性的育人氛围。黑板报设计力求图文并茂,主题突出,思想鲜明,各班实行板报月月换制度。
2023年德育课题立项报告范文格式通用二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也一直是首位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学德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只注重“知”而不重视“行”,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那么如何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将学生的“行”即学生日常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知”的检验,通过知与行的不断体验、实践、反思、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道德品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客服形式主义倾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最大程度的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德育,一般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
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实施传导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思想品质的活动。换句话说,德育是教育者教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遵循其行动并予人惠泽的活动。
2、德育的实效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的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其中包括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霍尔和戴维斯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彼得斯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国内德育研究理论文库包括冯增俊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原理》、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钟启泉、黄志成的《西方德育原理》郭本禹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发展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1、纵向目标:
初中一年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行为习惯的继续养成教育。
初中二年级: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
2、横向目标:
(1)思想政治方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辩是非等能力。
(二)研究内容:
初中一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
①注重仪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身体清洁、衣服整洁,服装发式要合乎中学生的身份,美观大方,行为端正。
②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讲究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③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爱惜自己的名誉,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
(2)环境道德教育
了解人与土地、人与水、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荒漠的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家庭美德教育
①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②知道作为家庭的一员,要有家庭责任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③善于与亲戚、邻里交往,亲戚之间要常来往,遇到人家有事情要主动帮忙。家庭中长幼有序,互相关心,互相宽容,用行动去珍爱家庭,营造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法纪教育
(1)法制教育进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律常识教育,学习和掌握《国旗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等内容。
(2)纪律教育
学习和掌握《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等,并能够落实到行为中。
3、心理健康教育
(1)青春期卫生常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②懂得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并能运用。
(2)青春期心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②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
(3)交往心理教育
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学生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社交技能。
(4)拓展教育内容
①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②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教育。
4、思想教育
(1)世界观教育
进行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①知道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要尊重客观事实。
②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自身有一个系统、理性、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③相信科学,不参加迷信活动。
(2)人生观教育
初一学生已步入少年时期,这时的人生观教育主要是劳动教育。
①知道要靠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②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劳动素质。
③学生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光荣。
④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学生从自我卫生服务、自我劳动服务、自我生活服务做起,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3)价值观教育
①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
②知道个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
③初步懂得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标准。
5、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①
2023年德育课题立项报告范文格式通用(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