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汉字心得体会报告 汉字的感受和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下午好!

(男)这里是“阿克苏市第十中学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的比赛现场,(女)经过紧张的筹备,期待已久的“感悟汉字之蕴.书写汉字之美”听写比赛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合)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为全校的汉语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走来,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不仅是中国人语言交流的符号,更携带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蕴藏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都不曾具有的。(女)为了增进老师们对汉字的感情,传承华夏文明,继续寻找和发现汉字之美,我校特举办本次比赛,我们希望,通过今天参赛选手的书写展示,相信他们将成为我们学校汉字书写的优秀传承使者,唤醒现代信息时代使我们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

(男)首先,请允许我介绍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他们分别是:老师、老师、老师。(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同时,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今天的选手们加油打气!

(男)下面我向大家宣读一下本次比赛的规则:

本次比赛共分为三轮,另外若小组内同时由两名或两名以上队员在场,则另有加试赛。

第一轮:听写两字词语,每小组成员依次上台听写,每个选手听写1个词语,写对一个记5分。

第二轮:听写三字词语,每小组剩余成员依次听写1个词语,写对一个计5分。

第三轮:听写四字成语,每小组剩余成员依次听写1个词语,写对一个计5分。

(女)当评委宣读考题词汇后,选手可以要求考官解释词义,提示词性及词汇来源等,选手确定不再有疑问,则主持人开始计时,每位选手有30s时间书写答案,主持人会在10s做以提醒,若超出计时范围的书写将不计分。

对于书写正确的选手,可以暂回座位休息,等待下一轮出场,对于书写错误或未做书写的选手,离开竞赛台。

(男)参赛队员必须以简体字作答,字体书写工整、笔画清晰、大小适中,在作答过程中,场上队友不得提示,评审老师对书写的汉字进行判定。

(合)各位老师,我们宣布第一轮比赛正式开始,(男)有请各小组1号选手上台:

下面我来宣读第一(二)轮比赛的成绩——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男)下面我来宣读本次比赛的成绩—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女)下面我来宣读本次比赛最终获奖情况:

荣获“三等奖”的是:

荣获“二等奖”的是:

荣获“一等奖”的是:

(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男)如果说汉字如酒,越品越香浓,那么语文就是一坛香醇的陈年老酒,让人意犹未尽;(女)如果说汉字如音乐,一横一竖奏美妙乐章,那么语文就是一阵阵婉转的羌笛,让人心旷神怡。

(合)虽然比赛时间有限,但希望老师们能够从本次大赛中领略到汉字拥有的无限之美,从此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我们的语文,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阿克苏市第十中学首届教师汉字听写大赛到此结束,我们明年再会!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二

1、成功举办、乐在其中。

本次汉字听写大赛,从整体来看,举办的比较成功。各班赛场氛围持续高涨,掌声不断。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乐在其中,享受着比赛带来的紧张刺激与乐趣。此外,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汉字的感情,认识到规范书写的重要性,每名选手都为了取得胜利认真书写。

2、关注差异、注重整体。

本次大赛,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小组竞争中,老师提前一周分好小组,组内成员水平差不多,每组内有基础好的也有基础差的,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让他觉得这次活动与他有关系,而不是置身事外,并且在赛前努力识记生字,在短时间内主动增加识字量及书写质量。

3、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树立信心。

1、细节考虑不周全。

本次听写大赛整体流程较为顺利,但是还是有些细节没有考虑清楚。首先针对于比赛环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比如出题的顺序应该进行标注,另外对各班同学文明观赛的宣传不到位,在热情高涨的同时赛场纪律也稍显混乱。这也提醒我们对台下观众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在今后应提高台下观众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我听写、我快乐”的举办宗旨。此外对于题目设置的难易程度应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考题形式有待丰富。

本次考题设置较为单一,大部分集中在单元生字听写上。在今后可以由生字听写扩展到教材外听写,加入短语、古诗的听写环节,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确实做到依据教材,夯实语文基础。

3、评价方式单一。

本次听写大赛主要采用小组制,对于台下观众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下次可以从观众中选取评委,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次汉字听写大赛已经顺利结束,有收获也有不足,相信在我们会不断的`合作、摸索,会越来越完善。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三

我原本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的枯燥乏味,但是学习完这组课文后,才知道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是神奇有趣的。

当我看到“太阳”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想流眼泪。

汉字的字谜非常有趣。

下课了,同学门开始玩‘字谜小擂台。施长鑫悠游自得的说:

“你们猜,一月一日非今天是什么字?”

“是‘明’字。”

“我也有一个,一箭穿心,打一字!”

“是必须的必!”任晗煜胸有成竹的答道。

“我也来一个,草下藏人,打一字?”

大家半天猜不出,还是机智聪明的李佳蓉才出了谜底,是“禾”字。

汉字还有一种叫歇后语的妙用,像“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就是个例子。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家里的藏书一定很多,他要是搬家了,得带多少书啊!真是妙趣横生!

关于汉字,它还有个传说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结绳来记事的,或者用物语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一个叫仓颉的智者,看见泥土上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竖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有根据龟纹、虫蛇、山川、草木等的形状货动态,创造了文字。

汉字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五彩缤纷,我爱你,有趣的汉字。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四

字是世界民族语言史中为数不多的完整的表意文字体系之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她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书写着华夏民族古老的记忆,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悠悠情愫。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代表作《最后一课》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对于这话我一直不愿苟同。如果从热爱自己的祖国,钟情本民族文化这个角度,我能理解《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心情,但真正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窃以为只有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意蕴悠长,充满诗意,充满灵性的汉字才当得起都德先生“世界上最优美、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一评价。

汉字是简约的。鉴字如赏人,很难想象一个全身赘肉,满脸横皮的人与美联系在一起。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熵:信息论的一个概念。当一种信息出现概率更高的时候,表明它被传播得更广泛、被引用的程度更高,其熵的值也就高了。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信息熵可以表示信息的价值。】

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汉字的信息量最大,其熵值超过了其它四种文字中任意两者熵之和。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问题:20xx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在所有语言的版本中,汉语的最薄,只有18页,英文28页,法文没有查到资料,估计不会少于40页。每论及此,季羡林先生总是显出自豪地说:“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汉字是典雅的。蕴藏无尽的文化意蕴和魅力,诠释着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情趣。她时如忽卷忽舒的云彩变幻莫测,时如吞吐日月的沧海博大精深,时如刺破青天的叠嶂耸峙巍峨,时如拳拳在心的乡愁亲切温暖……“子所雅言,诗、书、艺、礼,皆雅言也”(《论语·子罕》),孔夫子平时使用鲁国方言,但读《诗》、《书》、《艺》、《礼》,则用雅言——以陕西语音为标准的周王朝的官话。想来夫子定然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韵之美,众弟子一定得以窥识先生吟诵时端正大方、高贵典雅的形体之美。那饱含生命精神、富有灵性的吟咏之声穿古越荒,时下吾辈仍恍闻其声、睹其形,领略到汉字的光彩、优美、灵性、高尚的特性。

不能否认,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渐趋粗鄙、庸俗,生活在读图时代、动漫时代、微时代、云时代的我们,自觉或不自觉接受着低级粗俗的口语教育,久受语言垃圾浸渍的人,对汉语的使用自然会呈现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的特征。这时端正我们对汉字、汉语的理解和认识,就成为世外学子又一己任。有人说过“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深表认同。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家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踏实安宁,不会垮。我们世外要培养的是走向世界的二十一世纪全球型人才,但如果你没有了中华文化的根,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是什么,当然是汉字了!余光中先生说:“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只有真正了解、认同、热爱上了汉字,在你精神世界中才会有不变的炎黄底色,这底色就成为与你血肉关系中最亲密、最不易泯灭的部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牢大门的钥匙……”都德的这句话,很有见地。我把它改成“当你远离祖国故土的时候,只要能好好地保存最精美的汉字,你不管身处世界何方,都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纯粹的中国人。”以此,来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

世界汉语宗师、瑞典著名汉语家高本汉曾形象地把汉字比作典雅的贵夫人,而把西方拼音文字比做一个实用的女仆,认为现在女仆早已爬到了贵夫人头上。这个比喻用在世外中学再贴切不过了,但是我想,因为我们要走向世界,暂时受点尖酸刻薄、鄙陋粗俗的女仆的气是可以的,可你不能因为自己受多了这样的气,就把自己也变成欺负贵妇人的帮凶吧,你总有一天要如贵夫人一样,吟咏着华夏文化精美的篇章,优雅大气的行走在世界的舞台上吧!

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请别在你的手上扼杀这几千年的历史生命。以上,是我在语阅课上选讲《魅力汉字》的初衷。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五

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不过这是个现代词汇)。些许零星分散的陶器标记和其他人造器皿上的符号可以追溯到三千到四千年前,不过它们构不成可以记录一种句法清晰的语言的书写体系,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后来中国文字有什么关联。这样,基于现存记录,中国的书写体系首先出现于将近两千年前,比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二者都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明显略先于埃及)要晚。这自然生发了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字是否独立产生?以下几点证据会表明,颇有一些刺激性传播发生着作用:一、汉字看起来是在一夜之间羽翼丰满,没有经历过长期的逐渐演化过程,而在西南亚,文字产生中的这些演化有案可稽;二、汉字被证明是紧接着炼铜术产生的,并和马车的出现几乎同时,而考古学家和科学史专家已经确认炼铜术和马车都源出于西亚;三、中国文字体系的特性(基本上是具有语义量词和听觉元素的语素音节,同时也包括象形成分和表意成分等等);四、许多学者多次独立发现最早汉字的一些字符群在视觉上和对应的西亚字符群很相像(在中国用于计数和历法的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可比之于在它之前的腓尼基人和乌干特人呈现各种变体的二十二个字母[特别是其最短形式最明显]),并且就我们所知的三千多年前它们的发音而言,它们似乎有共同的语音对应(这不必然需要黎凡特地区和中国之间有直接联系,而是某种间接传播,或者刺激物最早产生于东西方之间的某地,同时向两个方向传播);五、大量个体汉字在形状上、意思上以及有时甚至发音上很像其西亚对应字;六、已经高度发展的汉字在最初的几百年间只服务于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用途(王朝卜筮的记录),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又用于另一个高度专门化的用途(贵族青铜钟鼎上的铭文),这暗示着汉字为贵族或者神职人员及其后继者这一小团体所垄断,他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书写汉字的技能。以上没有哪个单独证据能够充分质疑汉字的本土原生性,但是这些证据加在一起就足以说明,不能轻易打消外来影响的可能性。

不论它何时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汉字原来只是用来记录卜筮中的问与答,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甲骨文。甲骨文和商朝国君有密切的关系,起始于武丁(在位时期:约前1200—约前1181)及其长于卜筮和释卜的亲近顾问。这样,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王室专属物,专门指派给史官卜人。然而在近东(西南亚和东北非),早期的文字有从经济管理到文学宗教等各种用途。

不能说甲骨文是出于一种文学意图,它们所触及的仅是君王所感兴趣诸主题的一小部分,但是有时也显示出某些文学效果,或者预见了后来中国文学写作的一些特质。下一时期的文字(金文)同样也是如此。金文主要是在周朝,不过重要的是,汉字在这一阶段已经伴随着青铜器流布到王公贵族一层。而且,现存最长的金文从甲骨文的十数个字扩展到将近五百字。

随着文本长度的增加,汉字的数量也激增。甲骨文单字总共加起来接近4500个(包括约1000个异体字),其中仅有1000到1500个字有后世的对应文字。周朝的金文有差不多4000个单字,其中略超过2400个字是可辨的。由于证据过于支离破碎,所以很难确定战国时代(前403—前221)丝帛、竹简、青铜和石刻铭文等中使用的汉字数量,不过肯定是超过了5000个,包括各地使用的许多异体字。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纪后期统一六国,“书同文”政策清除了各地的异体字和重复字,不过不久汉字的数量又再次激增。此后各时代字典收录的汉字个数如下:9353(100),11520(约227—239),12824(400),13734(500),22726(534),26911(753),31319(1066)。最近的字典收录了超过六万个汉字,有两部字典甚至收录了超过八万汉字,而几位北京大学学者甚至计划编写一部罗列超过十万汉字的大字典。汉字的这种天文级数量对于表音文字使用者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字母表中的字母通常在20到40个之间。

实际上,汉字的数量是开放的,仍然在不断增长。汉字使用者可以自由创制新字(许多人这样做了,比如在取名时,或者科学家首次发现未知元素时)。某个汉字一经创制,它就永久在汉字表中获得一席之地。这迥异于不增加字母总数而通过重新排列字母来创造新词的表音文字(莎士比亚一个人创造了将近1700个新词,比如barefaced, castigate, countless, critical, dwindle, excellent, fretful, frugal, gust, hint, hurry, leapfrog, lonely, majestic, monumental, obscene, pedant, radiance, submerged和summit)。也就是说,无论英语中加入多少新词,字母的数目(26个)是不变的。当然,汉语也可以通过组合语素来增加词汇量,而从来就是这么做的。比如在官话中,天、花、粉和板四个字可以组合成为“天花”“天花粉”(栝楼根制成的一种中药)“天花板”等等。实际上这是汉语中创造新词的标准方式,但它没有阻止新汉字的激增,这部分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全新语素产生,不过也是由于人们希望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的方式之一就是创造新词。

很明显,人们只能记住这些天文级数量汉字中的很小一部分。若要基本能够识文断字,需要记住1000个汉字,2000—3000个汉字则足以应付大多数环境,而达到“完全识读”水平(包括读报以及就各种主题进行书面交流)则需要约4000个汉字。掌握6000个汉字(中文处理软件和常用案头字典所提供的汉字字数)是非常了不起的,而单个人是否掌握1万或者更多汉字则值得怀疑。大多数书写都习惯性地仅限于使用几千个汉字,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今天,在中国文学的最高峰唐诗中亦如是。数万汉字中的许多字在历史上仅仅被使用过一两次,它们的发音或意义(或者二者都)很难确定。然而,字体创建者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汉字,因为它们会不时出现在文本中。信息处理专家必须准备提供至少25000个汉字以敷日常之用,即便这些汉字中的绝大多数在大多数文本中的出现频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它们仍然不时出现在姓名、历史事件、词汇讨论等中间。

汉字的数量虽然很庞大,但它明显不等同于任何一种汉语中的全部词汇,也更不等同于所有汉语中的全部词汇。实际上现代标准汉语中的词通常是双音节的,即便是文言文中也经常使用双音节或者多音节的词或者术语(包括所谓连绵字、复合字或者复音字、拟声词、同义词,以及其他种类的共同词项)。于是,虽然汉语被广泛认为是单音节的(由单音节词构成),但是经过对实际使用情况的细心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并非如此。汉语中的绝大多数语素是单音节的,但是包括英语在内的绝大多数其他语言中的语素也以单音节为主,另外在汉语中(甚至在文言中)有大量多音节语素,比如“蝴蝶”“蜘蛛”“孑孓”“琵琶”“枇杷”“珊瑚”“麒麟”“凤凰”“忐忑”“逶迤”和“尴尬”。这些词中的一部分也许在古代是包含复辅音的单音节字,而语音演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音位配列导致了汉语中所有复辅音的分裂。复辅音被再分配在两个相邻音节中,这叫做“一分为二”(dimidiation),此种双音节化过程似乎在晚近的上古汉语中相当常见。并且一些学者认为,复辅音的分裂和某些末尾辅音的消失导致了汉语中声调作为一种补偿而诞生。还有一些学者则提出,这些过程也导致了双音节词数目的激增,使得汉语在面临日趋同音化时,能确保口语中有足够的词汇差异性,特别是在一些汉方言中的声调日趋减少的时候(在普通话中,现在只剩下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但在一些传统分支如闽南语和粤语中,声调要多得多)。

藏缅语中的对应词研究,以及与印欧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其他语系之间相互的古老借词比较,表明了汉语中原来是有复辅音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语音变动,汉字本身的音节特性也强化了复辅音的分裂,因为世界范围内的音节文字都展现了一种在结构上单个辅音加元音的大趋势。类似的语音约束,加之以上提到的对极致简洁的追求,也导致了曾经一度存在于上古汉语中的词形成分(前缀、后缀和屈折等等)的丢失。而在中古汉语,甚至在现代汉语中,这些丢失的词形成分在上文提到的阿尔泰化和白话过程中,又得到了复原,区别在于语法成分不再加于词根之上作为变化,而是作为加于语素音节开头或末尾的单独音节(书面中则为单独汉字)。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走来,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不仅是中国人语言交流的符号,更蕴藏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书写汉字是一件从小学开始就会做的事情,然而当一档《汉字听写》节目热播的时候,当我们以娱乐的心态边观看边拿着纸笔自检的时候,才蓦然发现:有那么多的汉字我们竟然不能正确书写?“键盘时代”,汉字俨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希望,通过今天参赛选手的书写展示,能够唤醒信息时代我们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

为引导学生领略汉字魅力,传承华夏文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今日,王庄集镇联校举办首届“中国梦.汉字情”汉字听写大赛。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校领导,他们是:刘校长、唐校长、孙校长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来自联校的郝洪振校长、来自孙庄小学的张守忠校长、来自马厂小学的韩素英老师、来自中心小学的赵春婷老师。出题人:孙晓红老师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是,各校经过层层选拔出的比较优秀的五年级学生,在这里,我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好成绩!

我们的活动能有效开展还应该感谢“诺亚舟优学派”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下面宣读比赛规则:

每个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听写两个2字词语和一个4字成语。每次听写时间为1分钟,分三次进行。

首轮比赛结束收。所有成绩排队,取前10名进入决赛,后14名学生成绩为优秀奖。

第二轮比赛由前十名学生依据编号由小到大排列,分粗进行比赛。

第二轮结束后,所有选手成绩一字排队,取前五名进入决赛,后五名学生成绩为二等奖。

第三轮比赛由第二轮前五名学生进入淘汰赛。依据听写结果出现错误直接淘汰,反复进行,淘汰3人结束比赛,被淘汰3人为一等奖,剩余2人为特等奖。

汉字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中国梦汉字情,。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里,让我们重新审视方块汉字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手书温暖的美好时光。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面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第一轮第一组1----4号选手就位,请第二组5----8号同学做准备!下面比赛正式开始,请问选手事否准备就绪?

下面,请出题人出题。

出题人

请选手听题:(第1个词)

“xxxx”(词语)解释词义,再念一遍词语“xxxx”

请问选手还有疑问吗?请选手做答(点出题)

主持人

下面请评委打分

请出题人出题(第2个词)

(3词结束后)

先请各评委统计选手的听写总成绩。

请评委依次对选手的书写进行点评。

(选手离席台下等待)

主持人

下面有请第二组5---8号选手上台。请问选手准备好了吗?

请出题人出题

比赛结束后宣布进入第二轮晋级赛的同学名单。

前10强出现后流程

——附详细解说词

现在种子选手已经出现,我们的比赛进入到精彩的冠军争夺战。

首先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几位选手,他们分别是:

(选手号码及姓名)

我们此轮将进行3个词语的听写,并且难度也会有所提高,请选手认真听题。在比赛中,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让选手和前五强失之交臂。不过我们这几位小选手们一路过关斩将站在这里,已经是我们的骄傲了,无论输赢,都是最棒的。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助威!

下面,比赛正式开始,请出题人出题。

出题人

请选手听题:(第1个词)

“xxxx”(词语)解释词义,再念一遍词语“xxxx”

请问选手还有疑问吗?请选手做答(点出题)

主持人

下面请评委评判:1号选手、2号选手、3号选手、4号选手

下面请出题人出题(第2个词)

(3词结束后)

下面,请计分员统计选手的听写总成绩。

请评委对选手进行笔顺和美观程度的点评。

现在这xx位选手的分数已经算出来了,我们请出下一轮选手继续进行听写。

(结束语)汉字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中一路蜿蜒走来,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正如余光中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汉字以方块字的骨骼支撑了几千年的文明,不仅过去、现在,更有未来、永远。相信通过此次比赛,我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文明。今天的汉字书写比赛到此结束,谢谢!

对于有关汉字心得体会报告七

什么是在你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是汉字。

在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你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作文、商店名、物品等等地方都有它的影子。它方便好记,人们十分喜欢它。它给中国的礼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生活中到处离不开它,所以错别字就多了。

喏,你看——在大街上,你可能会看到“旦糕点”“油七批发”“零售小商品”……等等这些错别字,你不仔细是观察看不出来的。我也有一个爱写错别字的坏习惯,所以闹出的笑话就更数不清除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发“疯”似地响了起来,我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因为我的作文还没有写完。手中的笔不知不觉慢了起来,潜意识里我想休息一下,不行还没写完呢。于是手又渐渐快了起来“唰唰唰”几下,看都不看一眼,便交了本子哼着小曲走开了……

过了几天,本子发下来了,我心想肯定没错!快速地翻开本子,一看,什么?竟然有错别字!同桌过来一看,便捂着嘴巴不停的笑,这一笑可不好,大家呼啦一下全部围上来啦,哈哈大笑起来,干嘛呀?有哪么好笑吗?我带着疑惑的心境一看,竟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妈呀!原先我一不细心把“迈克杰克逊写成了迈克杰点逊”,随便看看还真看不出来的,仅有睁大眼睛仔细看的话才明白有错。我不禁羞红了脸,把头埋得低低的。哎!早明白就好好检查一遍啦,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怪也只能怪我,谁叫我如此粗枝大叶呢?我垂头丧气地想。

汉字虽然简便可是我们一不细心就会经常闹出笑话。在那里,我想提出几点和同学们共勉:

1、做事情必须要认真再认真;

2、写完任何东西必须要仔细检查几遍;

3、要勤翻字典。

让我们努力做到这些,和错别字说bye-bye,做一个真正会写汉字的中国人吧!

汉字心得体会报告 汉字的感受和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