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回望来时路怎么写 回望来时路作文500字(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回望来时路怎么写一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这个寒假,我认真学习了全国少工委的少先队员“寒假10课“,其中第二章的第3课《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沿着先辈的足迹,让我了解到了一百年前的革命起始于怎样的岁月,一百多年前饱受列强欺辱的中国又怎样走到了今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在这期间,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并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结实的阶级基础。

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发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革命之火。从此之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36年长征胜利,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保存了革命的种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畏强敌、舍身救国、艰苦抗战、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今天,2021年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研制新冠疫苗,支援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世界观、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带领全国人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说出了百年来老百姓们的心声,也道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望党史,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要从小听党的话,听习爷爷的教诲,“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文明其体魄,野蛮其身体,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让我们红心向党,争做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精选回望来时路怎么写二

——读《语文:回望与沉思》有感

叶圣陶,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叶圣陶,一个平民教育家。潘新和教授在《语文:回望与沉思》里是这样介绍这位大师的:“全中国孩子、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一位纯粹的知识分子,中国语文教育史无法绕过的精神存在。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了平民化方向,并为此践履毕生。”是的,叶圣陶的语文精神影响了我们中国语文教育史,叶老的精神存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他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锋者,其平民化教育思想及扎实的语文实践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走近叶圣陶,追寻语文教育的源头,能让我在走近大师中,更深层次地感悟语文。

一、目的——言语表现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宏伟厚重,给当代语文教育以巨大、长久的影响。 叶圣陶的平民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其“应需论”、“应付生活论”和“工具论”。他于1942年在《认识国文教学》中第一次阐述了现代语文教育为应付生活之所需的“本体论”见解,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不应只为“应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应需”,为了生活之所需。叶圣陶所提出“应需”、“实用”的语文本体论,有着辉煌的历史功绩,当时起到的扫盲和文化救济的作用功不可没,极大地改变了国民的生活处境和社会地位。叶老的“应需论”和“工具论”是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也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本质所提的“工具性”的源头。叶老的“应需论”和“工具论”也正与王尚文教授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提出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文”的能力是殊途同归的。叶老对于这点有详细阐述:“……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p62)这都告诉我们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课堂上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现象,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和言语素养.

针对当时“重写”倾向,叶圣陶提出阅读是写作的“根”,是“基础”。认为阅读还是一种独立的能力与目的,强调“阅读本位”与“阅读独立目的”。然而,这一理念却被实践者误解为“一讲统天下”,在其误解之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所见最多的便是“讲读课文”、“讲透教材” 。读是为了写奠基,却在盲读中迷失了写的最终目的。这与叶圣陶的提倡读写结合之重视阅读的原初设计是背道而驰的。潘新和犀利地指出,“阅读本位的教学,在过分强调阅读独立目的而失落了言语表现的目标后,在语文教材言语表现内容的严重缺失、语文教师缺乏基本写作教学能力的现实情景下,致使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反面:阅读和写作两败俱伤”(p30)。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没错,但是,写作的基础不完全是阅读。潘新和教授指出:“作为学校教育的阅读,一定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言语表现,就是通过阅读改善人的人格修养和言语素养,使之提升言语表现的水平,如果没有言语表现这个目的,如何检阅读的效果呢?尽管阅读对于表现未必能立竿见影,然而,就是潜移默化也须在未来的言语表现中见出成效。”(p25)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言语表现。

二、途径——生本、立诚

如何达成言语表现这个目的呢?“语言文字训练不应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应该教学生说假话(看看而今的学生作文,大话、假话、空话连篇),应该在立诚的教育上有所作为。”叶老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p14) 叶老倡导学生本位,以“求诚”为核心,引导学生“自悟”和“自求”,推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念。(p53)这以儿童为中心,从学生本位思考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正是我们当今教学中倡导的“以生为本”的元理念。在策略上,叶圣陶提出的“重读”“重吸收”“重感悟”,就是很好的桥梁和途径,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叶老的学生本位理念,在写作观上有详细的阐述:“……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一)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二)平时出给学生作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借以培植“立诚”的基础?(三)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这正再次提醒我们进行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将学生本位理念落实在教学中。

三、态度——反复把玩

叶圣陶提出文学鉴赏态度为:玩。对此,叶老有精辟的论述:“‘玩’不是指随意、消遣、游戏,而是意味着态度要认真、投入、着迷,非如此不能有心理的亲切领略。……其实,‘玩’是再正经不过的,我们玩棋的时,不是忘了一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里面的吗?……”(p34) 读了这番“玩”的理论,算是彻底改变了自己对“玩”的理解。它不是“玩世不恭”的玩,不是“玩物丧志”的玩,不是普通意义的玩乐、玩耍,而是一种“忘了一切”的投入!是以“玩”的心态来“反复把玩、品味”,是“沉浸其中”的忘乎所以,是真正的精神与文本的自然融合。如果能让我们的学生也带着这样的“玩”的态度来学语文,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那么身为“引领者”的我们,更要有“反复把玩”的品质,对语文,对学生!这样,我们,包括学生将在“玩”语文中,陶醉自我,其乐融融!

精选回望来时路怎么写三

同志们:

今天,公司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和x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要求,动员部署全公司党史学习教育,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刚才,x同

回望来时路怎么写 回望来时路作文500字(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