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 广西电网8.8事故心得体会(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一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南宁青秀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青秀山,位于广西南宁市城市中心,总面积13。54平方公里,核心面积6。43平方公里,20xx年获全国首批aaaa级风景区称号,20xx年荣获国家aaaaa级风景区称号。她是“城市绿肺”,被誉为“南宁生态地标,东盟友谊平台”。
青秀山是壮乡名山,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东晋时期,就有壮族先民在此游玩,隋唐时期,更是成为文人墨客旅游休闲、吟诗作画的好地方,这里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观音禅寺、明代的百年名塔龙象塔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深入,青秀山以其秀丽风光和民族文化,成为东盟国家元首、企业代表、旅游者来邕的首选景区,以“绿”会友,通过多种载体动态记录中国——东盟友谊事件,成为中国与东盟友谊的重要平台。
青秀山共有大大小小40多个主要景点,要想游遍所有的景点真的是一天的时间都不够,那今天小培推荐给您的是青秀山最精华的部分:友谊长廊、苏铁园、雨林大观……
青秀山旅游风景区除了风景怡人环境优美外,还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佛教圣地,坐落着北宋年代的观音禅寺和始建于清朝的水月庵。其中观音禅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玉雕卧佛、世界上最大的檀香木千手观音、世界上最大的关公铜像、千年金丝楠木四面观音立像等。
青秀山大门
现在您所看到的这一雄伟的建筑是青秀山大门,这是青秀山风景区献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礼物,设计上借鉴了侗寨的风雨桥及广西地方特色的坡檐结构。侗族是广西12个世居民族当中的一个,侗家人喜欢依山傍水居住,桥梁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设施,而且还是挡风遮雨的公共场所,因此称为“风雨桥”。风雨桥闻名世界,是因为它是不使用一钉一铆来建造的全木质建筑物。
大门造型与汉字“山”相似,蕴含“青秀山”之意。大家请看,台阶两旁鲜艳的花是南宁市的市花——朱槿花,北方称它扶桑,南宁会展中心的主体建筑就是根据重瓣朱槿花的形状建成。朱槿花一年四季都开花,而且花开得非常艳丽,寓意着南宁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佛教有两大名树,一是无忧树,二是菩提树,这棵就是无忧树,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这无忧树下。
友谊长廊
在您眼前的就是青秀山友谊长廊。友谊长廊是仿照侗族风雨桥的特色、结合岭南园林而建设的,全长618米。走在长廊上还可以发现整个建筑全部采用俄罗斯樟子松实木打造,不用一钉一铆,完全榫卯结构组合,体现了侗族风雨桥高超的建筑技艺。长廊集桥、廊、亭、楼于一体,既成景点景观,也是休憩场。青秀山友谊长廊在不同的季节会举办不同的花展,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欣赏到不同季节的美。
在友谊长廊的两头分别是代表了广西民族元素的壮锦广场、铜鼓音乐台,和代表了东盟十国元素的中国东盟友谊园,而友谊长廊就是连接中国和东盟友谊的一座桥梁。618米的友谊长廊被分为了12段,长廊两头展示了我国的一些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中间的10段分别介绍了东盟十国,表达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寓意。
现在您来到的是越南区域。自从20xx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逐渐实行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在南宁的超市里面会看到很多的越南特产,像越南拖鞋、越南香水、越南咖啡、排糖,都非常便宜,也深受南宁老百姓的喜爱。
长廊从高空上俯瞰就像是一条巨龙蟠绕在青秀山山脊之上,而青秀山的最高峰是凤凰岭,这一龙一凤翘首相望是吉祥如意的寓意。
您还可以看看长廊两边的植物,南宁被誉为“中国绿城”而青秀山就是绿城南宁的绿肺了,所以一年四季不管您什么时候来到青秀山,都是绿意昂然的景象。
现在抬头看到的是马来西亚的国旗,马来西亚的国花和南宁市市花都是朱槿花。
这段是缅甸区域,缅甸是个非常崇拜佛教的国度,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非常的乐善好施。在缅甸,布施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捐钱修佛塔,为此一生舍不得吃穿,临终时要把全部积蓄都捐献出来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
现在看到的是老挝国旗,在您右手边的鸡蛋花是老挝国花,也是广东肇庆市市花。鸡蛋花的花朵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看上去就像是鸡蛋白包着蛋黄,所以得名鸡蛋花,每年5—10月开花。
现在您看到前面有一个平台,从这里能看到青秀山以外的另一个别样风景,面前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区,就是南宁市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区域——琅东新区。走出平台,您可以看到正前方有一个阁楼,广西有句俗话说:“唱壮族的歌,看侗族的楼”,在阁楼上就可以看到南宁的母亲河——邕江。现在您已经来到了友谊长廊的廊头,可以看到这组“鲤鱼跃龙门”的雕塑。在旁边的四个角落是神兽——龙龟。
苏铁园简介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不仅是国内面积最大的苏铁专类保护园,还是全国“景观最好、树龄最老、胸径最大、植株最高”的苏铁专类园。面积达80余亩,收集国内外苏铁种类40余种,总数达10000多株,于1998年11月初步建成开放。苏铁也俗称为“铁树”,起源于2。8亿年前的古生代,恐龙及其它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与遭灭顶之灾的恐龙相比,苏铁得以传宗接代至今,已非常幸运。因此现存苏铁被称为“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保护植物。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是我国苏铁植物较为集中的一个迁移保护中心,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篦齿苏铁、石山苏铁、德保苏铁和叉叶苏铁的迁地保护种群地。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苏铁就有1000多株,最大树龄的已有1360多年,堪称“苏铁王”。在苏铁园里看到的高大的苏铁都是篦齿苏铁,篦齿苏铁平均高度有7米,在苏铁园中有一株全国最高的苏铁高度达到13。5米。
雨林大观简介
青秀山雨林大观占地500多亩,于1998年的时候建成,这里有200多个科,2500多种,累计数量达300万株的植物,在这里您将可以看到世界上最毒的树、最贵的木、最炫的花。正是因为拥有这么丰富的植物资源,所以雨林的负氧离子含量是最高的,最高时可达到20xx0个/cm3,是南宁市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绿肺。在雨林大观您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热带植物王国的奇观。
龙象塔
龙象塔也俗称青山塔,以“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而得名。龙象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塔高30多米,后来塔被雷电击塌了两层,到1937年8月,当时正是日寇飞机轰炸南宁的导航目标,因此下令将塔拆除。之后于1986年重建,塔的形象保持明代风格,参考了桂平东塔的式样,塔形为八角重檐9层,高51。35米,塔基直径12米,有257级旋梯。龙象塔也是我们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登上龙象塔塔顶,可以看见我们美丽的母亲江邕江,及对面正在开发的五象新区。
兰园
青秀山风景区在风景区的北门区东南侧打造了这美丽的兰园。兰园规划总面积为320亩,其中已完成一期建设面积为150亩;园区共种植蕙兰、建兰、墨兰、兜兰、蝴蝶兰、石斛兰等兰花363种、植株总数达30余万株。
青秀山兰园在建设中遵循“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以洋兰造景、国兰文化、药兰养生为主线,充分利用原有沟谷、岩石、大树、泉水等自然条件,采用障景、借景、点景等园林造景手法,创造了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小中见大的意境,打造兰花地生、附生、腐生、气生、岩生的自然生长环境。根据各种兰花的生态习性,将兰花自然巧妙配植于树林间、石缝中、沟壑旁,建成怀石叠瀑、空中花园、翠屏兰香、绚兰花田、古陶兰韵、兜兰花瀑等6个赏兰景点。充分展示兰花绚丽多姿之艳、仪表高雅之美、幽远飘逸之香、皎洁无暇之纯、超凡脱俗之媚、神奇药用之珍。建成后将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专类园,同时也是国际领先水平的户外兰花专类园。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海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1°29′~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口市147海里。市区南北西三面环海,有涠洲(24.74平方公里)、斜阳(1.8平方公里)二个海岛,涠洲距市区大约20.2海里。
北海市与海南省隔海相望,邻近东南亚诸国,背靠大西南云贵川诸省,处于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枢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57平方公里。
北海市因市区北面濒临海而得名,始见于清康熙初年,清嘉庆年以来沿称为市。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月改为广东省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1983年10月恢复为地级市。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土地:耕地总面积78643公顷,农民人均1.16亩,其中水田5191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6%,旱地26732公顷。
地貌: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市区海滨平原土地占总面积70%以上,土质由砂质粘土、砂砾构成,地层结构稳定,承压力强,一般为18~25吨/平方米。海洋滩涂约占市区土地总面积20%左右,这种土地耐力较低,为12~16吨/平方米。平均海拔10~15米。最高峰554米(五点梅),市区最高点120米(冠头岭)。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温度37.1℃,极端最低温度2℃。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xx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1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10级以上每20xx年6次。
石油、天然气: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2256万吨,天然气储量350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石英砂矿,已探明储量3000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石膏矿,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含硫酸钙70.97%(平均值);陶土,已探明储量1.89亿吨,品位:三氧化二铝24~32%,二氧化硅52.5~64.8%;钛铁矿,已探明储量126万吨,二氧化钛含量达52~60%。
海洋资源:海岸线东起与广东廉江县交界的英罗湾,西至与钦州市交界的大风江港,全长500公里(其中海岸线31.9公里),海滩涂73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500多种,虾类10多种,持续资源量70万吨,最佳可捕量33~35万吨/年。海滩涂(潮间带)72.677万亩。浅海(0~10米水深)面积226.34万亩。可供养殖面积21万亩(其中水面8.73万亩)。海水平均浓度3波美,溴含量55~60ppm。
淡水资源:水资源总量349.7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量为21.51亿立方米(有效容量10.77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93条,总长558公里,流域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河流年均径流总量91.87亿立方米(境内部份18.2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118.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9.17亿立方米。市区地下水储量20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90.2万立方米,人均水量33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3倍。
港口资源:北海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历史上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大风江港区。北海港口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建设大批不同形式的港口泊位。近期建设主要是石步岭港区和铁山港区。
北海老港区:岸线长1000米,规划为中小型客、货码头。现有7个泊位,最大可靠1000吨船泊,其中有一个1000吨级滚装码头。
石步岭新港区:岸线长4000米,现已建1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和3.5万吨级泊位各1个。石步岭新港区拟建三突堤四港池形式,充分利用港口岸线,可建万吨级泊位25个(含客运泊位1个)。具体为:一港池建9个,二港池建7个,三港池6个,四港池3个。
铁山港区:铁山港区现在建两个万吨级泊位,该港区水深浪静岸线长,建港条件良好,从湾口顺车槽经湾内,自然水深5米以上水域217000米,其中自然水深10米以上的有9000米,作长远规划可建大批深水港;港口西槽直通湾外天然深沟,该段自然水深10米以上水域有6000米,其中水深15米以上水域长2800米。
西岸湾口处的啄罗口至垠底10米以上深槽长6000米,可建10至20万吨级专业码头,如煤、原油、钢铁等大型泊位。预留工业岸线长18600米,可建深水泊位60至85个。坡尾底以上至石头埠南约7000米,可建大中型商业泊位25至35个。
四大风江港区:适合建5000吨级以下泊位一批,近期未作规划。
旅游资源:北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北海地处亚热带,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植被丰茂。全年花繁叶绿,四季瓜果飘香。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大陆和海岛沿岸有众多天然优良海滩,海水温净碧透,浪软如毯,自净力强。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北海空气的清新可谓全国之最,在全国各城市中居优级领先地位。是中国可适宜居住城市的“三海一门”(即珠海、北海、威海、厦门)中的一海。
北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可称得上是免费的氧吧。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主要有:滨海类、风光类、人文类、古迹类四大旅游资源。
亚热带综合资源:北海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粮食、花生、红黄麻、甘蔗、蚕桑等。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现有森林面积7.87万公顷;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柑桔、龙眼、荔枝、树菠萝、芒果、香蕉等。
潮汐:潮型为混合型,平均潮位2.51米,最高潮位6.06米,最低潮位-0.06米。最大流速:涨潮0.23米/秒,落潮0.45米/秒。
经济成就
20xx年,该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围绕“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坚持“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与投资发展年”活动,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民经济在较高的平台上快速运行。20xx年,我市克服干旱、煤电油运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快速运行的势头,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83.4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37亿元、66.68亿元、70.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23.6%、12.2%。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5.3:36.3:38.4。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9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2.2和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进一步向工业化方面调整。分季度看,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0%,二季度增长12.5%,三季度增长13.4%,四季度增长14.2%,说明我市经济步入了快速增长时期。与全区相比,gdp增幅比全区高1.5个百分点,人均gdp比全区高3587元达到12349元。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55.9%、3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趋缓,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呈“四升四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分别上涨4.2%、1.2%、0.1%、7.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0.1%、0.1%、2.6%、4.6%。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总量进一步增大。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27亿元,比去年净增3.96亿元,同比增长25.83%。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297元。地方财政收入10.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6%。其中税收收入5.43亿元,增长26.78%,非税收入5.43亿元,增长36.71%。财政支出17.77亿元,增长33.24%。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6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2970人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7150人,登记失业率为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财政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可用财力仍然不足;县区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创新能力不足,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供求紧张,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
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15亿元,同比增长6.88%。其中,农业完成产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5.0%;林业完成0.64亿元,增长10.51%;牧业完成17.24亿元,增长6.1%;渔业完成46.41亿元,增长6.91%。
植业生产稳中有升。20xx年,我市克服了洪涝灾害和多年少见的冬春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资源,扩大以马铃薯、玉米、红薯为主的冬种粮食的种植,增加粮食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同时积极保护基本农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抗逆能力,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农田粮食产出能力。20xx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9万公顷,产量42.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29%、2.13%;油料播种面积1.59万公顷,产量3.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5%、4.08%;糖蔗种植面积2.47万公顷,产量165.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7%、6.36%;蔬菜播种面积3.03万公顷,产量52.3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7%、增2.47%;水果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8.33%。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20xx年是禽流感多发期,我市对规模猪场、禽场、大专业户采用常年免疫,零散农户采用春季突击防疫等有效措施,确保了畜牧业持续增长。全市肉类总产量12.57万吨,同比增长6.79%;出栏肉猪77.27万头,出栏肉牛2.57万头、出栏肉羊0.8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7.92%、6.20%、17.10%。出栏家禽3203.39万只,蛋产量2.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9%、减1.03%。
水产业继续稳定增长。20xx年我市海洋水产业在严格遵守国家指令下,水产品生产继续增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4.18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88.54万吨,同比增长1.63%,海水捕捞同比下降0.68%,海水养殖同比增长5.43%;淡水产品产量为5.64万吨,同比增长7.97%。淡水捕捞同比下降16.57%,淡水养殖同比增长10.48%。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xx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87.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26台,增长3.89%;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89部,增长11.4%;小型拖拉机1.26万台,下降1.91%;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05万部,下降3.96%;农用排灌电动机1627台,农用排灌柴油机8576台,比上年增长1.54%;农用水泵2.06万台,比上年增长38.92%;农用运输车(含载重汽车)1723辆,与上年持平;渔用机动船5148艘,比上年下降5.16%。全年农村用电量 11038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58%。化肥使用量(折纯)5.86万吨,增长2.36%。有效灌溉面积4.66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10万公顷,机电井1963眼,增长61.17%。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xx年末,全市通汽车村达341个,占村总数的99.42%;通电话的村342个,占99.71%;自来水受益村达58个,占16.91%。
工业
工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1.39亿元,同比增长33.25%,完成工业增加值58.51亿元,增长25.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2.01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工业增加值29.32亿元,同比增长3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3%,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轻、重工业快速增长,重工业优势凸现。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1.02亿元、18.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1%、37.1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3.03%、66.97%,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84个百分点和21.96个百分点。二是电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增势强劲。这五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 6.04亿元、1.48亿元、2.54亿元、3.37亿元、2.8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倍、41.26%、66.94%、5.87%、25.44%。三是产销衔接良好,出口增势迅猛。全年实现销售产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36.31%,产销率达到98.37%,同比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98.94%。四是县域工业持续发展。合浦县、铁山港区、海城区、银海区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4.08亿元、2.19亿元、0.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85%、1073.84%、4.15%、5.21%。五是经济效益稍有回落,企业亏损面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加大。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92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7.32%,亏损企业面32.06%,比去年同比下降了11.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4亿元,同比增长30.18%。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0.18,高于去年同期11.83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17亿元,增长9.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3个,完成产值6.86亿元,同比增长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2%,实现利润总额923万元,同比增长37.1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在大项目投资额大幅增长和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的拉动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24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城镇投资61.77亿元,增长29.5%,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7.45亿元,同比增长33.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48亿元,同比增长28.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21.7%。大项目的带动明显,全年投资完成额超千万元的项目128个,完成投资42.1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2.7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是拉动我市投资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全年新开工项目309项,完成投资31亿元。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投资总量最大的是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邮电业和制造业,四个行业的投资分别完成9.44亿元、6.93亿元、4.74亿元、4.7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69%。从三次产业的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234.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9.86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工业投资19.84亿元,下降10.0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6.84亿元,同比增长5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31亿元,占开发投资额的67.7%。房地产施工面积208.56万平房米,增长5.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15.73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8.09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销售住宅面积为33.49万平方米,增长27.3%。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58.45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交通
交通运输持续发展,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20xx年,全年公路货物运输 2239.77万吨,增长6.15%;水路货物运输188.9万吨,增长56.76%;民用航空货邮吞吐量1261.3吨。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2968万人,增长6.19%;水路旅客运输量35.4万人,增长1.14%;民航旅客运输量20万人。北海机场全年起降航班3553架次。
电信业
电信业务平稳增长,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57亿元,增长5.43%;邮政业务总量0.44亿元,下降1.15%。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57.6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40.0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6.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08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32部/百人。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7%,其中境外游客3.02万人次,增长19.32%。旅游总收入20.05亿元,增长12.26%,旅游创汇642万美元,增长16.09%。全市有星级饭店36家,三星以上19家,涉外星级饭店36家。北海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综合优势更为突出。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上森林、海底珊瑚、海洋文化、海滩海洋运动、海上航线,构成了一个“十全十美”的海洋旅游体系。1984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1988年列为中国重点旅游城市,现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
国内贸易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其中: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合浦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1%。
分销售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县的零售额9.29亿元,增长13.69%,县以下零售额8.82亿元,增长13.12%。
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8%;餐饮业零售额5.59亿元,增长13.04%;其他行业零售额3.67亿元,增长12.41%。
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良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468万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进口5924万美元,增长44.18%,出口12543万美元,增长32.03%。全年审批利用外资项目32项,同比增加10项。实际利用外资2387万美元,同比增长20.98%。
边境小额贸易(石头埠码头)出口80.84万元,同比增长13.86%,进口额为3893.82万元,同比增长41.56%。
金融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61.80亿元,比年初增长8.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74亿元,比年初下降6.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1.72亿元,比年初增长11.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7.26亿元,比年初增长9.92%,其中工业贷款19.94亿元,比年初增长20.37%,农业贷款17.20亿元,比年初增长21.57%。全年银行现金收入539.86亿元,现金支出537.11亿元,收支相抵回笼现金2.75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83%。
教育
高等教育实现突破,基础教育扎实推进。大学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首家进入园区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开始招生,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20xx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所,教师411人,在校学生7101人;中专12所,教师561人,在校学生1.01万人;普通中学91所,教师5500人,在校学生11.44万人;小学411所,教师7361人,在校学生16.75万人。幼儿园208所,幼儿园人数3.8万人。全市初中毕业升学率74.4%,小学毕业升学率99.6%,学龄儿童入学率99.6%。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夕阳秀——第二届华夏中老年艺术大赛”中,我市参赛的舞蹈《网娘》、《挑月》分别在本次大赛中荣获菊花金奖。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奖”青年演员大赛中,我市参赛剧目《打神告庙》一举获得银奖。在“广西儿童歌曲新作品创作评选暨演唱比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了6金、4银、6铜的好成绩,并获4个优秀奖、1个优秀组织奖,创作金奖数排全区第一。由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国家二级作曲家林海创作的歌曲《打工谣》、《女孩当家》荣获“同在蓝天下、情系农民工”全国征歌大赛优秀歌曲创作奖。成功举办第二届北海银滩文化名人笔会。《北海市志》出版发行,《北海年鉴》获全国特等奖。20xx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38.74万册(件)。乡镇文化站26个。电影院、影剧院17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7.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
卫生
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20xx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59个(不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41个,门诊部(所)302个,妇幼保健所3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885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97人(不含个体),其中医生22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0.7万人。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无甲类传染病发生。
人口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20xx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149.24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增长0.93%,其中市区人口55.79万人,增加0.83万人,增长1.52%。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21‰,比上年下降1.3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2.9‰,比上年下降2.8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1‰,比上年增加1.52个千分点。
语言
北海通行好几种方言,主要有白话、客家话、普通话等。本土的原始方言是廉州白话,分布在今合浦县廉州镇、西场镇、石康镇、北海市海城区地角镇、高德镇,银海区白虎头等地区。合浦县山口、公馆、闸口、曲樟等镇则通行客家话。至于在北海市区通行的白话,则是现今北海最官方的方言,属于粤语中的钦廉系。据暨南大学粤方言专家陈滔考证,北海白话融合了粤语、客家话的特点,自成一派,带有浓郁的北部湾渔乡特色。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北海涌入了大量的外地移民,故普通话也日益流行。因此北海市区现是北海白话、廉州话、普通话三足鼎立。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龙脊梯田景区,那么在这之前,大家知道哪些关于龙脊梯田的信息呢?恩,没错,它确实是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在游览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龙脊梯田吧。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成形于明朝,完工于清朝,距今已有近7_年的历史。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主要是以平安壮族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为主体向周边村寨辐射的梯田群体。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梯田群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集壮美与秀丽为一体,堪称天下一绝。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肯定没有想到,他们为了生存用血汗和生命开辟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世界曲线。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宏,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誉,比起精致的巴厘岛德格拉朗梯田壮丽许多,是中国南方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
虽然它的规模磅礴壮观,但有趣的是,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有个笑话这样形容每块田的小:有个地主要农夫耕完山脚的206块田,农夫把地耕完后,数来数去一共只有205块田,怎么也找不到那最后一块,无奈之下,农夫准备回家,可是当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块田被盖住了,因此,这里还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而且啊,龙脊梯田的景色还会随着一年四个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各显神韵,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这种景象可以称得上是人间的一大奇观,告诉您一个小秘密,领略龙脊梯田魅力的最佳时机是农历“芒种”和“中秋”两个时节的前后。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没错,因为“芒种”为当地村民的春耕时节,但见云雾弥漫于阁楼梯田间,如镜的梯田中点缀着耕牛、衣着火红的耕者、碧绿的秧苗,绝对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写意画境;而在“中秋”时的秋收时节,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那绵延起伏的山,一级一级蜿蜒的梯田,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看见这种景色,游客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他们敬畏于人们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也折服于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力量。
龙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个景区。两处梯田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啄;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艺术情调。由于山行各异,呈现两种互不雷同的诗域画境。两者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北壮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可谓组合巧妙,相互辉映。
平安梯田横跨平安和龙脊两个行政村,宛如一条行进中的巨龙,腾越在一个四五里长的坡面上,腾越出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平安梯田内有“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两个独特的景观。“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被梯田所盘绕。“七星”指当初开田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7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7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因为“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的存在,使得平安梯田像田园一样景中有景,平添许多情趣和意味。
平安梯田是广西北部壮族文化的载体,金坑梯田则是红瑶风情的摇篮。龙脊壮、瑶人民像修筑梯田,保持水土一样精心保护这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这里有被梯田拥在怀里、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被空灵成天上空阕的吊角木楼,有似梯田一般延绵不绝、饮唱不熄的山歌,有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有奇特的风俗,有酿香的水酒。所以这一切,都和高山、森林、云海在一起,构成龙脊梯田深厚的文化内涵。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看了龙脊的自然风光,现在小雷为大家介绍一下龙脊四宝吧,这一宝呢,就是龙脊香糯,它也是酿造龙脊水酒的主材,是只有在龙脊才吃得到的哦;这二宝呢,就是有着“东方魔水”美誉的龙脊水酒,它是用土制酒药酿造密封后兑冲甘泉而成,芳醇爽口,润脾生津,营养丰富。人说龙脊十三寨人,肌肤红润,健康长寿,是常年饮食佳酿之故;三宝就是龙脊辣椒,它产于龙脊景区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椒呈牛角形,颜色鲜艳、肉厚籽少、辣味浓、香味独特诱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挥发性芳香油外,还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后开胃提神,驱寒除湿,增进食欲,是独特的佐料佳品;第四宝就是龙脊云雾茶了,龙脊云雾茶品质优良,是中国28大名茶之一,在乾隆年间曾为贡品,各位游客朋友们知道原因吗?这是因为呀,云雾茶茶园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茶园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机物含量高,日照短,终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无任何污染,这可是形成优质茶的理想之地。所以啊,有很多人十分羡慕此地极得老天之眷顾。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对龙脊梯田的讲解就此结束了,大家现在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景区,1个小时候我们在此集合,谢谢!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四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已有14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从桂林到阳朔,水路83公里,陆路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真可谓是大地母亲赐予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路,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
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已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洋人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路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路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佛光普照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
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精神后花园!
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迷人的阳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怀,期待着您的光临!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五
桂林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漓江东岸,整个公园面积137.4公顷,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为中心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称月牙山,山多溶洞,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状观。小东江经花桥顺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桥影相映成趣。七星公园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于一体。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七星岩就成为浏览胜地。历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栖霞真境”、“月牙虹影”、“驼峰赤霞 ”、“龙隐奇迹”等名胜。公园内摩崖碑碣有500多件,为山水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光彩。
花桥坐落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 故更名花桥。
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花桥虹影”美誉。旱桥宽5.3米,7小拱,水桥上建有风雨长廊。
于花桥观景,山光水色,幽雅绮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观月,有月看水中映月,无月看桥孔影月。四孔临水,圆月可数,正是:花桥常有月,慧眼数团圆。
七星岩古时称栖霞洞,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眼洞内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两种地形;一是“岩洞的侵蚀地形”,如洞内的“银河鹊桥”景点,就是一个巨大的厅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积地形”,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次生沉积物组成,具有各种形态,千奇百怪。今依民间习惯称呼,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第一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 。
七星公园内骆驼山即驼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原名酒壶山,因其形状像老式酒壶,山南刻有“壶山”二字。
骆驼山末有一江南名士隐居于此,以栽花种桃,著书立说为生,死后,葬于壶山南麓。旧时,朝阳映于壶山桃林,桃花红遍,故有“壶山赤霞”之誉。壶山酷似伏地骆驼,今游人见之,直呼为骆驼,足见形象逼真故可称“骆驼赤霞”。
山南侧是盆景苑,近20xx盆的各类盆景俱属珍品,各具神韵,意趣天成。景区内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曲折清幽,如入仙境。
七星公园内桂海碑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 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元佑党藉》碑,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现存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很高。《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实。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尖锐指出当世 “ 民怨神怒 ”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而“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郭沫若读后,赞为“梅公瘴说警人心”。石曼卿(延年)《饯叶道卿题》28字,笔法坚劲,是传世稀品。米芾、程节《赠、答诗》,朱唏颜、章岘、方信孺以及明人周进隆、清人谢启昆的题诗,都有较高艺术水平。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阳线观音像,线条精细,面容丰满,髻堆上有三个小头像,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书“佛”字,糅书、画为一体,匠心独具,颇有欣赏价值。龙隐岩左侧现已增建碑阁,展出历代文化名人歌咏桂林山水的诗词曲赋以及题榜、铭记的碑刻和拓片。
七星景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景区内最有名的景点是骆驼山和七星岩,当然还有很多人对花桥感兴趣,那是一座很漂亮的宋代石拱桥。景区内还有动物园和攀岩、野战等拓展项目。
来了桂林,大部分的人都想看下溶洞,如果不想到银子岩那么远,那七星景区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它位于市区,交通也便捷,还可以顺带逛逛这个桂林出名的公园和玩玩公园里的其他的项目,比如带孩子的可以去下动物园看熊猫,对拓展有兴趣的还可以玩玩冒险树。
如果本身你有打算去银子岩,那其实七星景区没有什么来的必要,因为溶洞说来也都类似。而骆驼山其实就是外形像骆驼的山,3分的形似7分的想象,并且在公园外就已经可以看见,只是没那么近而已。毕竟这是个门票75元的公园,而且里面的小景点都还需要另外收费。拓展要收费、动物园要收费、银子岩也要收费,所以即使这个公园环境及文化底蕴都不错,但花个75元逛个城市公园看看骆驼山,想来,还是不核算的!
七星景区一共有4个门:花桥大门也就是东门,是正门;龙隐大门是北门、它靠近灵隐寺和儿童乐园;驼峰大门是西门,也是公园的后门,靠近动物园和骆驼山;栖霞大门是南门,靠近栖霞寺。哪个门进入都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交通或者地理位置选择比较近的门进入。
一般游客从花桥大门进入的最多,可能是因为这个是正门的关系,并且这个门最大。给出正门进入的游览路线供参考,当然真的去游玩的时候可以很随意,比如不想看动物的可以去掉动物园,不想吃饭的可以去掉月牙楼等,不是一定要按照行程走,行程基本只是依次经过的景点顺序。
花桥大门进-花桥虹影(是座宋代石拱桥)-栖霞禅寺(唐式建筑风格寺庙)-七星岩(溶洞)-骆驼峰(桂林市名山之一,因其状态酷似骆驼,遂名之,骆驼峰旁边还有新的拓展项目冒险树。)-动物园(里面可以看到熊猫)-天权湖-华夏之光广场(有个五彩石雕壁画)-桂林名楼月牙楼(可品尝百年“姑子面”及特色素宴)-花桥大门出。
以上游览方式:步行游览时间约2.5小时,如果嫌累也可以考虑乘坐电瓶车游览,时间约1.5小时,电瓶车费用15元,电瓶车可直达景区花桥大门和驼峰大门。
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 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 七星景区是桂林市最大, 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筑、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华景观的缩影。 七星公园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总面积137.4公顷。
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整个公园汇集了山、水、洞、石、庭园、建筑、文物的精华,还包括了一个动物园在其中,是桂林公园的杰作。从天空上俯瞰,七星公园的七座山头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前面有三座山峰,像斗柄,叫“月牙山”;北面有四座山峰,像斗勺,叫“普陀山”。两山七峰,好像天山的“北斗七星”,合称“七星山”。七星公园和七星岩也因此而得名。
除了享有盛名的七星岩以外,里面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海碑林博物馆。著名景点有:“北斗七星”、“花桥虹影”、“月牙仙境”、“龙隐奇迹”’、“普陀石林”、“栖霞真境”、“壶山赤霞”、“桂海碑林”、“华夏之光”、“盆景艺苑”等。整个公园环境优美、空旷开阔,早在隋唐时代已成为游览胜地。邓小平、郭沫若、克林顿等许多中外名人、政府首脑曾到过公园内参观游览。七星公园共有四个门,您参观游览的时候可尽量不走回头路,合理安排线路。
最新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六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市区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分别为104公里、173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分别为204公里和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南宁市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
南宁市名称来源: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20xx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开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 “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20xx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广西境内由“邕”改为“南宁”,南宁由此而得名。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设南宁为自治区首府;至此,南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南宁市行政区划为7区5县: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其中下辖高新经济开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五象新区、横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共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
兴宁区:总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9.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7万人;壮族人口18.14万人。辖2个街道、3个镇:民生街道、朝阳街道、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共有38个社区、37个行政村,330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厢竹大道。
青秀区:总面积872平方千米。总人口58.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5万人;壮族人口15.56万人。辖5个街道、4个镇: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头街道、刘圩镇、南阳镇、伶俐镇、长塘镇。共有58个社区、46个行政村,276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东葛路。
江南区:总面积1154平方千米。总人口44.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9万人;壮族人口21.83万人。辖4个街道、4个镇:福建园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那洪街道、吴圩镇、苏圩镇、延安镇、江西镇。共有28个社区、68个行政村,780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壮锦大道19号。其中,那洪街道由南宁经济开发区托管。
西乡塘区:总面积1298平方千米。总人口77.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1万人;壮族人口28.89万人。辖10个街道、3个镇:衡阳街道、北湖街道、西乡塘街道、安吉街道、华强街道、新阳街道、上尧街道、安宁街道、石埠街道、心圩街道、金陵镇、双定镇、坛洛镇。共有76个社区、69个行政村,372个自然村(坡、屯)。区政府驻衡阳西路11号。其中,心圩街道由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
良庆区:总面积1379平方千米。总人口2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3万人;壮族人口20.97万人。辖1个街道、5个镇:大沙田街道、良庆镇、那马镇、那陈镇、大塘镇、南晓镇。共有12个社区、57个行政村,436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德政路。
邕宁区总面积1255平方千米。总人口33.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0万人;壮族人口30.66万人。辖3个镇、2个乡: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百济乡、中和乡。共有9个社区、65个行政村,455个自然村(屯)。区政府驻蒲庙镇红星路18号。
武鸣区:总面积3378.36平方千米。总人口68.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4万人;壮族人口59.46万人。辖13个镇:城厢镇、太平镇、双桥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陆斡镇、两江镇、罗波镇、灵马镇、甘圩镇、马头镇。共有20个社区、198个行政村,1796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城厢镇。
隆安县: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总人口39.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6万人;壮族人口37.95万人。辖6个镇、4个乡:城厢镇、南圩镇、雁江镇、那桐镇、乔建镇、丁当镇、古潭乡、都结乡、布泉乡、屏山乡。共有13个社区、118个行政村,1240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城厢镇。
马山县:总面积2345平方千米。总人口5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17万人;壮族人口40.02万人。辖7个镇、4个乡(其中2个瑶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乔利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共有6个社区、145个行政村,3001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白山镇。
上林县:总面积1869.64平方千米。总人口48.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01万人;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5%。辖7个镇、4个乡(其中1个瑶族乡):大丰镇、明亮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乔贤镇、西燕镇、澄泰乡、木山乡、塘红乡、镇圩瑶族乡。共有16个社区、131个行政村,1355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大丰镇。
宾阳县: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总人口103.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28万人;壮族人口20.12万人。辖15个镇、1个乡:宾州镇、黎塘镇、甘棠镇、思陇镇、新桥镇、新圩镇、邹圩镇、大桥镇、武陵镇、中华镇、古辣镇、露圩镇、王灵镇、和吉镇、洋桥镇、陈平乡。共有40个社区、193个行政村,1892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宾州镇(20xx年10月13日芦圩镇更名为宾州镇)。
横县:总面积3464平方千米。总人口1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4.22万人;壮族人口44.07万人。辖14个镇、3个乡:横州镇、百合镇、那阳镇、南乡镇、新福镇、莲塘镇、平马镇、峦城镇、六景镇、石塘镇、陶圩镇、校椅镇、云表镇、马岭镇、马山乡、平朗乡、镇龙乡。共有26个社区、276个行政村,1404个自然村(屯)。县政府驻横州镇。
【历史沿革】
南宁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
汉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前116)为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属郁林郡领方县地。
三国时,属吴国辖地,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地,一直延续到西晋。
东晋大兴元年(318),从郁林郡析出晋兴郡,隶属广州,治所晋兴县,晋兴县成为南宁的第一个地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兴县为宣化县,治所宣化城(今南宁市区)。
唐武德四年(621),以宣化县地设南晋州,领宣化一县;五年,宣化县分出宣化、武缘(今武鸣县)、朗宁、晋兴、横山5个县,隶属南晋州;
贞观六年(632),南晋州改称邕州,为邕州都督府,这是南宁成为桂西南地区行政中心的开始,也是南宁简称“邕”之始(“邕”字来自唐《元和郡县志》“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的记述);
天宝元年(742)改邕州为朗宁郡;
乾元元年(758)复为邕州,撤销朗宁郡建制,由州领县;
咸通三年(862),邕州属岭南西道,治所宣化县,这是南宁相当于今省级政权治所开始。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为邕州路,辖宣化县、武缘县,置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抚,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泰定元年(1324)九月,为庆南疆绥服,邕州路改称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宣化县隶属南宁路,南宁得名始于此;
至正二十三年(1363),湖广行中书省分置广西行中书省,南宁路隶属广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废南宁路,置南宁府,宣化县隶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南宁城。
清朝承袭明朝建置,清朝初年,南宁府隶属广西,宣化县隶属南宁府,府、县治均在今南宁市。
民国元年(1912)7月,废宣化县并南宁府,同年10月,广西军政府从桂林迁至南宁,南宁成为广西省会。
民国2年6月,废府留县,南宁府改为南宁县,同时置邕南道,领邕宁、武鸣、扶南(今属扶绥县)、那马(今属马山县)、上思、横、宾阳、永淳(今属横县)、上林、隆安10个县,归德(今属柳江县)、果化(今属平果县)、土忠(今属扶绥县)3个土州,都阳(今属都安县)、安定(今属都安县)、白山(今属马山县)、古零(今属马山县)、兴隆(今属东兰县)、旧城(今属平果县)、定罗(今属马山县)、迁隆峒(今属宁明县)8个土司,治所均在今南宁市。
民国3年6月,为避云南省的南宁县同名而改名邕宁县。同年置南宁道,领邕宁、永淳、横、宾阳、上林、武鸣、隆山(今属马山县)、那马、都安、果德(今属平果县)、隆安、扶南、绥渌(今属扶绥县)、上思14个县和定罗土司。
民国20xx年废道,由省直接领县。
民国20xx年7月设南宁市政府,与邕宁县合署办公,同年11月,撤市建制。
民国20xx年置南宁民团区。
民国20xx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
民国20xx年置第九区,均领邕宁、宾阳、横、永淳、扶南、绥渌、同正(今属扶绥县)、隆安、上思9个县。
民国20xx年10月,广西省会从南宁迁至桂林。
民国20xx年置南宁行政监督区(又叫第九区)。
民国31年4月,将第八区(武鸣)、第九区合并称第四行政区,治所南宁,领邕宁、永淳、横、宾阳、上林、武鸣、隆山、都安、那马、平治(治今平果县)、果德、隆安、同正、扶南、绥渌、上思16个县;
民国38年10月,广西省会再次从桂林迁至南宁。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
1950年1月,南宁建市。同年2月8日,广西人民政府成立,确定南宁市为省会。
1952年12月,南宁亦为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驻地。
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为首府。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宣告成立,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憧族为壮族。
1958年-20xx年,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和南宁(专区)地区并存。
20xx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辖原南宁地区南部凭祥市和崇左、扶绥、大新、宁明、龙州等县。原南宁地区北部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划归南宁市。
20xx年2月16日,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
南宁市气候概况
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暖,夏长冬短。 南宁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冬季中的1月温度最低,平均温度近13℃,平均最低温度也有10℃左右,因而并不感到冷;夏季中的7、8月最热,平均温度在29℃左右,平均最高气温33℃左右,也不算太高。特点是高温的时间比较长,从2月到10月均有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记录。南宁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79%,因而常使人感到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降雨是在夏天。
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华似锦,物产更是丰富。如此,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也是名符其实,从而获得"青城"之美誉。
广西电网8.8心得体会报告 广西电网8.8事故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