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报告评审申请书 节能评估报告审查(五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节能报告评审申请书一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更主宰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节能降耗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济宁的重要保障。公益性单位更应成为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的先行者。为此,我们特向____全体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开展“厉行勤俭节约,从身边小事做起”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开展“安全生产、节能低碳”专项活动要求,认真践行批示精神,大力倡导“五个一”的节约理念(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滴油),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财务支出,节约办公耗材,降低运行成本,努力构建节约型、效能型展示馆。
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节约每一滴水,用水完毕后,作到随手关闭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水的再次利用,节约淋浴用水,缩短淋浴时间。节约每一度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下班或工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做到人走灯灭;节约每一粒米,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打印,微机阅改文稿,实现无纸化办公;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和餐盒,分类保存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爱护公共绿地,减少生活垃圾。
做“节能减排”的传播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排的宣传员、志愿者,以节能降耗为己任,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摒弃陈腐的用能观念,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营造低碳环境,过低碳生活,做环保公民。
做“节能减排”的示范者。树立正确的节能减排、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生活意识,弘扬节能减排文化,把个人节能环保行为视为个人文明修养的组成部分。在工作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倡导节能环保、绿色消费等科学理念;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意义,传播节能减排知识;积极参与节能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争节能、个个促减排,争当节能减排示范先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我们倡议展示馆全体成员:提高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群策群力,协调一致,为共创节约型公益单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济宁做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精选节能报告评审申请书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加快资源节俭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古政办[20__]3号《关于分解古城区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古城区建设局提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各股室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俭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局各股室认真学习了文件,充分认识到做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在学习文件精神后,古城区建设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山群副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局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俭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二)找准问题,明确任务。
结合单位实际,按照“严、细、实”的管理作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规划节能目标,实现节能改造,力争使单位的节能管理、节能设备和技术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管理,把好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管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标准执行关,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予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得销售使用,建立行政审批职责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职责。
二是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
节能报告评审申请书 节能评估报告审查(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