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校歌心得体会报告 学校歌会的感想(2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合唱校歌心得体会报告一
排练是指挥和合唱团最重要工作,是合唱团学习乐理、合唱知识、增强识谱能力、提高演唱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合唱艺术创作的过程。排练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充满着艺术创作的情趣,指挥应启发引导大家深入到艺术创作情感之中,共同提高合唱艺术的修养及合唱的演唱水平。
新作品的排练可有以下步骤:
1、初排
a、介绍作品 可以通过听录音等方法,使大家初步建立作品的音乐形象;介绍关于作者信息、作品的思想情感、歌词的特点等。
b、视唱作品 通过视唱,初步了解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视唱作品可用以下方法进行:①、大家共同视唱旋律声部,以对作品的主旋律有共同认识;②、男低音与女高音声部一起视唱,使大家了解两个外声部的关系;③、男高音与女低音声部一起视唱,使大家了解两个内声部的关系;④、相邻声部一起视唱,使大家了解自己声部与相邻声部的关系,便于互相倾听;⑤、四声部视唱,使大家了解合唱作品的纵横关系。视唱可用唱名,也可用“啊”“啦”等音进行。用轻声视唱,边唱边听,听自己、听他人、听整体的音响。视唱作品是初排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坚持常期进行。在常期的视唱练习中,逐步提高大家的视唱的能力。一个业余合唱团的视唱能力如何,是解决音准、节奏问题的根本所在。指挥在引领大家视唱的过程中,要及时地讲授与视唱内容有关的识谱与乐理知识。坚持视唱练习并严格要求,是一个合唱团提高进步的关键。
c、声部练习 由声部长或由声部长指定的水平较高的团员带领声部练习。按照指挥的要求,在视唱的基础上准确地唱熟旋律、节奏、歌词。遇到复杂节奏、不易唱准的音程等难点,要反复练习,直至唱会、唱熟。还要进行正确地咬字吐字的练习,提倡用轻声练习,要注意声部集体声音的统一。这时指挥可到各声部了解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做为合排时的参考。声部练习是合唱的基础,绝不可忽视;就是进入合排后,也依然还要再进行;许多难点的突破、技巧的掌握,都要在声部练习时解决。
d、集体排练 在声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四声部的合排,合排一定要在声部练熟后再进行,不要急于合排。合排时,各声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应让各声部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对合唱整体的音响重点排练;使声部的音响融合在合唱音响之中,并在合唱中找到自己声部的位置并得以巩固。
2、细排
a、分段练习 根据既定的排练计划,分乐段排,重点部分着重排练;要使音准、节奏、发声、唱法、速度、力度、咬字吐字等合唱技巧得到完美表现。
b、咬字吐字的练习 初排主要解决了音乐的问题,歌词并未重点练习,在细排时,应注意咬字吐字的的练习。重点字、关键字、直接影响词意表达的字、需特殊处理的字都要重点练习,也可用随音乐节奏朗读的方法进行练习。同时不能忽视音乐的要求,如呼吸、分句、发声和共鸣等。 51.
c、情感练习 情感练习要贯穿排练的始终。一切合唱技巧都是为合唱的情感表现服务的,声乐中所谓的“以情带声”就是这个道理。合唱作品中蕴涵的情感意境,是合唱团表现合唱艺术的最高追求。譬如:一个乐段用连音唱法,除了要求在合唱技巧上的声音连贯外,指挥还应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唱,表现的是什么情感。但情感的要求不能太琐碎,要以乐句或乐段为单位要求情感的发展,情感要贯穿合唱的始终,有了情感的合唱音响,才能生动感人、充满活力。
d、合伴奏 在此之前,应尽量少使用伴奏,主要是合唱的构建。合伴奏是合唱与伴奏互相熟悉的过程,并使合唱团员懂得伴奏的前奏、间奏、尾奏的每一个音符、音型、乐句和乐段,都是合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前奏一起大家就应进入合唱的情感状态,尾奏结束后才是音乐的结束。合伴奏要分段逐次合成,最后达到完整合成。这时合唱与伴奏此起彼伏,水乳交融,会产生摄人魂魄的奇妙合唱音响。
3、总排
是合唱团演出前最后的排练。目的是使大家辛辛苦苦创作的合唱艺术品在展示之前,做更完美的装饰。这时的每一次演唱都要符合演唱的要求。全体参加演出的人员都应精神饱满、感情充沛的一气呵成,中间尽量不停顿,如有不足可在复排时解决。总排最好在演出的舞台上进行。因为平时的排练场地与演出的场地环境不同,音响也会产生很大的区别;如果不进行演出场地的实地排练,演出时合唱团员会感到很大的不适,进而影响演唱效果。另外,与合唱团演出有关的音响、灯光、服装、合唱台等都应安排妥当。
合唱排练的方法多种多样,虽有规律可循但并无固定的公式,指挥者可以根据自己经验,使用自己认为科学并有效的方法进行排练。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指挥在排练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指挥者的工作态度应当既热情又严格,时刻关注合唱团员的精神状态,利用各种
合唱校歌心得体会报告 学校歌会的感想(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