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思政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思政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党史思政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一
学习党的历史,让我了解了过去,更看清前进的方向。
党史告诉我们,奉献,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和崇高境界,爱岗敬业就是最平凡的奉献精神,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奉献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和岗位大小之别,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奉献智慧,发挥作用、攻坚克难,在困难面前勇挑重担,在职责面前敢于担当,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共同利益。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充满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自身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作出一番贡献。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街道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一项工作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更应该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要从具体实在的工作做起,把上级文件精神吃透,把辖区的现实情况和现状摸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思路,把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志,抓住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总结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赢得人民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实现的。在整个过程中不乏坎坷与失败,历史证明只有赢得了人民才能赢得胜利。革命的实践反复证明了毛泽东的伟大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将人民团结起来,将人民的力量凝结起来,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使之前进。
“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证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法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有效地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才是真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是最了解群众的,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才能够更加的贴近社会、贴近民众,了解城市治理中最基层主体的实际情况,及时、客观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帮助民众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所以,我们所有的工作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党史思政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二
6月28日,江苏靖江法院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警前往常熟沙家浜开展“不忘、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建党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党性锤炼。
“沙家浜”作为革命老区,因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沙家浜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列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全国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鱼水情深”是沙家浜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一直所走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靖江法院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警前往沙家浜开展“不忘、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是接受红色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鱼水情深”,无论是在京剧《沙家浜》中,还是电影、电视剧中,都是贯穿剧情的政治主线。阿庆嫂、沙奶奶等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以郭建光、贺永英等为代表的党员干部、新四军队伍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深厚革命感情,可谓感天动地。这种精神凝聚起的是保家卫国、解放人民的磅礴力量;
这种精神是军民团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精神财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种精神更值得传承与弘扬。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需要有核心的组织来号召部署,否则就难以凝聚力量;
无论哪一个组织,无论把自己说得多么优秀,一旦脱离了人民,不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那只能是空中楼阁、纸老虎,经不起狂风巨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一直以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为己任,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正因如此,沙家浜的芦荡里,才能燃起抗日战争的燎原烈火,才能演绎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如今,我们正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斗新时代。目前,一场轰轰烈烈的“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到沙家浜这样的革命老区去寻找“”,从那些鲜活的人物、鲜活的事例中,彻底感受当年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感受那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现在,虽说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但前行路上依然有碉堡、暗礁,建设伟大祖国、美丽家园依然需要上下齐心、干群团结的“鱼水深情”。
“熊熊芦荡烽火景,感人军民鱼水情”,到沙家浜去重温建党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党性锤炼,是一堂生动鲜活的革命教育课。开展“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是要从更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中提炼出历久弥新的精神元素,彻底地进行“自我革命”,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牢牢地扛在肩上。愿党员干部们,在重温党史中“”更加坚定,“使命”更加明确,建立起新时代干群关系的“鱼水深情”,谱写出“”绽放的新篇章!
推荐党史思政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三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xx年辉煌的历程。
这xx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11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切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
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史思政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思政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