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印记心得体会报告 印度佛教史心得(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佛国印记心得体会报告一
首先请允许我站在美丽神奇的千佛山脚下,代表千佛山景区全体员工,欢迎您的到来,愿您能在这里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千佛山位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彰武县大四家子乡,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此又称舜耕山。史料记载,隋朝年间,山东省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朋友们可以看到,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的那种恢宏气势,但被称为泰山余脉的千佛山,却有着美丽而古朴的自然生态景观和藏传佛教独特的人文景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千佛山景区,千佛山内景点很多,我们今天游览的线路是由山门进入,沿盘道西路登山,途经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上半山腰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江山如簇,黄河烟波浩渺,泉城景色一览无遗。再观千佛崖,进万佛洞,东路下山,经高七米,宽四米多的“大头佛”,给大家一小时自由游览时间,准时在原地集合下山。我们的行程一路向前,不走回头路,如果您途中脱离队伍,请一路向前。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千佛山脚下,开始进入佛国胜境,接受佛文化的洗礼。
这条路叫朝圣路。这里的老百姓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端午节都要朝圣千佛山。请看,这条朝圣路共有150级台阶,下面就让我们沿
着朝圣路向唐喀前行。
大家请注意看,咱们右手边的喷涂唐卡是佛祖释迦牟尼。大家知道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位印度王子。佛祖出生以后,苦行6年仍没有悟出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到河中洗去了6 年的污垢,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羊奶之后,稍微恢复了一些原气,便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发下宏愿:“如果今生不能求得正果,便再也不起来!”佛祖在树下静思七天七夜,在他将要成佛的刹那间心魔来袭,有关享乐、财势、美女等诱惑以及恶势力的威胁一起袭来。佛祖不为所动,最终把它们一一降服,终于成道。看到这尊释迦佛后,大家是不是有所感悟?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最大的敌人或者说最大的业障只是自己,与其说是佛度有缘人,不如说是有缘人自度,“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本无物,何处惹尘埃。”真正心如明镜的人,无需修度已有大成。
各位朋友,朝圣路走完了,让我们登上山间小路。你们看,这的枫树很有特点,苍榆遒劲有力,枫树红叶似火,千年香树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令人流连忘返。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禅境,也希望在这佛之净地能够提醒各位游客,众生平等,一花一草皆要爱护,一切生命都应珍惜。
观音洞
大家请看,这座观音洞凿刻于清朝宣统元年(1920xx年),是直接在岩石上凿出来的。洞高2米、阔2米、进深3米,洞门两侧有一副对联:“普陀山上慈悲主,紫竹林中自在仙”。门额横书“观音洞”
三个字。这副对联反映了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弘传佛法道场的民间传说。观音洞里供奉的观音大士像也特别灵验呢。
其实所谓观世音,大家知道观音大士最初传入中土的时候,其实是男儿身。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才成了今天慈眉善目,好似母亲的样子。
迎客佛
眼前我们见到的这尊叫迎客佛。传说当年云游喇嘛张半仙到千佛山时,被这里美丽而幽雅的景象所吸引,决定仔细地考察此山,准备在这里修建庙宇,长期住下来。当他来到半山腰时,正赶上天降大雾,整座山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犹如仙境。于是他快步登向山顶,想进一步观赏这里的奇特景观,没走几步,路两旁晃糊糊的,仿佛有两个人在向他招手,表示欢迎致敬。等走到近前,仔细一瞅,原来是两个身着不凡、满面笑容、神态脱俗、似乎在五台山见到的佛像,正当他准备上前朝拜时,忽然满山云雾散尽,阳光灿烂,方才那两个佛家模样的人却不见了踪影。张半仙觉得十分奇怪,他掐着中指一算,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乃佛门圣地,是佛祖派人迎接我的到来。因此,张半仙在以后开石造像时,首先在上山游览的路上,左右两边各雕刻一尊佛像,并命名为迎客佛。多少年来,迎接着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让人们大饱眼福,畅抒心怀。 万佛洞
在山北麓,1992年9月30日正式开放的万佛洞。展线长达600多米,集我国"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厅观"、"云岗荟萃"
著名四大名窟于一 洞,经过艺术浓缩、重构,塑造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28888尊,其中最大的卧佛长28米,洞外仿乐山大佛高15米。最小的仅20~30厘米。
佛教艺术自东汉传到中国。经劳动人民长期揣摩汲其精华,已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风格。这些特点,在这里充分体现。于此可一瞻北魏、唐、宋各时期的造像风采。
走在万佛洞中,不自觉的会有不同的身临其境之感。这里既有云冈龙门的造像,更加有模仿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经典造型,飞天壁画栩栩如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千佛山景点之一。
游览到这里,这次千佛山之行就要结束了。大家走过了朝圣路,拜过了佛像,相信千佛山一定会给你们带来好运!
再一次感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你们对我像朋友一样热情和友好,让我深受感染,我会把大家的这种情谊带给更多的人,也希望我们的友情像千佛山脚下的灵泉水一样渊远流长,不因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减少,而是越来越醇香,越来越绵长。 在离别之际,导游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那反过来说,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生活。您在忙碌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放松自我,调整心情。请大家不要忘记,在辽宁西部有一个美丽的乡镇,境内有一座风景优美的千佛山,还有一位漂亮真诚的导游,那就是我!祝大家归途顺利!愿千佛山千佛灵水给大家带来福气、名气和灵气
2022佛国印记心得体会报告二
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一样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坏人。
2、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够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6、时刻总会过去的,让时刻流走你的烦恼吧!
7、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摘抄美文
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理解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9、不好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0、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我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2、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3、笑着应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刻。
1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5、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16、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7、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8、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9、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0、当你对自我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1、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2、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2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4、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25、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6、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7、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1、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32、笑着应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刻。
33、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貌日子会好过一点。
34、广结众缘,就是不好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一样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坏人。
3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37、能够把自我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8、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39、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40、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41、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3、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44、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45、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职责。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职责。
4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7、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9、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50、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这个叫做认命。
5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5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53、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6、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8、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9、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60、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6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62、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63、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64、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6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6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6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6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70、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此刻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7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2、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7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75、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6、不好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77、只有自我的心障碍自我,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坚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78、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7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0、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022佛国印记心得体会报告三
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金装彩绘,
佛国印记心得体会报告 印度佛教史心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