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得体会报告 心理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心理心得体会报告一
首先什么是健康?健康(health),是人的基本追求,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健康与某些事物不能兼得时,应该首选健康,因为只有“留在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入。因此,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再者,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称之精神健康,是相对于躯体健康的概念,一般来说对其理解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一个简明的定义和完整的标准绝非易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对人类影响的广泛性,关于心理健康形成了众多的定义和标准。但至今尚没有一个简明,公认或统一的说法。
说完了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再说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的益处,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了我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中学阶段,我有一个具体目标:考大学。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我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我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
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另外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我是班上的佼佼者,我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我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还有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冲突。理想中的我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的,因为社会对我的期望很高,也与我自己曾经优越的地位有关。而现实中的社会认同是不以自己的设计为转移的,当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时,我不免会产生产生心理冲突。
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以前我处理问题我总是比较武断,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更听不进任何批判意见,对别人也缺乏信任感。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我开始尝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开始感受到思想交流的乐趣,虽然还是会偶有摩擦但是那是思想碰撞的火花。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我的人缘又慢慢好起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感谢这门学科,也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的大学生活有了另一种色彩,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走向一个光明而广袤的未来,未来的征途我已踏上。
2022心理心得体会报告二
我们部门针对08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同学们离开父母来到大学所遇到的问题。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同学们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针对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长,我们部门组织了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能够正确的看待大学。
活动方案:筛选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各班的教室发给同学们,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题作完,并找出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有了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第一次离开父母而出现了一些厌学的症状,经过我们私底下的谈心。开展走访寝室活动,走进大一新生寝室,倾听大一新生的心声。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离开家的悲伤的氛围之中。
十月 院里的心理老师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活动地点:
活动方案:心理老师进行专业的辅导,各班的心理委员听讲座,并自由提问。
活动目的:学院针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为心理委员灌输了专业方面的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活动中请一些专业的心理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制定心理助理工作计划及培训内容,帮助心理助理明确职责所在。每周一晚心理助理工作例会,各心理助理反映了最近各班级开展活动的情况,提出优缺点,并对不足之处探讨对策;集中培训学习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等项目),在骨干分子中演练并在所在班级中推广,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活动总结:在这次的活动中各班的心理委员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因为同学们是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所以发现问题最早的也是各班的同学们。在班级的心理委员就是要及时发现同学之间的心理问题,经过这次的心理培训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做了铺垫。让我系心理部对学生各方面了解更加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成长、家庭、父母、舍友、社会以及其他方面,包括和谐心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自强自立、女性心理、网络成瘾、情感恋爱、考试心理、学习心理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让我系心理工作,制度,措施更加有力度。
十月 心理委员联谊
活动地点:休闲草坪
活动对象:各班的心理委员
活动方案:组织各班的心理委员集合并让他们表演节目。
活动目的: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作为骨干力量,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心理委员进行交流,为更好的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前进行讨论。心理委员可以说一些本班的一些事例请其他心理委员帮助进行解决(注意不能说出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的名称)从中心理委员可以学到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认识更多的心理委员,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他们的帮助。更好的服务同学。
活动总结:活动受到了预期的效果,心理委员都是性格开朗的,更容易让同学接近,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心理委员自由组织活动加深之间的友谊,也交流了心得体会。进行了一对一的采访活动,大家自由问问题,然后进行集体爆料,这一过程中大家惊叹声一片,成员间许多以前互不知晓的事情被挖掘了出来,加深了大家对彼此间的印象和性格的了解。第二个环节进行了“伸手指,做朋友”的活动,考验了团队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十一月 心理知识抢答赛
活动地点:
活动方案:1:组织同学进行心理知识的交流会,讲解一些心理知识,使同学预防心理疾病。
2:各班选同学参加心理知识抢答赛
3:组织同学们观看心理方面的电影
活动总结: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学到了心理知识,为预防作好了铺垫。
2022心理心得体会报告三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
心理心得体会报告 心理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