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好少年的心得体会报告 青少年守法感想(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守法好少年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和他的女朋友逛街,看到红灯便若无其事地闯了过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分手了。后来,这个人又找了一位新的女朋友,逛街时,看到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等着,女朋友很不高兴,说:“像你这样死板的人,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人遵纪守法的意识非常淡薄,事实上,像这样不守法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小到闯红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行贿受贿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有的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规矩就是纪律。
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要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一个漠视法律存在,拿法律当儿戏的人,学习成绩再优异也是徒劳的。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学三年级的高才生,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杀害,被判处死刑。马加爵,云南大学——-生化学院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在一次打牌时,与人发生了口角,杀害四名同学。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他们都曾是人们羡慕的天之骄子。但他们年轻的生命以及五彩的梦却在违法的同时破灭了。我们为之惋惜,为之痛心。可痛心之余,留给我们的却是一连串的思考。违法犯罪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校内,认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校外远离一些像网吧、歌舞厅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
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希望我们都能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有关守法好少年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日,我们演讲的题目是:《自律克己,遵纪守法》。
古人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在水中嬉游,离不开大海之浩瀚;鸟在空中飞翔,离不开天空之辽远,自由是它们的梦想,天地是它们的准则。人也一样,无人不向往自由,自由需要法律的约束,法律是人们共同的准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法律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排队不讲秩序、喧闹扰人、脏物到处乱扔、骑车乱闯红灯等,这些都是法规所禁止的。法律法规并不是文本的东西,而应当是心里实实在在的准绳。同时,知法守法也并非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知法守法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还不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致到了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根,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应当怎样做呢?
首先,要自律克己。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注意约束自我,在学校不遵守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校里,我们要自觉认真地学习、贯彻和执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时刻用它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习惯。
其次,我们还要做到知法守法。我们要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不断提自我高明辨是非的本事。作为一名小学生,除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外,我们还应当主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丰富自我的法律知识。为了强化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学校每年也都会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今日午时将面向三至六年级同学开展“法律伴我行”青少年法制报告学校公益巡讲活动,让我们以井然的秩序,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做遵规守纪的小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成就了今日的我们,而今日的习惯,必将决定我们的明天。那就让“自律克己,遵纪守法”也变成我们的一种习惯,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学习每一条法律法规做起,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让法律守护我们健康成长。
谢谢
守法好少年的心得体会报告 青少年守法感想(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