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度测量心得体会简短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长度测量心得体会简短一

小组成员:周涛、李佳、姜日山、李宁、李宏达

-09-13~20xx-09-25:四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09-26~20xx-10-09:二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10-10~20xx-10-16:四等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10-17~20xx-10-23:gps测量

测区概况:

测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高地,方便测量通视条件好。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gps测量做准备),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测量路线为学校北门出去沿香槐路西走,到中央大街经过红旗村,再沿着沈本产业大道直到学校东门,到北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线总长五公里左右,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大,其中中央大街到产业大道一段路为窄土道,有坡度较大部分,总体来说测区测量条件较好。

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测量设备:ds3水准仪1台(以矫正),脚架一个,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测量步骤: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1)从选定的第一个水准点出发,沿闭合水准路线,依次测量,最终回到第一点形成闭合环,全程共设置6个水准点。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大致相等。(注意:立在水准点上的水准尺不能垫尺垫,但在转点处必须立尺垫。)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⑴-⑵}

前视距离⑽=10{⑷-⑸}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 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 k-⑺,(k=4.687或4.787)

⒁=⑶ 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

平均高差⒅=1/2{⒂ ⒃}

每站读数结束(⑴~⑻),随即进行各项计算(⑼~⒃),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结果计算: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国家四等水平测量规范表

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80

≤5.0

≤10.0

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测量。

有关长度测量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施测方法。

2、培养学生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培养学生在地形测量工作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使每个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5、认识地形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地形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

1、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1)经纬仪

①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不能偏离1格。 ②视准误差不能超过30’’。 ③竖盘指标差不能超过1’。

(2)水准仪

①圆水准气泡校正到圆周之内。 ②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校正到5mm。

2、地形图测绘

图幅:20cm×20cm;比例尺1:500。

3、地形图的识读

由教师选择地形图,并安排识读内容。

4、数字测图

图幅:20cm×20cm;比例尺1:500。

(三)实习仪器和工具:

1、仪器

dj6经纬仪一套,ds3水准仪一套,卷尺一个,花杆一根,测钎3根,全站仪

一套,棱镜一套。 2、工具

记录夹一个,三角板一副及比例尺一根。 3、耗材

50cm×60cm聚酯薄膜和白纸各一张,胶带纸一卷,水平距离测量记录簿,水

平角度记录簿,水准测量记录簿和导线测量计算簿,红油漆一桶,毛笔一支,水泥钉一盒,2h和4h铅笔各一支,橡皮一块。 4、资料

(1)《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 (2)《城市测量规范》

(3)《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4)测区已有控制点资料 (5)测区已有地形图资料

(四)具体任务及过程

任务:测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新篮球场,包括外围人行走道及土操场在

内的所有地形。

过程:7月6日:完成对测量区内地形的初步勘测,定控制点及草图绘制。

7月7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完成对控制点的控制测量。

7月8日:用全站仪对已测控制点进行校核测量,并用gps定出控制点

坐标及高程,最后完成对篮球场外围人行走道的碎步测量。

7月9日: 完成篮球场内部篮球架,风雨操场,厕所等地物的碎步测量。 7月10日:完成内业操作部分,包括数据处理,数字成图以及整个测量

工作的校核。

7月11日~7月12日: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及资料整理。

(五)实习内容:

我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负责控制测量部分,实习内容如下:

1、根据实际地形勘测,定出如图所示10个控制点。

2、利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及测回法测出各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①每个控制点上用dj6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半测回差不超过±36″与测回差不超过24″,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60√10=3°9′。 ②用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各站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米,同测站两次高差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10=37.9(mm),式中l为以公里为单位的单程路线长度,n为测站数。

3、平面坐标及高程计算。

①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并完成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②高程计算中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六)实习体会:

在几天的实习中,我们小组六人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小组六人就达成了一致共识,要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要有才华横溢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我们小组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思想,从始至终大家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最终我们还是一一克服。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遇上了大雨,原本用粉笔画好的10个控制点都被雨水冲刷不见,用油漆涂上的坐标点都被雨水冲走,刚开始实习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但大家并没有泄气,都顶着大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我们用了防水胶布标上了控制点,并用相机拍摄记录控制点的位置,克服了雨中无法定控制点的问题。由于任务要求时间比较紧,在定完控制点后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控制测量,我们六人分为了两组,三人负责三四等水准测量,三人负责测回法测量,另外每三人还做出了具体分工,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控制点的测量。但由于受到大雨的影响,经大家计算校核后发现测量误差都比较大,三四等基本能达到精度要求,但测回法的误差达到了2′30〞,超过了精度要求范围。

考虑到天气等问题,老师让我们用全站仪完成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拿到全站仪后我们首先对控制点进行了重测,得到了比较精确的结果。在gps定位得出控制点精确坐标后我们开始了碎步测量。由于我们测量的地区地物较多,如篮球架,路灯,树木,风雨操场,健身器材等,在草图上我们定出了400多个碎步点,相比其他组,我们的碎步点比较多,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但越是逆境,就越能激发大家测量的热情,最后我们于7月9日下午5点30分提前完成了400多个碎步点的测量!

完成了外业的工作,大家都黑了很多,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但革命尚未完成,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内业的计算及数字成图的工作,大家聚在宿舍一同讨论,研究,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测绘软件的安装,用法,以及一些地物的标注。

在整个实习中,外业工作上我主要负责碎步点和控制点的测量工作,400多个点测下来,眼睛都有些酸痛,时不时感觉到十字丝在眼前摇晃,再加上天气的炎热,每天都感到精疲力竭。内业工作中我负责控制测量计算工作,面对计算的繁杂,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丝不苟。测量实习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测量人员的伟大。每个数据,每步工作的校核都需要测量人员不厌其烦的耐心。另外,无论是外业工作,还是内业计算成图,我对测量工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了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掌握了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回法以及数字成图的方法等。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我们一组六人,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不仅加深了友谊,更是加深了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也感受到了扛在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今后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我们又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责任。

有关长度测量心得体会简短三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通过实习,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完成具体的测量任务,实践并掌握施工测量、道路测量、曲线测设土地平整等工程测量的技术方法和作业流程。通过实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工程测量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建筑物施工测量

1.点位放样方法练习

(1)根据指导老师给定已知点坐标数据及待放样的建筑物的坐标,计算出利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的放样数据。

极坐标法是在控制点上测设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来确定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用于测设点较近且便于量测的情况。若用全站仪测设则不受这些条件限制。

虽然放样元素的计算和实际操作非常简便,但放样工作是各项施工工作的前提和依据,顾其责任重大。往往一点微笑的差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校核,确保正确无误。

a.要仔细校核已知点的坐标和设计点的坐标与实地和设计图纸给定的数据相符。

b.尽可能用不同的计算工具或计算方法两人进行对算。

c.用放样出的点进行相互检核。

(2)到实地利用全站仪,根据已知计算出的放样数据,将点位放样在地面上。

实习过程:

由于场地限制,我们在学校图书馆正门前的广场上进行了点位放样练习。开机进入程序后选择放样菜单中“放样”, 开始进行放样,根据老师下发的方位角和距离数据,假定北方向,利用极坐标法放样已知点并标记,等待老师检验,放样过程中由观测者一直观测目标并指挥立镜者,通过立镜者变化位置最终精确放样到点并作上标记。此点放样工作结束,进入下一点放样工作。在操作时由于我组人员对程序掌握的不够第一次放样工作没有完成,第二次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学习,顺利完成放样工作。

全站仪操作步骤:将全站仪安置在某一已知控制点,瞄准另一个已知点定向,按仪器上的提示分别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及待测点的坐标,仪器2自动显示水平角及水平距离的测设数据。水平转动仪器直至角度显示为0°00′00″,此时视线方向即为需测设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指挥持棱镜者前后移动棱镜,直至距离改正值显示为零,则棱镜所在位置即为待测点。

2.建筑物定位放样

内容和要求:

(1)根据已有建筑物和定位放样条件,用经纬仪和钢尺在现场测设拟建建筑物外轮廓各轴线交点的平面位置,标定在地面上,并做必要的校核工作。

(2)设计好已有建筑物和拟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图。

(3)要求对中误差±3mm,整平误差1格,实地标定的点位清晰,所测设的建筑物边长误差和角度误差分别在1/20xx和40″之内。

实训方法和步骤: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在地面上确定将建建筑物的位置。根据设计条件,将建筑物外廓的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

一般步骤:

(1)根据建筑物设计总平面图计算出放样数据。

(2)根据计算出

长度测量心得体会简短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