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敬畏心得体会一年级报告 一年级尊重感恩的事(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尊重和敬畏心得体会一年级报告一
您好!
您好,我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老师您做诚恳的检讨,希望老师您能原谅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昨天在教室课堂上,由于我作业一道题目写错了,老师您当场批评了我一下。
我心里想,不就是一道题目而已,做错了又怎么样呢?然后老师您针对我的错题开始分析,首先告诉我题目错在哪儿,然后告诉我为什么会做错题目。对于这么简单的题目,我都会做错,您感到很愤怒!开始教导我,说我的学习态度,说我平时怎么学的……我听着,但是越听越觉得心里憋屈,不就是一道题目么。至于在全班面前这么说我么?然后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了。
我大声向老师您吼叫,“不就做错一道题目,至于吗?”老师您没有说话,您静静的看着我,眼镜里流露着难过。我知道自己伤害到您了,伤了您的心,我错了。这次犯错误,自己想了很多东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气自己,去触犯班级的铁律,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了羞愧。
老师一开学就三令五申,一再强调班规,提醒童鞋不要违反校规,可我却没有把学校和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没有重视老师说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这些都是不应该的。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应该把老师说的话紧记在心,把班规谨记在心在心。事后,我冷静的想了很久,我这次犯的错误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耽误自己的学习。而且我这种行为给学校也造成了及其坏的影响,坏了班风,在同学们中间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首先是我对错题的意识问题。现在是一道错题,以后是中高考场上的一道错题。一分就是差距上千名!一分就可以能与名校大学擦肩而过。更何况老师针对我的错题,那么细心的解题,帮我分析错题的原因。这样的老师太难得!我觉得自己太错了。
在此我要认真的对老师说声对不起,我错了再也没有下次了,请老师原谅。对于这一切我还将进一步深入总结,深刻反省,恳请老师相信我能够记取教训、改正错误,把今后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同时也真诚地希望老师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并却对我的问题酌情处理。
其次,是我的对学习对老师的态度问题。老师对我严厉是对我好,对学生的关爱。我不应该当着班级同学的面,反驳对抗老师,不应该用那么大的声音对老师吼叫。
我这次的错误真的很严重!现在我彻底醒悟了,我要向老师您检讨自己的行为,向班级同学也保证,我以后听老师的话,再也不会做任何不尊重老师的事情。好好学习,报答老师。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
20xx年x月xx日
对于尊重和敬畏心得体会一年级报告二
谈及“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人或许会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作为“人”,也同样有着最本真的需要。而现实中的幼儿教育,恰恰缺失了对幼儿“需要”的尊重,以至于让幼儿本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蒙上了太多的遗憾。这种遗憾,恰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需要反思并孜孜不倦地去改变的。
1.成人期望带来的“价值观”走偏
“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想一定要在孩子的身上实现”“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时候多一点学习,长大了就多一分竞争力”……这些来自家长的声音,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每个家庭都承担了对孩子极高的期望值,由此也带来了对幼儿教育价值观方向的走偏。他们期待幼儿园给孩子教知识、教技能,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却很少提及孩子快乐与否、习惯养成如何。在这样的一种境遇中,孩子还能谈何“需要”?他们又有多大的力量来抗衡这种“需要”的失衡?因此,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是富裕的,精神上却是贫瘠的。
2.制度约束带来的“一刀切”的行动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办园的基础,各类制度对幼儿园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扮演着规范办园的同时,却极有可能阻碍了幼儿天性的释放。比如,幼儿园统一喝牛奶、统一入厕,规定时间的课堂教学和游戏活动时间、安排丰富的一日活动内容等,都让幼儿在高度规则的活动中抑制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阻碍着自己的探究行为,克制着自己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力。在教师对活动的不断转换中,教师甚至来不及细细评价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和每一个作品的亮点。由此,我们觉得这样的现状是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的,其中即使有快乐的体验也绝不是幼儿最自由和最有灵性的情绪制高点。
3.人员不足带来的“被行动”的无奈
在很多乡镇幼儿园、私立幼儿园,还存在着人员配备不足的现象。我们试想,当一位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做好卫生工作;既要看好教室里的幼儿,又要看好如厕的幼儿;既要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又要处理个别幼儿的特殊行为,这样的境况,如何让教师再给予幼儿更多灵动的空间?幼儿的需要又从何能得到教师的许可?教师若能每天顺顺利利带班下来,不出差错,已经是属于最大的宽慰了,面对幼儿在教师“预设”活动之外的需要,也只能是忍痛割爱,甚至是置之不理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此时此境中的教师,更多的是一种“被行动”的无奈,也就难谈得上尊重幼儿的合理需要了。
尊重幼儿的需要,就是要求教师能关注幼儿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眼中有幼儿。在生理需求的关注上,把他们当成幼儿看,需要成人精心的呵护与帮助,以让他们获得生理发展上的满足;在心灵需求的关注上,却又要把他们当成“人”看,平等相处,体察他们细微的心里变化,用一种同伴、朋友的身份走近幼儿的内心深处。
1.用理念来统领幼儿教育的走向
一所幼儿园,要办怎样的幼儿教育,走向怎样的价值方向,取决于园长对目标的把握,用正确的理念来统领幼儿教育的走向,就不会走偏方向。例如我们幼儿园,提出了要把幼儿园打造成“幼儿快乐生活的天地”。这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思考:首先,快乐是幼儿应有的权利,谁都不可以去剥夺;其次,快乐是幼儿的天性所在,谁都不可以去亵渎;再次,快乐是幼儿应有的生活,谁都应该努力去构筑。我们认为,在快乐的生活中,幼儿才能尽情绽放五彩梦想,才能启迪幼儿天生的智慧。
2.有机融合集体和个人的价值观
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教职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
尊重和敬畏心得体会一年级报告 一年级尊重感恩的事(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