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园区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六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园区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篇一
市位于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市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区域优势、良好的基础优势、特殊的人文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大、旅游产业开发后劲大、特色生态农业开发空间大。同时,有着特殊的气候资源,平均海拔1100米,气候独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还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等天然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我市我市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什么产业优势不明显,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原因在于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没有很好的配合。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企业缺少大型的投资扶植等原因。就拿本市畜牧产业来说,畜牧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生产总量仍然相对较低。牛羊的发展与丰富的草地资源相比很不相称。草食牲畜的发展步伐仍嫌太慢,与我州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很不相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畜禽产品开发兼顾不够。由于对地方良种的保护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畜禽产品的开发兼顾不够,造成部分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存栏数量日渐减少。特别是由于恩施黑猪数量的减少,对以恩施黑猪胴体作原料,制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乳猪、火腿、香肠、土腊肉等肉食品受到了原料不足的限制,只能用杂交猪胴体作替代品,使得这些久负盛名的生鲜产品、腌腊制品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特色。
我市有优势的区位优势,但是招商引资方面确没有办法吸引到大企业大客商投资,原因在于我市产业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具体如下:
(一)工业块头小,企业经营压力大。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兴市任重道远。二是企业融资困难。三是企业缺乏竞争力。多数企业装备水平落后,技改投入少,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差。四是企业人才匮乏。我市经济尚不发达,人均工资水平低,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选择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就业,本地企业无法聘请到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人才匮乏导致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无法发展壮大。
(二)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增速放慢。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95%以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受诸多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放慢。
(三)缺乏大项目,投资后劲乏力。投资目前还没有大项目支撑,后劲乏力,难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受多方影响,财政收支困难。财政资金紧张,资金调度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企业家阶层的兴起,或者说企业家权利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国家的开放,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以及他们的发展和生存环境,都与对外开放所需要的规则体系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家阶层崛起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而我市对于优秀大企业家人才的培养在政策上说明还不够。
(一)抓好工业经济,促进全市发展。工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抓好工业经济,将有力地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生产运行的管理,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控、预警分析,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解决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要制定政策扶持优势企业,培育新的经济支柱。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增加政策的倾斜度,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突破性发展特色工业,盯准能源开发、矿产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四大产业,强力推进工业兴市进程。四是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把引进外资和企业整改、结构调整、产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农民增收。是一个农业大市,自然资源丰富,要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是一个有效途径。一是要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品种、质量,使农产品生产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二是要积极开展技术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把农业实用科技及时传播到农户及田间地头,要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户用学习到新的栽培技术。三是要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信息收集,进行资源整合,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农民,确保农民生产出的东西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
(三)加快旅游发展,培育经济支撑。加快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的支柱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取得的成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链。要努力配置好旅游要素,引导景区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要素产业全面发展。二是要强化宣传,拓展客源市场。要高起点、大手笔做好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营销策划,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抢抓两路开通机遇,开展丰富多彩,有影响力的旅游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园区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篇二
调查项目:由盛乐居民经济生活变化看园区经济发展
调查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
调查时间:20xx年3月——4月30日
调查人员:盛兴、田蕾、陆晗、严夏年、辛建虹、田鹏、胡春燕、刘丽媛、李鑫、杨海欣、白乌恩其
调查对象:盛乐经济园区三铺村、四铺村村民
调查方式:分类抽样问卷和实地调查采访
总计调查经费:50元
盛乐经济园区位于内蒙古209国道36公里处,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始建于1999年5月,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盛乐历史悠久,曾有汉置郡、唐设府的记载,北魏曾以 “盛乐”命名都城。20xx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盛乐经济园区为什么能在短短7年内先后晋升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和自治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并带动和林县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想通过对这里的居民进行经济生活调查想要了解到的,也希望对全国其他经济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有一点启发。
在向盛乐经济园区居民投放的110份关于收入、支出和满意度三方面调查的问卷中,有效问卷达86份,抽样合格率为78%(三铺、四铺村居民有250多户)。在有效调查的86户居民中,我们发现:认为盛乐经济园区的开发建设对自己(家庭)生活有影响的占有效调查总数的78%,认为没有影响的占14%,说不清楚变化的占5%。在有影响的78%的比例中,认为是有利影响(即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占73%,认为是不利影响(即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不如从前)的占5%。
由此分析,73%的满意度集中在园区的开发建设对自己(家庭)生活有有利影响。为什么会出现有利的影响?这些有利影响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利影响的出现?园区开发建设前后生活没有变化又说明什么呢?
此外,我们还对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做出了系统的比较。去年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有10%,这一收入段在1999年以前(即园区建设前)的比例份额是55%;去年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占27%,1999年以前为27%;去年年收入在10000—20000元的是38%,而1999年以前是15%;去年年收入在20000—30000元的是16%,而1999年以前仅为3%;去年年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有7%,而这一段的比例在1999年前为0%。而支出部分,去年花消在20xx元以下的有3.5%;20xx—3500元的是0.5%;3500—5000元的是26%;5000元以上的是60%。
对比以上数据可以发现,99年以前55%的居民生活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而去年这一比例大大降低。去年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较之99年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见有利影响首先显著的表现在年收入的明显提高上。但是仍然有10%的居民去年年收入还在5000元以下,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园区建设后有些居民生活水平没有变化或反而降低。对去年收入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表示很满意的是10%,满意的是17%,认为一般的占34%,不满意的是34%,很不满意的是2%,认为无所谓的比例为1%。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稍多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内在动因和潜在希望。
除了收入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也是园区建设对居民生活有无影响的又一表现,以下数据可以证明。以手机为例,86户中没有手机的占20%;有一部手机的37%;两部的为32%;三部的。为8%;四部为4%。手机作为新媒体其普及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信息的通晓程度。再看看近两年的购买情况:购买住房的9%,购买家电41%;购买手机的29%;购买机动车的15%;其他为6%。有能力购买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是现象。
为了探究一开始所提到的疑惑的原因,我们按照居民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得出:
①以种地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居民占28%。其中78.4%的土地是自己经营,21.6%的土地是出租给别人经营,而且大多数土地是种植玉米和土豆,也有少数是种植牧草、蔬菜和向日葵。近两年土地上的收入大致分布为:5000元以下的占52%;5000—10000元的是32%;10000—15000元的是8%;15000—20000元的是4%;20000元以上的是4%。这部分居民的收入受园区开发建设的影响基本不大,但是有村民反映园区曾征用土地进行建设的情况,政府给予了少量的补偿。有一位村民种植的蔬菜在师范大学和蒙牛食堂进行销售,收益颇丰。这表明园区高校、企业自身开发建设的同时,也成为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融入了园区经济生活中。
②在园区高校、企业工作,以工资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占28%。其中在园区蒙牛企业工作的36人,在师范大学工作的5人,在兆君企业工作的2人,此外还有在万世宝、宇航人等企业工作的。月工资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居多,从事清洁工和打零工的居民月工资最少,每月500元左右,此外有进入管理层的居民月工资为20xx元左右。这反映了园区高校、企业自身成为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工业园区 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为当地居民的就业提供了帮助。高校、企业被吸引来此建设是因为园区的政策相对开放:建厂用地不花钱;前三年减免部分税费;对入园企业所需的水、电、汽、暖等按企业需求供给;免收配套增容费用;基础设施较完善。
③靠做生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占15%。经营第三产业的主要项目是:通信服务、餐饮服务、日用百货、农机五金、服装洗化等,年收入均为万元以上。
④出租房屋户为17%。每间出租的房屋平均收入600—1000元不等。租房的主要人员的比例为是:蒙牛员工50%;其他企业员工23%;师大学生22%;镇上的商人5%。
由③④两项可以看出高校、企业带动当地形成市场,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员工。②③④也是园区建设带来有利影响的表现,其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因素:即99年后入住园区的企业和高校自身成为当地的市场;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商品服务市场的繁荣。
⑤饲养奶牛户为7%。这一部分居民园区建设初的几年收益是十分明显的,蒙牛乳业的迅速崛起对他们收入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奶户提供贷款,蒙牛企业也对奶户有优惠措施。但是近年粮食饲料涨价(饲料多为自己家种的玉米和购买的饲料),养牛成本提高,但牛奶的收购价格涨幅很小,所以养奶牛的收益已经不可观了,许多牛户都托人代养。市场的变动对居民的生活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这有可能也是居民填写园区开发对自己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养奶牛本身也是企业带动周围形成市场的印证,曾经使一部分人富裕了起来。①和⑤分别说明了两个因素:土地和牛——经济发展的资源区位优势。
⑥以其他收入为生活来
2023年园区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