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 河南特大洪水感悟(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5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林滤山,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至今。林滤山,就是南太行山,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l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冰冰背,还有太行平湖、国际滑翔基地等;令人留恋忘返。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现在我们穿行在林石公路上,这条公路被称为森林浴廊。公路两旁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到72%。而且植物种类上千种,其中350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难得的回归大自然的去处。

林滤山风景区有天然森林32万亩,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森林浴场。我们脚下走的这条林石公路,就像一个婉蜒的长廊。因此,如果您来林滤山旅游,您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舒畅。

眼前这条公路隧道,就叫"太行隧道"。它全长l000米,高6米,宽7米,于1974年凿通。

山后的石板岩乡千百年来,一直靠鲁班壑进出,路途遥远艰险,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这里的人民群众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于1969年11月,组织380人的凿洞专业队,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战顽石,斗塌方,坚持苦干5年,终于在1974年5月在海拔700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这么一个较大的公路隧道。从此,高山峻岭再也不是"关塞极天唯鸟道",而成为"万古天险变通途",为山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个大型隧道也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曲凯歌。

2022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一路辛苦啦!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旅行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本次大家河南之旅的导游员,这一路上,不仅有我给大家介绍我们河南各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还有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旁正在专心开车的李师傅了。他可是我们旅游车队的金牌司机!各位就尽管敞开心扉,迎接我们河南人民的热情吧。在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当中,哪位对我或李师傅有意见或好的建议,随时可以提出,我们会以更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最后,我预祝本次旅行能够在各位的支持下圆满结束。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在连霍高速公路上了。一直向西,经过上街、巩义、偃师,大约2个小时到洛阳市的孟津县下高速就到了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洛阳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说话间,我们已经进来到了巩义境内。说到巩义,就不得不提这里的陵墓。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纳闷,好好的提陵墓干什么?因为啊,我国著名的北宋时期共有9位帝王,除了宋徽宗赵佶以外,其余的8位皇帝都埋在巩义,加上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的陵墓和宋徽宗的衣冠冢在内,就形成了大家通常所说的“八帝十陵”。除此以外,巩义还葬有皇后陵20多座,名将功臣墓9座,皇子公主、亲王夫人等皇室宗亲陵墓上千座,在巩义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墓群,成为了当地一大旅游特色。我们所熟知的名臣寇准、包青天包拯、杨家六郎杨延昭都长眠在这里哪!

接下来,我把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古都洛阳给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颗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左思的《三都赋》曾经使"洛阳纸贵"、许慎作《说文解字》、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司马光修改《资治通鉴》等等。洛阳因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 所谓“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这一种说法不确切,在中国古代,讲究阴阳之说,单数为阳,“九”为至尊,它是虚数,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个王朝。这种说法又不符合历史事实,究竟有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依据史实和专家考古发现,认为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算起,先后被作为国都时间长达一千五六百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想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xx年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北部邙山有东周以来诸皇陵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出土了40余万件珍贵的文物,建成了目前全国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馆。而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

好了朋友们,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的停车场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随我下车。我们在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的游览时间是2个半小时,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是豫a,希望2个半小时后各位准时在车上集合,不要迟到。

谢谢!

2022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禹王台风景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隅,占地面积400亩,是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园林布局是以名胜古迹古吹台为主景,以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开封著名的名胜古迹--古吹台,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古吹台呢?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造诣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这座高台叫古吹台。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患,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御书楼下还保存着珍贵的康有为书法石刻。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又是保皇党首领,除了政治上的作为以外,其书法自成一体,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书法杰作,这十块石刻是康有为在1923年应河南省督理张子衡的盛情邀请来到开封,在为他饯行的酒宴上即席挥笔,写下此诗以作留念的。我们现在欣赏的诗、书都是康有为的得意之作,也是碑刻中的珍品。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离开了师旷祠,我们进入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禹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东展室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西展室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笔书写的文字--夏禹碑以及夏禹碑的译文和白话文。中间的这座禹王殿是古吹台之上的主体建筑,里面所立大禹塑像原来是一座八尺高铜像,铜像在1927年被毁,现在的这个塑像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按照大禹陵的塑像原样制作的,像高5米。殿内东西两侧是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内容是大禹治水图和治水完工以后的庆功图。殿内后墙壁上四块石刻为大禹碑原碑,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刻制的,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像。

2022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0xx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3.3%。河南的生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动物418种,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河南洪水政治报告心得体会和方法 河南特大洪水感悟(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