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 包粽子收获感悟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一

2、我那天在自己动手包粽子,眼看就要包好了,可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包点什么肉进去的好。直到我突然看见了你,我决定就包点猪头肉进去吧。

3、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4、粽子可爱,但你比粽子更可爱,我会用全身心的爱来品尝你,直到牙掉光也不放弃!

5、拜托你粽子少吃,注意消化。

6、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

7、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8、你的衣服整洁环保、身体晶莹柔软、皮肤洁白光滑、内心丰富多彩、身材匀称、棱角分明、气息芬芳。我真地喜欢你,亲爱的粽子!

9、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10、每一粒思念都粘连着我最真诚的想念,每一颗祝福都收藏着我采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层快乐都包裹着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每一个粽子都香飘万里到你那里,致我的祝愿,端午节,致我最好的朋友,挂念。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

欢迎大家观看xx专场演出。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我们不由想起这一首精典儿歌。在三江龙舟竞渡、诗意栖居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

经过前期的精心挑选,我们选出了来自钓鱼城街道社居和村委会的20个代表队40名优秀选手参加今天的决赛,这40位选手个个都是心灵巧手,才艺精湛,特别是包粽子的手艺,可谓是巴蜀一绝,当代精典。掌声有请这40们心灵手巧的贤妻良(母)父。

参加今天比赛的20个代表队每组两人,限包2市斤糯米,按时间、个数、质量三项内容分别进行评分。

比赛办法是,统一发令比赛开始到结束,20分钟内,各组选手尽可能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比赛。这次比赛共设一等奖2名,奖金300元,二等奖4名,奖金200元,三等奖6名,奖金150元,四等奖8名,奖金100元。

参赛选手包的粽子,主办单位将全部送到居社贫困居民家中,向他们表示端午的祝福。本节目的礼品由东海滨江城独家赞助。

本届大赛邀请了来自xx各地粽子制作名师担任评委。

比赛中,评委们依据粽子的饱满度、外观、重量等标准,对选手们所包的粽子一一评判,计算出最后得分。

掌声有请评委们和我们的计时裁判到台前就坐。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请各组选手各就各位。

今天的冠军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我们热情的观众,为我们心中期望的选手鼓劲加油。

热烈掌声,再次送给我们的选手们。

(发令裁判发令:预备,开始)

紧张的比赛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这里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传说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yǐng,落难的诗人屈原悲愤难抑,写下“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九章·怀沙》)后投汩罗江殉xùn国。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诗人想行君子之道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却不为权贵所容,高洁的情怀、满腹的经纶、真诚的梦想却敌不过说客的巧言令色和收了贿赂的宠姬的枕边风!热爱他、理解他的倒是广大楚国百姓,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江边,划着龙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咬诗人,多么美丽的传说!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流传下来的风俗,还能听到和看到,江上一艘艘的龙舟上,将那颗颗粽子投入江心,老夫子苍凉唱和:三江的鱼龙哟,你莫伤我大夫的身。

九河的虾蟹哟,你莫食我大夫的肉。大夫大夫,魂归来兮!大夫大夫,魂归来兮!今天我们在东海滨江城举办滨江之夏·欢乐端午----合川区民俗风情专场演出活动,主要是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展现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构建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思想理论体系。

比赛正在紧张的进行,下面,有请***用优美的歌声为选手们鼓劲加油,掌声有请***。

一段优美的旋律,一曲嘹亮的歌声,为今天的端午带来了吉祥和喜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shǔ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gū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 包粽子收获感悟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