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 包粽子收获感悟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一

2、我那天在自己动手包粽子,眼看就要包好了,可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包点什么肉进去的好。直到我突然看见了你,我决定就包点猪头肉进去吧。

3、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4、粽子可爱,但你比粽子更可爱,我会用全身心的爱来品尝你,直到牙掉光也不放弃!

5、拜托你粽子少吃,注意消化。

6、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

7、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8、你的衣服整洁环保、身体晶莹柔软、皮肤洁白光滑、内心丰富多彩、身材匀称、棱角分明、气息芬芳。我真地喜欢你,亲爱的粽子!

9、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10、每一粒思念都粘连着我最真诚的想念,每一颗祝福都收藏着我采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层快乐都包裹着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每一个粽子都香飘万里到你那里,致我的祝愿,端午节,致我最好的朋友,挂念。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

欢迎大家观看xx专场演出。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我们不由想起这一首精典儿歌。在三江龙舟竞渡、诗意栖居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

经过前期的精心挑选,我们选出了来自钓鱼城街道社居和村委会的20个代表队40名优秀选手参加今天的决赛,这40位选手个个都是心灵巧手,才艺精湛,特别是包粽子的手艺,可谓是巴蜀一绝,当代精典。掌声有请这40们心灵手巧的贤妻良(母)父。

参加今天比赛的20个代表队每组两人,限包2市斤糯米,按时间、个数、质量三项内容分别进行评分。

比赛办法是,统一发令比赛开始到结束,20分钟内,各组选手尽可能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比赛。这次比赛共设一等奖2名,奖金300元,二等奖4名,奖金200元,三等奖6名,奖金150元,四等奖8名,奖金100元。

参赛选手包的粽子,主办单位将全部送到居社贫困居民家中,向他们表示端午的祝福。本节目的礼品由东海滨江城独家赞助。

本届大赛邀请了来自xx各地粽子制作名师担任评委。

比赛中,评委们依据粽子的饱满度、外观、重量等标准,对选手们所包的粽子一一评判,计算出最后得分。

掌声有请评委们和我们的计时裁判到台前就坐。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请各组选手各就各位。

今天的冠军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我们热情的观众,为我们心中期望的选手鼓劲加油。

热烈掌声,再次送给我们的选手们。

(发令裁判发令:预备,开始)

紧张的比赛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这里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传说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yǐng,落难的诗人屈原悲愤难抑,写下“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九章·怀沙》)后投汩罗江殉xùn国。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诗人想行君子之道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却不为权贵所容,高洁的情怀、满腹的经纶、真诚的梦想却敌不过说客的巧言令色和收了贿赂的宠姬的枕边风!热爱他、理解他的倒是广大楚国百姓,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江边,划着龙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咬诗人,多么美丽的传说!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流传下来的风俗,还能听到和看到,江上一艘艘的龙舟上,将那颗颗粽子投入江心,老夫子苍凉唱和:三江的鱼龙哟,你莫伤我大夫的身。

九河的虾蟹哟,你莫食我大夫的肉。大夫大夫,魂归来兮!大夫大夫,魂归来兮!今天我们在东海滨江城举办滨江之夏·欢乐端午----合川区民俗风情专场演出活动,主要是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展现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构建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思想理论体系。

比赛正在紧张的进行,下面,有请***用优美的歌声为选手们鼓劲加油,掌声有请***。

一段优美的旋律,一曲嘹亮的歌声,为今天的端午带来了吉祥和喜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shǔ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gū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ruò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今年高考虽已结束,成绩并未公布,中考尚示开考,真心地祝愿三江的学子们个个早中状元。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各组的选手比赛的情况。

【采访老人】

在今天的比赛中,一位老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本届比赛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这位选手可谓是人老手不老,姜是老的辣。不仅动作麻利,而且包起来的粽子又大又饱满,引得观众是啧啧称奇。旁边的选手,各个神情专注,不甘示弱。拿粽叶、倒米、加料、包裹、捆绑等,动作井然有序。现场观众不断主动为她鼓掌加油。

参加今天比赛的还有社区邻里组、家庭组,夫妻搭档、母女搭档、婆媳搭档、一家老小齐上阵,在比赛中感受家庭协作的温暖。一队队选手并肩作战,同心协力,激烈竞争的场面和无穷的趣味融汇在节日的喜庆之中。这小小的包粽子比赛,不也正体现出坚忍不拔、创新求变,奋勇争先的合川精神吗?

站立这xx高台,让我们回想xx龙舟赛的景象,只见条条龙舟披红挂彩,鞭炮声响彻三江六岸。10多条龙舟在呐喊声中奋勇争先,河面上锣鼓喧天,与船员的号子声响成一片。

2000多年过去了,时间走进了新世纪,屈原如有知,“当惊世界殊”,不变的是一代代志士仁人对爱国、爱民的矢志追求。过端午节了,让我们一起从节日中体会我们民族这永恒的精神和情感吧!

再请听2000多年前的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从《离骚》到《史记》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情感,正是需要我们继承发扬的精神遗产!

经过20分钟的紧张角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各位选手的作品。各位评委认真评选,选出今天我们包粽了真正的高手。下面有请到位领导***宣布获奖选手名单。

比赛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朋友们端午节快乐,谢谢大家。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三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节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宏扬传统民俗文化,特举办20xx"端午粽飘香〃文化进企业"迎端午裹粽子比赛。

端午粽飘香,文化进企业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通过包粽子比赛来感受浓浓的端午氛围,传承传统文化。

<>:

利群村、安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xx年5月31日上午9点

安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活动室

1、至活动室签到,少儿之家同学参与学习。

2、由村工作人员讲解端午传统习俗。

3、比赛。

4、评委评分,参赛者教导少儿之家小同学裹粽子。

5、颁奖。

1、报名方式。本次比赛由利群村12对参赛家庭组成,每个参赛家庭由两代成员组成,(安捷复合材料2对)。

2、比赛方式。在15分钟内,参赛家庭裹粽子30只。

3、评分方式。评分采用百分制,其中时间分30分,质量分55分,材料分15分,得分保留两位小数点。

4、具体评分标准。

时间分(30分):选手完成裹粽子任务后,即举手通知评委,记录完成时间。比赛全部完成后统一计算时间得分,第一完成者得30分,第二完成者得29分,依次类推。

质量分(55分):由各评委检查选手完成的粽子质量,要求无散包、大小均匀(约2两),不缺数。质量不达标、缺数每个扣2分,超裹不加分。按55535149类推评分.

材料分(15分):配套材料能物尽其用,得15分。按类减1分评.

本次比赛分设一等奖1个家庭,二等奖2个家庭,三等奖3个家庭。

肉、米、绳子、剪刀(安捷)、横幅(村)、证书(村)

奖金奖品:按每个家庭人数计算,一等奖:50元/人;二等奖:40元/人,三等奖:30元/人。共440元。(村),纪念品每人一份。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在这一天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吞噬屈原,就纷纷包粽子投入汨罗江喂鱼虾。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包粽子来纪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节,我也来跟姥姥学包粽子。

一进姥姥家的大门,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姥姥正在门口包粽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么沁人心脾;我捡起一片粽叶,呀,粽叶的粽香令人神清气爽!我迫不及待地请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说:“好,不过包粽子很难,你能学会吗?”“没问题,我一定能学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说。

姥姥顺手拿了四片粽叶,对我说:“看好啦!”只见姥姥先将四片粽叶依次排列又稍有重叠地平铺在一起,双手放在粽叶下面,卷成一个漏斗状,让粽叶的“尾巴”在后,“头”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装到“漏斗”里去,拿一个蜜枣放在中间,然后撩起一把米盖住枣,最后将粽叶的“尾”从上面封住粽子的馅,并把剩下的粽叶绕着粽子缠完。姥姥娴熟地用线包扎好粽子,一个可爱小巧的粽子就诞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姥姥轻轻松松就包好了一个粽子,觉得姥姥包粽子就像变戏法一样神奇,手指头三绕两绕都合着一种节奏,看久了就会入迷。姥姥包粽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达到姥姥这个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粽子。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找来四片大小相等的粽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好,然后双手一合,做成了一个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这个漏斗填充得满满的,可是我刚一用粽叶封住口,米就全从两边露出来了。哎,赶紧请教姥姥吧!“封口的时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两边的口,整只手都要捏紧了,千万不要松开,否则米就露出来了。”姥姥一边说一边又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不服气,就重新拿起粽叶包了起来。“哈,总算没漏出来!”这回可不会再错了,我高兴得想,可是,粽叶那么长,怎么捆扎呀?我刚一拿起剩余的粽叶,粽子又散了,原来一疏忽,手又松了。“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再来一次!”姥姥微笑着鼓励我。

我又恢复了刚开始的斗志,毫不气馁,再一次包了起来。可惜第三次也没成功,米还是漏了出来。“封好口后,粽叶先往左拧一圈,再从上面转过来,最后从底下掏过来。”姥姥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包了拆,拆了包,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不是很漂亮,但毕竟是我亲手包好的第一个粽子。我又包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看,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半个小时后,粽子熟了,我终于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

解开粽叶,幽香的味道迎面扑来。我用筷子夹了一点儿,放在嘴里,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学习包粽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难也会成功。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有关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七

1、制作策划书(x月x日前)

2、制作通知单

3、确定活动场地,与食堂老板协商

4、海报宣传(食堂宣传栏和两个生活区宣传板)

5、led宣传

6、横幅宣传(横幅内容)

7、申请音响设备,桌椅,红布,台签,摄影设备

8、制作报名单、评分表、评分细则

9、确定邀请名单(嘉宾的名字要准确无误),制作邀请函

10、与系学生会主席团协商,每个班级派出一个代表队,下发通知单

1、包粽子材料的准备

2、派发邀请函

3、主持人邀请,主持稿的书写

4、联系女生部,派遣礼仪小姐

5、联系xx文学社采访

6、确认参赛人员名单

7、制作班级号码牌和嘉宾台签

8、工作人员分组

1、确认申请物品是否到位

2、购买饮料、水果(嘉宾席用)

3、包粽子原材料的分配

4、会场布置(会场卫生的打扫,主席台的布置,台签的摆放)

5、设立粽子材料派发窗口

6、比赛场地分区

7、各组人员各就各位

8、确认邀请的嘉宾是否能出席(活动前一小时确认完毕),并及时更换台签、更改主持稿

9、确认礼仪小姐到位情况(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

1、各班级代表队到位,发放材料

2、嘉宾评委入场

3、主持人介绍嘉宾评委

4、嘉宾致辞

包粽子促就业心得体会报告 包粽子收获感悟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