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奖的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院奖感想(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学院奖的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在系学办领导老师的全面指导下,在学生会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以及学习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加强对机电系学生日常到课率的严抓、严查,以优良学风促进班级建设,使机电系的整体学习氛围得以保持、提高和发展。“以稳定求发展,从创新谋超越”,与此同时,学习部也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创新,突出机电系特色,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旧问题,使我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合理、更有效。
2、联合各班班主任助理组织好14级新生晚自习,严抓缺勤、迟到、早退、讲小话、看小说等违纪现象,为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广大同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积极配合学院督导处和系学办组织好教学信息交流会,继续深入与各班学委的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实实在在地为广大老师和学生服务,进而推动机电系整体的学风建设工作。
4、积极与秘书处协作,加强对机电系各班班会记录的考核,促进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使广大同学在班会上积极发言,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使机电系各班的班级建设工作得以更快、更好的开展。
5、认真配合学院较为厂教务处及时、准确地下发各类有关考试考证的相关通知通告,使机电系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全面备考,确保教师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6、始终贯彻落实对广大学生的诚信考试的思想动员与教育,树立“诚信迎考”的理念,预防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为争创文明诚信的大学生做出努力。
7、认真做好学习部的14级招新工作,积极筹划、全面考察。选出部员,进而对14级新部员进行系统、合理的培养,使他们能全面、有效地适应学习部门的各项工作。
8、加强学习部内部建设,积极主动向系学办、相关兄弟部门请教、沟通,使我们的部员既能“走出去”,又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迎进来”。同时,积极配合学生会分团委的各项活动,树立“局部服从整体”意识,为机电系学生工作贡献学习部的微薄之力。
二、文化活动方面
1、第一周系统、全面地为“14级迎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协助系学办、学生会、分团委将“14级迎新”工作圆满完成。
2、第二周准备举行学习部演论小组的14级招新工作,广泛吸纳机电系14级的演讲辩论爱好者,组织12、14级演讲,辩论的优秀选手对小组新成员进行系统,合理的培训,积极筹备学院的辩论比赛,争取有更大的突破与成绩。
3、第三周认真做好学习部的14级招新工作,积极筹划、全面考察。选出、最合适的部员,进而对14级新部员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全面、有效地适应学习部门的各项工作。
4、第四-六周积极配合学生会及体育部组织学院校运会的相关工作,为争创机电系校运会“冠军之旅”全面备战,贡献力量。
5、第六-七周组织举办“共享成长合理规划”——首届新老生交流会。诚邀系专业老师、班主任老师、11、12级优秀学生代表以及学院各系的优秀学生干部。以专业为单位真诚全面地沟通与交流,让大家在一起谈大学、谈专业、谈生活、谈目标、谈经验、谈规划,进而为14级做出合理的大学生活规划提供有效地帮助。
6、第八-十一周举办14级友谊辩论比赛,丰富广大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开拓思想,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辩论赛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以“关注社会热点,追求进步,锻炼口才,发展自我”为宗旨,传播科学文化精神,展现机电学子风采。
7、第十二-十四周进行机电系演讲比赛,为机电系同学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下学期的学院演讲比赛提前做足铺垫与准备。
关于学院奖的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比赛目的】
1、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2、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3、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
4、向学院表达同学们的心声,为学院的各种决策提供意见
【参赛对象】
教育学部10级教育学班全体成员
【比赛时间】
2019年5月23日下午2点半
【比赛地点】
待定
【报名要求】
班里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立场,正反方各出一支四人队伍代表参加辩论
【前期工作】
1.比赛报名:团支书在5月20日前按同学们自己意愿将辩论赛正反方人员名单确定好。
2.赛前宣传:通过班会、通知班内负责人,飞信等方式进行宣传(5月16日至5月22日)
【比赛流程】
1、开场白,介绍参赛队及双方立场
2、介绍参赛队员
3、介绍点评嘉宾
4、比赛开始
5、推选最佳辩手
6、嘉宾点评
6、公布结果,比赛结束
【比赛程序及时间规定】(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30 秒时,主席提醒辩手,时间用完时,主席举红牌宣布终止发言。)
1、开场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 时间2分30秒,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正方二辩发言 时间2分30秒,
反方二辩发言时间2分30秒。
3、攻辩阶段:
正方三辩向反方一辩、反方二辩分别提问三个问题共1分30秒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反方三辩向正方一辩、正方二辩分别提问三个问题共1分30秒
正方三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反方三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3、自由辩论阶段:
自由辩论阶段(反方先开始,此处不局限于辩手发言,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发言) 双方各5分钟(共10分钟)
4、总结陈词阶段:
【比赛要求】
㈠开场陈词要求: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
㈡攻辩要求:
此环节为双方一辩、二辩、三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和攻辩小结都必须是这三者。各方三辩至多可提六个问题,对方一辩、二辩必须回答,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㈢自由辩论要求:
1、自由辩论规则 ⑴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4分钟; ⑵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正方的任何一位就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在此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⑷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⑸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别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⑹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⑺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人身攻击。
㈣总结陈词要求:
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
注: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教育学班团支部。
【比赛奖励】
1、比赛全部完成后将评出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一名,优秀辩手四名,其中两名在辩手中产生,两名在后面的队伍中产生。发放奖状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比赛须知】
1、请各个参赛队员仔细阅读比赛须知,熟悉赛会的流程及日程安排。
2、请各参赛队员及组织人员务必于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
3、请各参赛队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者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4.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6.本次比赛要求全班同学必须参加,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号或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主办方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当事人离开比赛现场。
【工作人员安排】
1、出勤及会场纪律:杨雨萱
2、宣传:魏成
v 负责比赛教室的横幅,必须保证离比赛开始半小时之前将横幅挂在教室。
v 拍照
v 向宣传部提交新闻稿以及班级博客的撰写
3、活动必要用具:梁钊
v 秒表2个、红牌1张
4、奖品、奖状:杨晓燕
v 奖状5张,奖品若干、矿泉水1瓶
5、活动计时:柳潇、黄双燕
v 及时提醒主席各个环节时间安排
教育学部2019级教育学班(师)团支部
201x年5月16日
【附件】: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辩题:学院组织安排的活动促进了多数同学的发展进步
甲方观点为“学院组织安排的各种活动(包括团日活动、学生会活动、讲课比赛、才艺展演、志汉杯论文比赛等)促进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进步”,乙方的观点为“学院组织安排的各种活动(包括团日活动、学生会活动、讲课比赛、才艺展演、志汉杯论文比赛等)没有促进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进步”。
辩论赛流程:
一、主席致辞
辩题相关背景资料;选手结合自己的辩题进行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
二、比赛阶段
(一)开篇陈词
正方一辩发言 (立论) (2 分30秒)
反方一辩发言 (立论) (2 分30秒)
(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30 秒时,主席提醒辩手,时间用完时,主席举红牌宣布终止发言。)
(二)攻辩
1 、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2 、正方三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关于学院奖的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xx大学xx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xx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x年4月被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为事业单位。现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下列岗位(见附件)
(一)应聘人员请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提交以下材料到相关院系单位(材料务必齐全,不全者恕不受理):
1、《应聘人员基本情况表》(附件1);
2、《xx大学xx学院应聘人员登记表》(附件2)(须本人签名);
3、学历及学位证书,英语、计算机统考成绩单,应届毕业生须提交毕业生推荐表、学业成绩单复印件;
4、其他可以证明个人专业水平及能力的材料。
(二)应聘人员须同时将《应聘人员基本情况表》(附件1)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人事处备案,邮箱:,文件名、邮件标题均须为“应聘人员基本情况表-(姓名)”。
(三)报名截止时间:x年2月17日(邮寄报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
学院奖的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院奖感想(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