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故事会心得体会报告 革命英雄革命事迹感悟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革命英雄故事会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
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唯一影像。
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2022革命英雄故事会心得体会报告二
知识拓展
1、过渡阶段(1945、8——1946、6)(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面临着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
重庆谈判(1945.8-10)(背景)
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
盾.
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背景美国:为了自身战略利益,扶蒋反共.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
战”策略.
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阴谋[补]
结果:1945.10.10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斗争焦点: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影响:中共: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政治协商会议(1946.1)(时间、地点、结果)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再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2、防御阶段(1946、6——1947、6)
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重点进攻(地区):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
3、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秋)
经济措施: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影响):(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事措施: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6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注:①“内线作战”是指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的作战;“外线作战”是指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于战略进攻性质的作战。②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中原兵力空虚;战略位置重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补](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3)、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4)、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5)、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重难点知识解析
1、重庆谈判的原因国民党方面①蒋介石国民党集团没有来得及接收日军的投降,他们用和平谈判的幌子与盟军统一命令阻挠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②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还没有完成进攻解放区的军事部署,立即发动内战尚有困难。所以一面伪装和平,一面积极准备内战
中共方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国和蒋介石的阴谋,团结教育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真和平的决心和诚意。
意义:从而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共产党争取到了政治主动权,有力推动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2、战略反攻、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敌我力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于是中共中央决定转入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战略决战的条件战略反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进一步变化。
3、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①、党中央的正确决策②、各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广大○3人
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统治腐败,军纪涣散,不得人心;○2、中共:战略正确,官兵英勇善战;○3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
革命英雄故事会心得体会报告 革命英雄革命事迹感悟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