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普陀一模初三范文范本 上海普陀区初三一模(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历年普陀一模初三范文范本一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1分钟】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诸端寺刹,晨钟暮鼓梵音法号经年袅渺,祥云喜雨龙光清岚百代氤氲,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称之。至辽代,又因让国皇帝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闻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贯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枫林旭日、苍山观海、红石卧龙、滴水观音、泓池澄晖、烽台夕照”等景观而著称于世。明清两代,更以辽西“第一洞天”驰名海内,为佛、道两教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之圣地。
【普济寺4分钟】
普济寺又名“前寺”,位于浙江省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建此院供奉观音。梁贞明年间(公元915—920xx年),扩大为寺。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公元1220xx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之寺院。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420xx年)实行海禁,朱元璋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蜂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普济寺山门是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柱上横楣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传下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朝。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亭系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所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东面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 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3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桥前有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
普济寺后有一石,宛如三扇门板并竖,状如宝鸟,叫“灵鹫石”,又名“慈云石”,上刻明朝会稽人陶望龄的题词:“鹫岭慈云”。
【法雨寺1分钟30秒】
护国镇海禅寺,法雨寺为浙江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称后寺。明万历八年(1580年)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庵,后改称海潮寺、护国镇海禅寺。
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惠济寺1分钟30秒】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为寺。光绪时又大加建,并经朝廷批准请得 藏经及仪仗,钦赐景蓝龙钵、御制玉印等。从此,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鼎峙。全寺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就势,横向排列,殿堂宽敞壮丽,整座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以幽静称绝。大雄宝殿盖彩色琉璃瓦,阳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壮观。
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天王殿傍山而建,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边由阿难与迦叶侍之,大殿两厢各有10尊塑像,是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奉千手观音木雕像。寺内还保存有御印三枚,分别为明万历年间铜印,清乾隆六年(1795)金印,嘉庆元年(1796)玉印。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北普陀寺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2023年历年普陀一模初三范文范本二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面积约为12.5平方公里,由于其景点较为分散,所以我们建议您乘坐景区观光专线车游览。在我们为您推荐的这条一日的游览线路中,除了有普陀山三大寺,即慧济寺、法雨寺、普济寺和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铜立像等著名景点,还包括了一处听涛声、看浪潮、戏海沙的游玩胜地百步滩,相信一定能让您愉快地畅游这座海上仙山。
亲爱的朋友,现在您来到的就是普陀山的最高处佛顶山了。这里又叫做菩萨顶,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地,此外,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时在这儿还可以欣赏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景象,所以历来也有不上佛顶,等于未到普陀山的说法。
佛顶山上的慧济寺是普陀山最高的寺院,它雄踞山巅,倚天面海,仙云缭绕,风光壮阔,但因为建于山谷之间,占地面积有限,所以慧济寺的布局便以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短轴线,向两侧作不完全对称地展开,左右殿堂、钟楼、厢房等建筑,均以游廊相接,加之中间的天井,便组成多个院落。尤其是东院新建的汉白玉荷花池,雕栏玉砌,水亭曲桥,别有一番江南园林的风味。 慧济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位弟子阿难与迦叶。在主殿中供奉佛祖,与普陀山中其他寺院主殿供奉观音菩萨不同。原来啊,在山顶供奉佛祖而不是观音菩萨,暗示了佛祖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在观音菩萨的道场,也是不能例外的。大殿两侧的厢房里,塑有二十诸天,简单点讲呢,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佛教认为,佛陀济世传播佛法之时,如果没有得力的护法人,则会佛道陨落,所以佛国中才有许多的护法天神存在。他们都具有非凡的神通能力.可以帮助佛陀传法,也可以震慑那些危害佛法的人。但是佛教的护法神可不仅仅是这二十诸天,而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名字叫做天龙八部,代表了八支部队,其中天部和龙部是最为重要的,而我们面前的二十诸天,就属于天部。
为了表示这些护法天神对佛祖的尊敬,他们的姿态都是往前倾斜15度的,除了普陀山慧济寺以外,塑有这二十诸天的寺庙还有杭州的灵隐寺、北京大慧寺、以及大同的华严寺等。 当然,作为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的三大寺庙之一,慧济寺也有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叫做观音殿,与其他寺庙的观音殿不同,这儿除了供奉有一尊2.7米高的观音菩萨像以外,四壁还镶嵌着总共100多尊线刻观音像,汇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绘画杰作,这些珍贵的观音宝像石刻,也是慧济寺重要的文物珍品。 慧济寺后门,有一株普陀鹅耳枥,据说它最早是古代一位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带来的,树高13米多,从地表处开始分两叉,往上分叉均一分为二,很有规则,并且雌雄同株,每年五月开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但因为其繁殖率极低,在其原产地缅甸早已绝迹,属世所稀有。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征,成了佛界的菩提。要是您对普陀山的其它珍贵植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再到寺后坡下的新姜子木看看,这是一种仅见于浙江的珍稀树种,被誉为佛光树,每当春季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之日,它的嫩梢枝叶上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好像一个报春的使者,为海天佛国增光添彩。
从慧济寺出来,您还可以站在海拔300多米的佛顶山上远眺壮阔的海景,要是天气晴朗的话,可以看到舟山群岛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朵朵莲花般点缀在中国东海之中,在这些群岛中,最著名的就是不远处的洛迦山。您看,洛迦山的形状像不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海面之上呢?要是仔细辨认的话,还可以分辨出她的头、颈、胸、足等等,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睡观音或海上卧佛。
据说,观音当年就是在洛迦山修炼得道后,飘洋过海来到普陀山开辟了道场,所以不少前来普陀山的虔诚信徒都会乘船去洛迦山朝拜一番。 好了,佛顶山慧济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往南步行下山前往法雨寺的话,途中可以欣赏到不少石刻,其中刻在一块巨岩之上的海天佛国四个大字最为有名,传说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的手笔,已经成为了普陀山的一大代表性景观,有兴趣的话您不妨去拍照留念。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
历年普陀一模初三范文范本 上海普陀区初三一模(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