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 康复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一
走出校园,踏进医院,这不仅仅只是身份的改变,而且也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学会了关心和理解病人。多一份问候,可以打破医患之间的陌生;多一份沟通,可以增添医患之间的信任;多一份理解,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由于我学的是康复治疗技术,在科室的分工中,我下病房为行动不便的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导致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患者做床旁的康复训练,这类患者在患病的前后心情差异是十分巨大的。
在治疗期间,我遇到一个因中风而轻度失语的患者,当时我不理解,为什么她一直在治疗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很沮丧,即使完成任务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一次,我让她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看到工工整整的字,我立即夸奖鼓励,而她却显得十分沮丧,认为写得比以前差多了,我分明看出她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我终于明白到她为什么总是愁眉苦脸,是因为她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次生病使她连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加上陪伴她的一个家属无心的言行更加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总是郁郁寡欢。明白这一点后,我在治疗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多关心、多理解病人,并希望家属同样配合。
说到理解,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患者生病时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体会他们为康复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声门上吞咽,我是不可能体会到吞咽训练中病人会出现口干的情况;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单桥运动,我是不可能理解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不舒服的感觉和难受程度;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针灸,就不可能明白某些病人对针灸的恐惧。理解需要用心,用心关怀,用心体会。
主任说过,不希望我们成为“哑巴”治疗师。我的一个老师也说过,治疗师应该具备和3岁到80岁人群的沟通能力。病人在病魔的痛苦折磨下和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压抑是一定的,甚至可以说是轻度忧郁,对待病痛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难得的。可是良好的心态对病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患者努力完成动作时的一声“加油”,当患者失落时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在患者伤心是的一个笑话,当患者因成功而开心的一声鼓励,只是到患者的床头去走走,问问今天的身体状况,都为患者良好的心理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的一个同学在外地做儿童康复,很善于沟通,因此她的病人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小孩从哭闹着进来,到笑着做治疗,主动要求做治疗,这是作为治疗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药物和手术治疗不同,康复治疗更注重的是病人的主动参与性,怎样把患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值得我进行深思,其中,沟通是必不可少。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之路,连绵曲折。踏上新年的征途,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二
英语小组唱比赛
许多活动带给人们的情感是不同的,也许欢乐,也许伤心,又也许深受启发。
时光追溯到冬日的晌午,我们四个同学正要准备英语节的唱歌活动。每个人都记着自己的动作,唱着自己的歌词,穿着各自的衣裳。有的人也许是过于紧张,说话时也不禁颤抖。
一切都安顿好后,我们陆续进入大厅。一个选手接着一个选手入场,有的坐在钢琴前,弹出动人的音乐;有的则拿起话筒,建造美好的童话;有的挥舞双臂在舞台挥洒汗水。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中,我们上了台。在群众的掌声下,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听见有人说了一句:“没有伴奏。”我们的脸突然僵住了,有的人紧紧拽着衣角,而我则紧握拳头,手心不停地冒汗。可这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忘记了伴奏,只好硬着头皮上。当我们开口时,仿佛周围一片空白,大雾捂住了双眼,一切都消失了。
整个大厅都是我们的声音,可下一秒又停下了。我们相互探头,疑惑占据了整个脑袋,是谁停下来了?站在我边上的同学嘴巴张了张,似乎忘了什么,于是深吸了口气,过了一会儿说了出来。
下了台后,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变得沉重起来。我们都知道我们搞砸了这次活动,可是当我们回教室时,班主任却没有认为我们做的不好,而再让我们有伴奏的、随心所欲地唱。
而那次让我深深感受到,活动是让我们展现自我的,我们应该努力抓住。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三
1、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马上,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相同。
2、他又静心写起工作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响。
3、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悄悄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个的脚更舒服些,满足地出门了。
4、每逢我做工作时,笔尖沙沙响,如同小鸟在对我歌唱,又如同在鼓舞我:“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5、白叟的双手很灵活。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需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悄悄搓弄,使它变得柔软起来,润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搓弄,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6、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响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肯脱离。
7、她钻进汗牛充栋的书本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刻的消逝。
8、她站了起来,答复得那么准确,那么天然,那么流畅,如同早有预备似的。
9、她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腔调美丽,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10、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悄悄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谨慎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时一用力青筋更加显着。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11、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费劲地揭了几回,才稍稍掀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意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喃喃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12、近了,更近了,组长总算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工作,快交工作!”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奥秘,俄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臂膀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相同飞奔逃走了。
13、十字路旁边有一个老妇人,稍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吃力地打着伞在空阔的路上艰难地行走。暴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用力向前躬着身子,抓住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14、小伙子跑得不错,现已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他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全部动作显得美丽而赋有弹性。
15、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滚动,寻觅“包围”的时机。俄然他加马上脚步,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地,来到篮下,一个虎跳,回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美丽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16、他牵强打起精神,翻开书,开端就觉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动起来,像要飞;后来觉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窝蚂蚁在纸上乱爬。
17、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全部身体微微前倾,那姿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18、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和谐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上翱翔,你追我赶,针锋相对。最终,在教练员和观众热心的加油声中,两人简直一起像一隈旋风冲过结尾。
19、宁喜报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相同飞过了横杆。
20、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摇摆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结尾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总算取得了第一名。
21、在郎平排球生涯的头一次冬训里,教练们开端给郎平吃“小灶”。长距离跑--郎平围着四百米跑道一圈又一圈向前跑……头好胀啊,胸口生疼,腿现已抬不起来了,停下吗?不!大脑明晰地宣布指令,脚步持续向前迈……汗水早把头发湿成一缕一缕,汗珠从额上流到嘴里又苦又涩。多想一下子躺到跑道上,摊开四肢放松啊!俄然,一丝奇怪的笑容爬上她的嘴角--她遽然想起小时候,总盼着尝尝再跳不动皮筋的味道,当今果然尝到了,又苦又涩。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句再熟悉不过的公益广告语却蕴含着无尽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愈来愈少的人记得父母的生日,愈来愈多的人赴宴同学的生日……
这个“五一节”的早上,我一反平常拖拖拉拉的状态,“嗖”的一声从床上鱼跃起来,伸了个懒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衣,刷牙,洗脸……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准备着材料,我要大干一场:为家人下一次厨房。
妈妈看到了我这一举动,既是惊讶,又有一丝的欣慰。我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先从冰箱里拿了一条已经冻成的“石头鱼”,心里想:亲,我来拯救你了,姐姐要带你脱离这极冷之地,去一个温暖的地方。
接着就把它往热水里放,妈妈无意间看到了我这一举动,赶忙跑过来从热水里捞出鱼,带些责备地说:“傻丫头,哪里有人把鱼放在热水里直接烫的呀,你是想让我们吃水烫鱼啊!”接着,妈妈帮我把鱼鳞剃好,让我直接跳级做最后一步死动作:煮鱼。
我把鱼顺着锅的边沿慢慢放下去,正反来回烫了几次,又倒了一些“六月鲜”酱油,撒了些葱花。“我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这老爸,不帮我也就算了,还帮倒忙,放音乐打扰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调料的用量如何取?
我深吸一口气,随心而作:放了些糖和麻油,然后就这盘花了我2个小时的却不堪入目的鱼端上了桌子。老爸一看见那鱼,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我瞪了老爸一眼,老爸这才强撑住了不笑,说:“女儿呀,这就是意外的五一节礼物吗?实在是太意外了……哈哈哈!”我看着前仰后合的爸爸,自信心一下子锐减,妈妈安慰我说:“丫头,你把瞎说的,鱼不可貌相,我尝尝。”妈妈刚入了口,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我端起盘子准备把这回了我一世英名的鱼大卸八块。
妈妈拦住了我,说:“哎,丫头,做鱼就像学习,好的成绩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你妈我第一次煮的鱼比你这个还要难吃呢!老妈相信你有‘贤妻良母’的潜力。”
过了十分钟,老妈又端上刚才那盘鱼,不同的是,这鱼无论是色泽,还是香味都俱全,我竖起大拇指对妈妈说:“老妈,你这‘起死回生’的功夫实在是太高超了,自愧不如啊……”看来,我还是要好好学习,任何事都不容易,感谢妈妈,教会我这个道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初夏,我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五
不妨按个暂停,给感动截个图,存进心灵的相册里。
冬至日,那是个我年年都期待的日子,在那天,奶奶总是会给家人包上几大筐的饺子,猪肉馅的,虾肉馅的,韭菜的,白菜的,做个满满一桌饺子,小孩子抢着往嘴里塞,而大人们总是看着我们疯抢。
可就是那个冬至日不一样,我退出了“小孩”的行列,为庆祝我“长大”这一次包饺子的不仅有奶奶,还有技术青涩的我。
我仔细盯着奶奶的手,一点点记在心中,放馅料,沾水,在一捏一捏,折出饺子褶子,一步步下来,她的手就像舞台上的钢琴家一般灵活,我还正发着呆,她便已经包了大半筐了。我可得赶紧加入,我笨拙地学着她的动作,折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丑饺子”。
包得正在兴致上,我手一抽,感觉一道冰凉的口子在我小臂上绽开,我没来得及回头去看看,就已经感觉到从口子里流出来温热的液体流满了我的手臂,正往地板上一滴一滴地流着。
我不觉得痛,亲人们一哄地围在我身边,大人们抓住我的手为我清理伤口,而弟弟妹妹也凝视着我的手。
“哥哥流血了。”
小孩子们追着我的手臂,一个劲地朝伤口吹着气,腮帮子鼓得又大又圆,帮我轻轻擦着地上的血迹。
暂停吧,现在。
世界为我的感动截了图,一群人围着我,有人拿着创可贴,有人皱着眉头盯着我,有人一点点跪在地上擦着,有人小心翼翼地为我处理着伤口。
这一幕被我截图下来,保存进了我的心里。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六
20xx年康复科是夯实基础的一年,20xx年则是康复科全面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康复科的和诣发展、增强可持续竞争力,特拟定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
20xx年工作重点是继续抓好门诊康复科运动作业疗法室建设;做好横向联合,拓展脑损伤、神经损伤等伤病的功能训练;稳定疼痛性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工作;着力建设康复科病房、规范发展康复科病房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全面启动中医治未病、天灸、亚健康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康复预防、康复治疗等全面康复、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广泛联系各科专家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加强业务学习,力争创出科室特色与品牌。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1.定期到其他科室查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指导相关科室医师开需要的康复治疗项目,指导本科人员制定康复计划及实施。本科医师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适应证,向其他相关科室医师推介本科特色。
2.有计划对本科医师进行全面康复培训,做到康复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每周一小训每月一大训,以提高每位医师的康复理论及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3.全面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拓展脑损伤、脑瘫、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有计划地开展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病的康复介入。
4.在院内外宣传康复项目特点,治疗效果,提高社会各界康复意识。通过病人及时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正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
5.对疑难病人进行科内讨论,以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康复医疗技术水平。
6.劳务酬金实行二级分配,以工作量为主,结合岗位工作、职称、病人满意度综合考虑。
7.加强住院部病人管理,实行有康复特色的病房管理模式。由科主任、护士长全面组织实施管理方案,科内人员分为病房管理组、现代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康复护理组。
具体方案如下:
病房管理组:周丽医生、区淑环医生负责管理具体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案、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现代康复组:由病房管理组分担一部分、郑家欣负责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疗法、言语矫治;由区淑环负责物理因子治疗。
传统康复组:周丽负责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药敷 等。 康复护理组:护士发挥康复护理优势,开展有康复特色的护理和康复宣教。
8.加强门诊管理,门诊为康复科的窗口,负责为病区输送病号。门诊医师接诊病人,开出治疗单或联系住院,交由科内统一安排,其他科室介绍病人到我科,由我科统一安排治疗。
9.加大科室人员培训力度,争取领导支持,协调科内人员到康复医学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轮转,学习相关处理知识,加强科间联系。每年选派1~2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10.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康复人才,尤其是康复治疗师,按摩师,以利更好开展业务。
11.营造科研氛围,力争每有1篇以上论文发表。
有关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七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但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却不能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有的学生上肢力量差,但是在训练中却能够很好地发挥力量素质,这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核心力量将力量完整地呈现出来,核心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上下肢的力量协调起来,使力量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2.1无器械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较多,分为有器械的和无器械的,稳定状态下的和非稳定状态下的,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再者学校器械设备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无器械稳定性的训练,一方面便于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训练中不受器材的限制;另一方面,学生是初学者在训练中便于很好地学习新的内容并领会。无器械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较多,本研究在训练中主要是采用了深蹲、平板支撑、站立提膝3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手段。在上课过程中运用这3种手段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是正确动作姿势的练习,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训练主要是围绕着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以便为以后的训练奠定基础。在这个阶段中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做7个。当学生掌握基本正确动作以后,再进行进一步加强训练的组数和每组训练的次数。深蹲:在深蹲动作时,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深蹲的过程中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慢下快起,当蹲到最低点的时候坚持3s再起,连续进行直到完成额定次数。平板支撑:平板支撑的过程中肩关节和肘关节要保持直角,身体躯干保持平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在本次训练中,学生开始的阶段支撑30s,随着训练的积累逐渐达到1min甚至更久。站立提膝:在训练的过程中,双手平伸与肩同宽,左腿开始慢慢往上抬,抬到不能再往上的位置后静止3s,然后换另一只腿,方法与左腿相同,两腿交替进行,每个腿7次,随着核心力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到15个。
2.2核心力量在高校篮球
训练中的作用稳定脊柱和骨盆,核心区域是衔接上下肢的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就像是在篮球比赛中球员的篮球基本功一样,没有良好的.基本功技术在比赛中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所有动作的完成都是靠全身力量的协调进行,不存在单一动作完成一项技术,平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靠核心肌肉去完成,因此核心力量的好坏对于动作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肌肉在工作的过程中协调稳定地进行工作,任何体育项目的完成都是靠肌肉的协调进行,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习一项运动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动作完成得协调完美,而有的学生即使进行很长时间的学习也难以使动作达到优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核心肌肉力量的强弱造成的,这在教学中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重点发展学生核心肌肉。
2.3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后成绩对比在教学中将4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2组,每2个班1组,一组为传统组,另一组为实验组,传统组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按照以前的教案进行教学,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用15min的时间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组的学生和实验组的学生相同,使用同样的教案,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所调查的对象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身体素质也较好,在训练初期先进行一项测试,将测试的结果与最终的成绩进行比较,找出2组学生经过一学期训练后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2组学生之间的对比情况。在测试中我们设定了2项较为客观的数据,一项为1min罚球线投篮,自投自抢;另一项为全场运球上篮,在上篮过程中如果球不进,抢到篮板球投篮,直到投进为止。通过这2项成绩能够更好地判断2组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成绩。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2组学生在成绩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很明显,传统组男生在1min投篮方面平均投中3.3个,而试验组男生平均投中3.1个,两者相差0.2个。女生在投篮方面与男生相似,也是传统组的女生投篮更胜一筹,传统组投中2.6个,实验组仅投中2.5个,两者相差0.1个。通过投篮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组的投篮稍好于实验组,无论是在男生还是在女生。全场运球上篮是学生身体素质和运球技术以及上篮基本功的综合体现,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组男生全场运球上篮平均成绩为17.9s,实验组男生全场运球上篮平均成绩为17.7s,两者相差0.2s,实验组男生成绩相对于传统组好一点。女生在全场运球上篮方面的数据则与男生稍有不同,传统组女生全场运球上篮平均成绩为20.7s,实验组女生全场运球上篮平均成绩为21.3s,传统组女生成绩稍好于实验组女生。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2组学生在成绩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为2组参考量进行研究。经过一学期的训练,2组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组男生在1min投篮平均为4.1个,实验组男生1min投篮为4.7个,比传统组的男生高出0.6个,传统组女生在1min投篮方面为3.5个,实验组女生为3.9个,实验组女生比传统组女生高0.4个,通过对1min投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男生和女生在1min投篮方面成绩均好于传统组学生。全场运球方面,传统组男生全场运球上篮平均成绩为16.1s,实验组男生平均成绩为15.9s,实验组男生成绩比传统组快0.2s,女生在全场运球上篮上成绩相差不大,传统组女生平均成绩为19.3s,实验组女生平均成绩为19.2s,两者相差0.1s,实验组女生成绩稍好。通过学期末的成绩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传统组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实验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是分不开的,经过一学期的核心力量训练,学生成绩从最初的相似,甚至有差距到最终的反超,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利于篮球教学成绩提高的。通过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2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之后成绩相对于自身之前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传统组男生在1min投篮方面从最初的3.3个提高到学期末的4.1个,提高了0.8个;实验组男生从最初的3.1个提高到后来的4.7个,提高了1.5个,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男生在提高成绩的幅度和最终成绩上都要比传统效果好。传统组男生全场运球从最初的17.9s提高到后来的16.1s,提高了1.8s,实验组男生则从17.7s提高到后来的15.9s,两者提高的成绩相同,都是1.8s,从最终成绩来衡量的话实验组的学生成绩还是较传统组好。在女生组方面传统组女生投篮从最初的2.6个提高到后来的3.5个,提高了0.9个;实验组女生从最初的2.5个提高到后来的3.9个,提高了1.4个,实验组女生在1min投篮方面提高幅度和学期末的成绩都要好于传统组女生。全场运球方面,传统组女生从最初的20.7s提高到期末测试的19.3s,提高了1.4s,实验组女生从开始的21.3s提高到后来的19.2s,提高了2.1s,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女生在提高幅度上要高于传统组女生,最终的成绩也好于传统组女生。
3结论与建议
通过一学期的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成绩提高相对于传统组成绩提高得比较明显,同类型的比较中男生提高成绩的幅度要高于女生。核心力量在稳定脊柱和骨盆,促进肌肉在工作的过程中协调稳定地进行工作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高校学生篮球成绩效果较好,建议广大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增强核心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篮球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9).
[5]杨桦,等.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动作康复心得体会报告 康复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