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 风景图感悟(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个夏天的中午,太阳勤劳的在天上工作着,他无私地照耀着世间万物。我坐在秋千上,感觉心情很烦闷,于是使劲地荡着秋千。迎风荡着秋千,我似乎没有刚才那么烦闷,我想一定是风把我的烦闷给吹走了吧。
玩了一会儿,我觉得荡秋千索然无味,想着出去玩一玩,于是就来到一个公园。
公园里人并不很多,但是、还是有一股股热浪袭来。几个小孩似乎并不在意头顶上的烈日,在那里欢快地跑来跑去。而我忍受不了这燥热的天气,于是买了个雪糕坐在树下的长椅悠闲地吃着,百般无聊的东张西望着。忽然,我看见一个个子不高大约七八岁的女孩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往山上登去。女孩小心翼翼地牵着小男孩的手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往山上慢慢地登去,生怕小男孩摔着了。可能是因为小男孩还小走路不稳,连续摔了好几下,但每次女孩都是拍拍小男孩身上的灰,在他耳边叮咛两句,小男孩就又和女孩一起往上走着。过了十多分钟,我看见女孩和小男孩登到山上后就向一个妇女跑去。妇女手上拿着两只雪糕,一只递给了女孩,一只手抱起了小男孩慢慢地喂他吃。我被这温馨的一幕感动了。
看到这一幕我也萌生出爬山的想法,也想去看看上面的风景。我想着:那么小的男孩都能爬上去,我怎么可能怕不上去呢!想到这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往上走着,走了不久我就累的出汗了,我又有点后悔,自己这是没事找事做啊,在下面悠闲的吃雪糕多好啊,非要找罪受。但想到刚刚那小男孩都上来了,我这么大个人难道连个小孩子的毅力都不如吗?想到这里,我决定一定要爬上去看看!
到了山顶,一股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迎面扑来,我这才发现山上与山下简直是天壤之别,山上还有凉爽的风迎面吹来,我感觉很惬意。我都不知道,山上的风景竟然如此美丽、和谐、动人......一群小孩在一棵大大的老树下玩游戏、捉迷藏;许多老人拿着蒲扇坐在凉亭里喝茶、聊天、下棋;许多人在草坪上放风筝、追逐玩耍......
我庆幸自己刚刚坚持爬上来,如果我没有登上山来,怎么会知道山上如此舒服惬意地画面,怎么能看到如此动人、和谐的画面呢?
又是一个炎炎夏日,我多想再去看那山上动人的风景......
描写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二
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总想知道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那么,日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日照是因为《隋书.地理志》“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据记载,“日照”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当时日照这个地方拟建市镇,因发现每当凌晨太阳从海中冉冉升起的时候,那一缕缕阳光先照到的就是这片土地。有人认为,在登泰山观日出时,那太阳刚刚露出的地方就是日照海滨的日出景观,我觉得很有道理。
日照是太阳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4点可以证实。第一,日照境内出土的文物上的“日月山"象形文字,比其他地方的太阳象形文字还要早1ooo多年。第二,日照古属东夷部落,部落首领叫炎帝,当时部落的族徽就是“太阳",炎帝被称为太阳神。第三,日照这里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获得了丰收。据说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也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第四,日照的别称叫“太阳城”,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创作了《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由著名歌唱家范琳琳演唱。这首歌获得了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为每周一歌。
日照地处我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端,西接临沂市,北距青岛市160千米、南距江苏省连云港市l20千米,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北长约108千米,东西宽约97.4千米,总面积531o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oo千米,.其中有64千米的优质沙滩。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1985年3月撤县建县级市,年6月升级为地级市,l992年12月设区带县。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人口272万(20xx)。日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l2.6c|c,无霜期达213天。
日照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港口设施完善,四通八达。204、206国道,日东、同三高速公路,菏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日照港为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也是综合性大港。1995年3月,日照被确立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港成为枢纽港。岚山港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
日照市地处中国沿海中段,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连云港。日照享有中国太阳城的专利,在中说:“日出初光先照”,所以得名日照。
面积5368平方公里,人口276万。
日照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是中国唯一拥有‘3s’全面优势的海滨城市,即国际通行滨海旅游地的三大卖点“沙滩,阳光,海水”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风光,海岸线长100多公里,特别是60多公里的金色沙滩水清、沙细、滩平,可以和美国的夏威夷相媲美,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养胜地以及开辟海上运动场、海水浴场的天然良址。境内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万平口海滨生态广场、灯塔景区及多处海水浴场。
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年均降水量870毫米。大气质量、近海海域水质、淡水质量均保持国家一级(一类)标准,竖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在20xx年8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11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中,日照名列第七,是长江以北空气质量最优的城市。
也就是由于这个地方风景让无数人沉醉,所以引来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20xx年,日照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82.09万人次,同比增长48.24%,增幅居全省第一;国内旅游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55.5%,增幅居全省第二。而20xx年,来日照旅游的人更是有增无减,日照景色究竟有多美,到那里之后,我们再好好感受!
描写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三
9月,迎着飒飒的秋风,我来到了繁荣的温哥华街头散步。
空中正飘着牛毛细雨,丝丝细雨使空气变得甜润。挤过嘈杂的人群,才发现这座小城是多么的拥挤,而一群正在雨中漫步的麻色小鸭却格外引人注目。
这群麻色小鸭在一只憨态可掬的鸭妈妈的带领下,也并不怎么拘束了。它们穿过大街小巷,嘴中还哼着一支支小曲儿——那是一种听了只会让人难受的饱嗝般的叫声。路人纷纷向小鸭子们投来诧异的目光。
越繁闹的地方,也是越容易出事的地方,走散、物品被盗就如家常便饭。六只小麻鸭只顾着欣赏风景,并没有留意脚下的路,这时,危险也便悄然而至……
大街真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得来往着,在这种繁华的大街上,街头的下水管道特别多。跟在鸭妈妈后面的小鸭子群中,有两三只特淘气,它们有时跳来跳去,有时左顾右盼,根本没有注意到脚下的.下水道,便一个个有节奏的跌了下去。
鸭妈妈此时还并不知晓她的孩子们遇到了危险,当她下意识地回头一瞥时,便心急火燎——几只小鸭不见了!鸭妈妈率领其余几只小麻鸭东奔西走、寻寻觅觅,终于在一下水道内找到了那几只不幸落水的小鸭。
“嘎嘎……”,小麻鸭拼命在水中扑腾着,还时不时向鸭妈妈发出求救。鸭妈妈虽然很着急,但她极力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沉思了一阵,她对声旁几只小麻鸭叫了几声,那声音仿佛在说:“孩子们,在这儿等我,别走开!”小麻鸭回叫了几声。
过了一会儿,鸭妈妈用嘴扯着巡警的裤脚来到了下水道旁,对巡警“嘎嘎”叫着,并用脚蹼使劲指了指下水道中的小麻鸭。巡警明白了她的意思,对身边围观的群众说:“她是请我们帮忙救出她的孩子啊!”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连忙吩咐好心人去对面的渔具店拿了个大网兜,请巡警把即将耗力的小麻鸭从水中给捞了出来。
雨渐渐地停了,几束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大地。浑身湿透的小麻鸭抖了抖身体,待鸭毛全干后,对巡警友好地叫了几声,便迫不及待地牵扯着鸭妈妈大摇大摆地再次踏上新的旅程。
这一刻,美景虽尽收眼底,但都比不上那初秋的温情。
描写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四
在烈日炎炎的暑假里,我们一家来到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清晨,我们乘坐观光车踏上了前往“童话世界”的旅程,九寨沟的夏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比起家乡的天气少了几分炎热,多了几分清凉,犹如秋天一样凉爽。
观光车来到山顶,我们走进天然“绿色氧吧”——原始森林,柔和的微风送来了阵阵凉爽,清新的空气令人浑身舒畅,一棵棵参天的古木耸立在苍穹之巅,小鸟在纵横交错的树林间唱着悦耳动听的歌谣。这些美不胜收的奇观,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箭竹海,我们来了!清澈见底的箭竹海,四周长满了青翠欲滴的箭竹,因而得名“箭竹海”。湖水波光粼粼,高山、白云、蓝天、飞禽,全都倒映在湖泊中,形成“鸟在湖里飞,鱼在天上游”的奇景。而在它的前方,是以国宝为名的海子。传说,这里深受大熊猫喜爱。瞧,那儿不是一群野鸭吗?它们在那儿休闲地晒太阳呢!还有一群群高山裸鳞鱼,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嬉戏。
第三站,是拥有“九寨之绝”美誉的五花海,五光十色的湖泊中,碧绿夹杂着墨绿,天蓝浸润着浅红,似无数块宝石镶嵌在湖面上,让人不由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珍珠滩,还记得《西游记》片头景中的影像吗?便是在宽阔的珍珠滩瀑布上拍摄的。珍珠滩的水流奔涌而下,在悬崖边跌落成一道道激流,成为九寨沟中水色最美、水势最急、水声最大的一段瀑布。
下午,气候多变的九寨又烟雨蒙蒙的,原本晴朗的天空弥漫着浓浓的云雾,让青山增加了一份朦胧的美感,我们又去了水平如镜的镜海、全国最宽的钙化瀑布——诺日朗瀑布,还有犀牛海、树正瀑布……
九寨沟风景如画,不愧拥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誉。可再美好的景色,也留不住时光匆匆而过的身影。但这美好时光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将终生难忘!
关于九寨沟风景作文高一600字2炎热的7月中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春天的九寨沟,是绿色的天堂,夏天的九寨沟,是水滴的海洋;秋天的九寨沟,是落叶的港湾;冬天的九寨沟,是雪花的画卷。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其间有成梯形分布的大小湖泊114个,瀑布群17个,钙华滩流5处,泉水47眼,湍流11段。湖水终年碧蓝澄澈,色彩斑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蓝、橙、黄、绿等多种色彩,绚丽夺目。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倒映湖中,水光浮翠、美丽如画。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树正群海”。湍急的水流源源不断地穿过一棵棵矗立在石头上的小树木,从“树正瀑布”上流下来,清澈见底的水可以让我直接看见水中的碎石杂草。在树正群海的旁边,有一个小木屋,它就是“树正磨坊”。
走过了“树正群海”,我们来到了“犀牛海”。传说一个人牵着一头犀牛游遍大江南北,可是却突然得了重病,它的犀牛立即把他带到了现在这条“犀牛海”,让主人饮用海水。一个星期后,重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它的主人为了感谢它,把这条海命名为“犀牛海”。犀牛海是碧蓝的,水也比较清澈,里面还有一些迷你的小鱼在水中嬉戏游玩。
知道了“犀牛海”的由来,我们还去玩了五颜六色的“五花海”;水平如镜的“镜海”;金光闪闪的“珍珠滩”……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美丽的“孔雀河道”。
孔雀河道窄窄的,河水缓缓流过。河底静躺着几棵倒下的大树,这些大树仿佛是睡美人似的在河水里呼呼地睡着大觉。河水碧蓝碧蓝的,犹如是画家一不小心撒进的蓝色颜料,染蓝了整条小河,河水静静地流淌,没有一丝波纹,犹如一块蓝色碧玉,没有一点瑕疵。从栈道上往下看,河面犹如一块镜子,把森林倒映在河面上。
九寨沟让我爱上了水!
关于九寨沟风景作文高一600字3昨天是周末,爸爸妈妈不上班,所以我们去了九寨沟。
我和爸爸妈妈妹妹踏上了去九寨沟的路上。天空格外地灿烂,太阳微笑着看着我闪闪发光,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九寨沟。在这个暑假里,最令我难忘的事是去九寨沟。
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车里,还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我就领略了这里的美: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又有坦荡的平川,一路上的美景枚不胜数,更何况只是九寨沟的冰山一角,都这么美,如果到了九寨沟那将是多么令人惊讶的美景呢!
终于驶到了目的地,那陡峭的山脉,奇特的岩石风貌,一下子全部映入眼帘。天是那么的蓝,湖是那样的绿,它紧紧地吸引着我。开始上山了,我们乘坐观光大巴,来到了仙女池——传说中的仙女就是在这里洗澡的,我们的游客一下子跌入了美好的憧憬。那池塘里的水绿绿的,让人有一种来到大草原的感觉。风吹起一层层的涟漪,静止的时候,它像一面大大的镜子,倒影着天空,倒影着太阳,这是的九寨沟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接着我们步行到了琴蛙海,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做琴蛙的青蛙,在池塘里住过哦,因为那种青蛙的叫声像琴声,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琴蛙。一阵风来,我的耳边隐隐有琴的声音,风停了就静悄悄的,让我觉得有点可怕!
最后,我们来到了九寨沟的必来之地——诺日朗瀑布,湍急的流水从悬崖上飞流而下,多么宏伟的气势,让我们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暗暗佩服的感觉,瀑布中还有一个小洞口,就像花果山的水帘洞,美极了!大自然是多么伟大,创造出了这壮丽的自然景观!
不知不觉,游客观光道已走到尽头,我们的行程结束了,但我的心却放在了九寨沟,她那美丽、壮观、宏伟的景观,将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
这一次的旅游让我明白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我想:“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来九寨沟玩耍。”希望人们能够将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保护的更好。
关于九寨沟风景作文高一600字4在张家界游玩之后,我就一直向往着去九寨沟旅游。今年夏天,我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清晨,一进入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就有一种身在童话世界的感觉。
我们首先到了“原始森林”,这是景区的最高点,然后一路游览下来。到了熊猫海,这个湖泊因为九寨沟的熊猫经常来这里嬉戏,觅食而得名。近看,湖水清澈见底,还有几只野鸭在悠闲地戏水,和倒映在湖水中白云、山、树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非常漂亮。走到熊猫海的尽头,再回头看,熊猫海和蓝天相溶,这种景色真令人心旷神怡。
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这里的湖水因为湖底的景观看起来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造成的五花海五彩斑斓的原因就是钙化在湖底的树,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它们在阳光照耀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我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照片。
到了中午,我们来到了诺日朗瀑布。太壮观了!让我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远看诺日朗瀑布犹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近看,犹如珍珠从天而降,仿佛是仙女赐予给我们的美好礼物。大量的水汽弥漫在我们周围,如身在天上仙境一般。
下午我们去游玩五彩池,可惜天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只能远观五花海。在雨中,那五色的湖面也别有一番韵味。
游览完神奇的九寨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寨沟的湖水。它们好似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既晶莹剔透,又色彩斑斓;既有气势恢宏的瀑布,又有平和宁静的小河。这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滴翠的树木与大大小小的河滩水瀑组成的一幅幅素净而不失明艳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九寨沟真实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我期望能再次游览九寨沟,去深入发现她的美。
描写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五
欢迎大家来到韶山滴水洞参观,
滴水洞是湘中的旅游胜地,1966年毛泽东同志回到韶山时,在这里住了11天,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说:“自从6月15日离开武林之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10多天了„„” 在这封信中提到的的“武林”是指杭州,“白云黄鹤的地方”指武汉,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韶山在杭州的西部,武汉的西南部,所以主席在这封信中就用 “西方的一个山洞”来代指滴水洞,后人也就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1986年,这里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辟为景区,1987年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xx余万人,、李瑞环等党和 曾先后来过。 滴水洞名为“洞”,其实是一处幽深狭长的山谷,三面环山,东面为韶山水库,只有一条傍山公路与外界相通,由于地势高,不到谷口是很难发现谷内这一片天地的。
独特的地形地势,形成了滴水洞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据测试,山谷里冬温比外界高2-3度,夏温则要稍低,而且气温变化也远不如山外剧烈。有一批老干部在这里休养时写了一首诗:“天上广寒宫,人间滴水洞。住上二十天,老翁变顽童。”
自古以来,滴水洞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不为外人所知晓。直到1966年,主席写下了那封信,外界才知道滴水洞的存在。滴水洞一直是特别警戒区,普通人士也只能望“洞”兴叹。1986年秋对外开放后,海内外游客才有机会尽情领略它的绝世姿容。
滴水洞步步有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门楼,由仿制的石钟乳构成,左傍山,右临水,顶覆碧萝,额上“滴水洞”三个朱红大字灵动飘逸,分外夺目,墙角的汉白玉碑刻是当代书法家李铎书写的赞颂滴水洞风光的《毛氏族谱·滴水洞》:“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这里是著名的韶山水库,1959年和1966年,主席两次回韶山都在这里游泳。他的游泳技术很高,当时他对陪同游泳的运动员说:“你们的工作就是什么蛙泳、蝶泳、仰泳;我的工作就是立正、稍息、坐凳子、睡觉。”说完,他即兴表演了这些动作,大家都赞叹不已。 过门楼沿水库向内,行约300米,就到了名人留言碑廊。碑廊依山布列,长约100米,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著名人士的访韶留言,或表达对韶山的敬仰,或颂扬主席的丰功伟绩,“山川资俊杰,时事造英雄”等早已流传甚广。
接下来我们参观滴水洞一号楼,滴水洞工程和主席的1959年故乡行有密切关系。1959年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来到韶山水库游泳,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深有感触,他无意地对身边的陪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小舟说:“小舟,这地方不错,环境很好,适当建几间房子,中央领导开个会有休息的地方,另外给我搭两间茅草棚,我老了,退休了,就到这地方来养老”。周小舟把主席的话整理成报告,汇报给中南局书记陶铸,非常巧合的是,当时中南局刚好有个计划,就是在远离省会的地方修一些别墅,以供中南各省的领导休养,这样一来就和主席的提议不谋而合,于是1960年开始动工修建滴水洞工程,1962年竣工。1966年6月18日到28日,主席秘密回韶山就在滴水洞一号楼住了11天。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栋外观古朴自然、青砖青瓦、呈“丁”字型的平房就是一号楼。一号楼地处滴水洞的中心位置,站在洞外很难看到他的全貌。他的建筑风格与 的怀仁堂相似。一号楼的大门原来是开在正南面的,后来为方便下雨时领导的小车可以直接开进来,就改为现在东西相向的对开门。
这是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七律·到韶山》,诗第一句中的“咒”字原为“哭”,当时的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改为“咒”,主席也因此称他为“一字之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会议室。1966年6月26日,主席在这召开小型会议,听取了湖南省委、湘潭地委、县委以及韶山一些当地领导的工作汇报,老人家的和蔼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参加会议的人都很拘谨,主席就指着中间的位子说:“中间的位子是留给你们父母官坐的,我坐边上就行了”。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主席坐在哪吧?就是亮灯的那个,左数第四个座位。与会议室相连的是一个餐厅,中间可以用一道幕布隔开,这样餐厅就可以做一个小型舞台使用,并且也可以架设小型放映机,以对面的大白墙为屏幕放放电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会议室。两台空调是1990年添置的,其余的摆设大多是当年的原物。
一号楼是一栋仿俄式的建筑,两边是走廊,中间是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又是相通的,与会议室相通的是主席的办公室,
书架上的书是后来摆上去的,我们知道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走到哪里,就把书带到哪里,当时他的行李中除一箱生活用品外,其余都是书。 办公桌上有“文房四宝”,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个菊花石砚台,菊花石产自湖南浏阳,经过人们的精心雕琢制成砚台。这是一张藤椅,其实当年为主席准备的是皮椅,老人家生活非常简朴,坐皮椅反而不习惯,工作人员就给换成了藤椅,因为是临时拿过来的,看上去小了点儿,但当年主席仍然将就使用。当时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大木桶,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用来装冰块的,主席入住时是6月份,天气很热,又没空调,就用大木桶装上冰块,用风扇对着吹,来降低室温。
接下来是主席的卧室,最显眼的就是这张床。它长2.9米,宽1.9米,而且头高尾低,方便主席躺着看书,小四方桌是给主席用餐的,临窗的躺椅可以随时休息,因为主席喜欢白色,所以床单、躺椅套等用的都是白布。 副套间是为首长夫人准备的,当年主席回来时,江青并没有来,她也从未到过韶山,1963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 同志,在这住了40多天。
这里是娱乐室,工作学习之余,主席喜欢打打乒乓球。打球时,他有个特殊的习惯,在中山装两个口袋装满球,球用完就不打了。
这张照片是主席临走时拍下的。1966年主席是秘密回韶山,当时已73岁高龄,赤子心,故土情,对家乡恋恋不舍。拍完照,该上车走了,主席忽然又用地道的韶山话说:“你们先走,我还要再坐一下子哒。”他缓缓地喝完一杯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这里还陈列了部分中央领导、著名人士的照片、题词。
我们继续参观。一号楼是双面走廊,既方便卫士站岗又防寒保暖。这一间是副套间的卫生间,里面的设备都是从前苏联运来的。这是主套间的卫生间,主席身高1·83米,浴缸加长加宽。睡衣是特意为主席准备的,但他一次也没穿过,当时穿的是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主席当年在滴水洞深居简出,生活简朴,留下了许多佳话。我省著名湘菜大师石荫祥珍藏着主席当年的一份菜谱,其中的菜全都是韶山的家常菜。让他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有次为主席送蘑菇菜时,发现里面有一条虫,他赶紧转身,想回厨房另换一盘,不料被主席发现了,他既惭愧又担心,然而主席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朗声笑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虫子说明没毒,可以吃,不用换。”主席的理解,让他万分感动。
接下来我们参观70年代修建的防震室和防空洞。防震室可以防7、8级地震,80年代张海迪在这住过一段时间,著名的《鸿雁快快飞》就是在这写成的。现在办了个像章展览,主席各个时期的像章都有,我们可以浏览一下。防空洞是70年代由“欧阳海连”修建的。当时主席提出: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防空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防空洞里共有三道铁门,可以防空、防原子弹冲击波、防核辐射,两侧墙壁上有隔音防潮设备,吸音效果非常好。防空洞长约100米,出了防空洞,滴水洞一号楼的参观就结束了。
沿石阶往上就到了虎歇坪,是滴水洞的最高峰,上世纪50年代以前常有老虎在此休息,上面修了一座石亭——虎歇亭,当然老虎已经绝迹很久了。
关于虎歇坪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推“八仙吹萧”。据说,古时候滴水洞南面龙头山有潜龙,北面虎歇坪有猛虎,它们都在这里修仙练道。有一天,潜龙和猛虎为了一株灵芝仙草打斗起来,恰好八仙云游经过,止住了龙虎之争,并让它们言归于好。劝和后,八仙就在这里吹起萧来,伴着萧声有朵朵祥云升起„„从此,虎歇坪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有仙灵之气的名山。后来,毛泽东的祖父葬到了虎歇坪,墓地恰好就在传说中的八仙吹萧处。
这个巧合,引发了何健挖毛泽东祖坟的故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方针,革命形式如火如荼。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是个迷信大王,他估摸着:毛泽东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定是祖坟葬得好,如果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断了他家的龙脉,革命自然也就镇压下去了。当得知毛泽东祖父葬在“八仙吹萧”之地时,何健以为所料非虚,大喜过望,立即派匪兵赶来韶山挖坟,当匪兵半夜里气喘吁吁地爬上虎歇坪时,四下里劈里啪啦怪响一片。这响声是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毛泽东的祖坟施出的妙计,匪兵却以为冲撞了神灵,个个心惊胆战,四散溃逃。等到何健再次派兵来挖坟时,人们已经将坟堆推平,墓碑藏好,并造了一座假墓。匪兵为了交差,胡乱挖了几处坟墓就走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革命是人心所向的道理。1987年,在整修虎歇坪游道时,人们发现了主席祖父墓碑,将它放回原处,并将墓地修葺一新,以供大家祭拜。
南面是龙头山,传说古时候有条巨龙,其尾直插八百里洞庭,其首昂起于韶山,形成滴水洞龙头山,龙涎化为山泉,常年不绝,有祛病延年之效;又传说有潜龙在山中修炼„„这些传说,说明龙头山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就代表着吉祥发达。主席的曾祖父、曾祖母就长眠在这里。
各位领导,滴水洞的游览到此结束。再见!
风景图心得体会报告 风景图感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