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鉴别心得体会报告 纤维的认识与鉴别实验心得(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纤维鉴别心得体会报告一
综合上述纤维水泥板轻质墙体裂缝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纤维增强水泥板的接缝处理,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接缝前检查: 1.1检查板缝部位螺钉需沉入板面0.5mm,螺钉距板边12^-15mm,不可破坏板边,板边不应有明显高低差,如有必要应进行修补,再开始接缝施工。
1.2必须检查确保板材与龙骨结合密实、无缝隙。
1.3接缝前必须用刮刀将螺钉周边毛刺清理干净,然后用湿毛刷将板缝处灰尘清理干净。
1.4检查材料,无变质结块现象,符合使用要求。
2、材料推荐: 2.1接缝腻子推荐选用主要针对板材缝隙开裂以为而研发的专用高强填缝膏。
2.2接缝带要求横向拉断力不小于5.85kn/mo 2.3界面剂推荐选用瓦克(wackerbssm(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rningdc520)水溶性防水乳液等界面防水材料。
3、接缝施工: 3.1施工环境温度:要求5c-40℃之间。
3.2准备工作:用毛刷略微湿润后对接缝部位进行清洗,待接缝部位无明显粉尘后方可进行填缝处理(如采用稀释白乳胶在填缝处清扫效果更佳)。如此墙体为卫生间隔墙,应在板面涂刷防水界面剂或憎水剂;3.3使用清洁的容器和搅拌工具,严格按照填缝膏说明书配制填缝腻子。先加水,后加填缝材料,将填缝腻子搅拌至均匀,不可有干粉颗粒存在。如是厂家配好的预混腻子,则严格按照说明书加水或稀释剂(不可掺加石膏粉或滑石粉)进行调配。用量以40分钟内使用完计。
3.4用填缝腻子将板缝处封堵至两侧板边同一高度,板缝要嵌满嵌实无高低差。待其干燥后,检查填缝处是否有裂纹产生,如产生裂纹要分析原因,重新填缝。
3.5对于不同厚度板材,应进行不同的填缝处理办法,对于厚度6mm以下板材可一次填缝完成,但对于厚度大于6mm板材的填缝处理,应分两步进行,第一遍填缝处理时,将填缝腻子嵌入缝隙内,用批刀压紧填实,并将缝隙边缘腻子铲除干净,24h后进行第二遍填缝处理,方法与第一遍相同。
3.6接缝处理:待填缝膏完全干透后进行接缝处理(约18h),做第一遍接缝处理,在接缝处涂抹接缝腻子(约lmm厚),然后粘贴纸带,将纸带中折线对准板缝,用刮刀压实,纸带与腻子之间不得有气泡。立即在纸带上覆盖一层接缝腻子,宽100-120mm;使接缝处与两侧板表面干净、平整。
3.7待第一层接缝腻子干燥后涂抹第二层接缝腻子,比第一层两边各宽出50-60mm。第二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200-220mm(如是直角边接缝,第二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300mm)。
3.8待第二层干燥后,涂抹第三层填缝腻子,比第二层两边各宽出50-60mm,接缝最终宽度为300-360mm(如是直角边接缝,第三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600mm)。
4、满批处理
4.1经过接缝处理的高密度纤维水泥板表面可批刮预混满批腻子或其它满批材料。
4.2高密度纤维水泥板表面满批处理宜进行两遍,第一遍批刮厚度约为2mm,第二遍批刮厚度约为1mm.4.3待满批处理完全干燥后用砂纸磨光。
5、表面处理经过满批处理的纤维水泥板面可进行乳胶漆、墙纸、贴铝塑板等表面装饰处理。
6、注意事项: 6.1接缝处理必须在保证主体结构稳定后进行。
6.2接缝处理必须等到板材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相对平衡时,再进行施工。
6.3在某些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可采取对板材进行界面处理的方法来减少板材的吸水率,提高板材的尺寸稳定性,可在封板后及时在板材外表面涂抹瓦克(wackerbssmk 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mingdc520)憎水剂等材料,七日后再进行接缝施工。
6.4隔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需留“门”字型缝隙,并用弹性硅胶填平处理。如图3所示
6.2接缝处理必须等到板材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相对平衡时,再进行施工。
6.3在某些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可采取对板材进行界面处理的方法来减少板材的吸水率,提高板材的尺寸稳定性,可在封板后及时在板材外表面涂抹瓦克(wackerbssmk 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mingdc520)憎水剂等材料,七日后再进行接缝施工。
6.4隔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需留“门”字型缝隙,并用弹性硅胶填平处理。如图3所示
6.5板与板之间需预留约3-5mm缝隙。
6.6在主体结构变形较大的建筑中建议主体结构梁与隔墙连接部位增加“z”字型龙骨配件做法,减少主体结构变形应力对隔墙的影响。如图4所示
6.7在轻质隔墙与混凝土墙连接处应增设竖龙骨,安装节点参照下图5所示。
6.8伸缩缝处理
a)隔墙板材安装,墙体每8m(竖向六张、横向3张cca板)设置一道伸缩缝,做法b)吊顶板材安装,大面积吊顶长度每8m设置一道伸缩缝。
五、总结
在大面积不留缝墙体的接缝处理上,根据纤维水泥板的特性,宜采取的措施是墙体接缝材料采用具有高强度抗拉力的刚性腻子,同时又必须在合适的地方提供给予应力释放的空间,采用弹性的密封胶填堵,“软硬兼施”,综合预防。由于接缝开裂影响的因素很多,只有每个控制点都严格把关,认真处理细部节点,就能彻底解决接缝开裂的问题。
关于纤维鉴别心得体会报告二
填充墙体装饰粉刷防开裂措施探索
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层裂缝、渗水,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和建筑质量要求。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给施工企业增加大量返修工作,同时对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结合本工程填充墙作法及装饰粉刷作法的施工经验,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了以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砌块材料本身、砌筑工艺和粉刷工艺等三方面 1.砌块原因:
1.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1.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1.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等使用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1.4混凝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2.砌筑工艺原因:
2.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得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墙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2.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
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3.粉刷工艺原因
3.1追求进度。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3.2填充墙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3.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
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º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以内,长短不一。
三.针对上述填充墙体工程中开裂问题,经施工实践,学习总结得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和减少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 1.砌体工程措施
1.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保证混凝土砌块是合格的,能达到设计强度。
1.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适宜含水率以断砖融水深度15~20mm为宜)。雨
纤维鉴别心得体会报告 纤维的认识与鉴别实验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